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全球最低稅負談判卡關:歐盟各國難達共識,匈牙利不買單逼得美國出手施壓

全球最低稅負談判卡關:歐盟各國難達共識,匈牙利不買單逼得美國出手施壓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主導的「全球雙⽀柱稅制」於2021年提出,其中包含全球利潤分配稅制(⽀柱⼀)及全球最低稅負制(⽀柱⼆),旨在針對⼤型跨國企業施⾏反避稅的提案;此原訂2023年上路的計畫,在近期⾯對各國的反對聲浪⽽需延後推動。

⽂:饒珮琪(Peichi Jao)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2022年7⽉公布全球利潤分配稅制計畫(⽀柱⼀)的新進展報告,提出全⾯的細節法規架構(Model Rules)與綜合草案,並期望擴⼤於2023年中之前敲定出新適⽤的多邊公約,預計於2024年正式上路。

全球利潤分配稅制計畫(⽀柱⼀)針對營收達200億歐元、且利潤率⾼於10%的超⼤型跨國企業,要求其盈餘超過10%的部分(剩餘利潤)分配25%給市場國。主要瞄準如Amazon或Google等科技巨擘。

全球版最低稅負制(⽀柱⼆)則適⽤於年營業額達7.5億歐元的跨國企業,並要求其實質稅率應達15%,據我國財政部統計,台灣⽬前約有160家台資企業與259家在台外商跨國集團符合⾨檻,為⾸波受衝擊對象。

⽽根據KPMG安侯建業指出,過去兩⼤⽀柱⽅案為同時施⾏,若⽀柱⼀推延,部分國家施⾏第⼆⽀柱進度將⼀併延後。

⼀波三折的協商過程,為何歐盟無法達成共識?

歐盟的稅制採共識決,須經過所有成員國的⼀致同意才得以⽣效。⽽關於第⼆⽀柱全球最低稅負制指令討論,先前於2022年3⽉15⽇及4⽉5⽇召開的歐洲經濟暨財政事務理事會(ECOFIN)會議皆未能達成共識。

據《中央社》報導指出,歐盟於2022年3⽉提出的「妥協版」指令修正草案並未取得愛沙尼亞、⾺爾他、波蘭及瑞典的⽀持,其展現疑慮的原因包含「認為準備⼯作不⾜」與「應將第⼀⽀柱和第⼆⽀柱視為整體同步實施」。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