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如何提防中國對台認知作戰?借鏡俄烏資訊戰,沈伯洋提立法以追查金流

如何提防中國對台認知作戰?借鏡俄烏資訊戰,沈伯洋提立法以追查金流
圖為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於中研院18日的座談會照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沈伯洋說,進行認知作戰須有足夠資金挹注,但追蹤金流往往比資訊流困難許多,特別是當金流形成斷點時,便會使追查金流來源陷入困難,因此非常需要相關授權法案的推動及立法。

(中央社)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25日在監察院演講時說,中國攻台必先進行認知作戰及資訊戰,需立法以追查金流;年輕人熟悉中國社群網站、影音媒體等,對敵我意識恐有負面影響。

監察院透過新聞稿指出,為增進監委了解認知作戰及資訊戰議題,外交及國防委員會25日邀沈伯洋以「認知作戰–從疫情到烏俄戰爭」為題演講,共有包括監察院長陳菊在內等21位監委參加。

沈伯洋表示,近年中國與俄羅斯的軍事作為,就是所謂的「兵馬未動,『輿論』先行」,藉由當前國際情勢及疫情變化,強化假訊息發布及議題操作,且方式推陳出新。

借鏡俄烏資訊戰

沈伯洋說,以俄烏戰爭的資訊戰為例,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多國人民,平時就是俄羅斯假消息的受眾,戰時則延伸為輿論戰。當多數國家支持俄國發動戰爭,或抱持雙方對錯尚難論斷的態度時,就能發揮中斷或延緩各國對烏克蘭國際援助的作用。

沈伯洋指出,俄羅斯發動戰爭前,就透過駭客建立適合當地的輿論管道;戰時則藉此散布各項陰謀論,當支持烏克蘭國家中,相當比例民眾接收並相信陰謀論,就能達成不相信政府及主流媒體氛圍的功效,待戰爭爆發,這些資訊管道就會充斥對烏克蘭不利的訊息。

沈伯洋表示,中國對台的軍事行動,承平時期先行建立接收資訊的管道,戰時就在這些管道投放各種相關爭議消息,這是台灣現階段須提防的重點。

追查金流不易:呼籲相關授權法案的推動與立法

沈伯洋說,進行認知作戰須有足夠資金挹注,但追蹤金流往往比資訊流困難許多,特別是當金流形成斷點時,便會使追查金流來源陷入困難,因此非常需要相關授權法案的推動及立法。

沈伯洋表示,中國攻台必先進行認知作戰及資訊戰;台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人,雖對中國不抱好感,卻非常熟悉中國各類社群網站、影音媒體等,這些管道散布「疑美論」、「仇日論」,待觀眾熟悉這類錯假訊息後,再釋放「友中」的資訊,對台灣人的敵我意識形成負面影響。

面對中國認知作戰,如何轉守為攻

監察院指出,座談會中監委王麗珍提及,NCC推行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能否有效遏止假訊息傳播並監督相關金流;監委趙永清詢問,如何有效反制及打擊假消息在網路社群的傳播;監委葉宜津則問,中國軍事及網軍的攻擊能力;監委范巽綠表示,應藉由全民國防,尤其是透過教育體系來強化敵我意識。

另外,監委田秋堇詢問,府院對於中國藉由兩岸學術交流進行統戰活動的瞭解程度;監委浦忠成認為,國軍政戰系統宣導敵我意識效果有限,政府應重視某些團體對中國過度親善情形;監委賴鼎銘、紀惠容則關心,面對中國網軍攻擊,如何由守勢轉為攻勢等。

認知作戰不見得偏自己,而會採取反美、反日、反西方國家等言論

而關於中國近年來的認知作戰模式,根據《中央社》在11日的報導,沈伯洋在今年7月11日時出席由台灣青年數位文化創新協會、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等單位合辦的「網路訊息戰與國家安全」國際論壇時,也曾經就俄羅斯對於烏克蘭的資訊戰手法進行分析。

沈伯洋指出,台灣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沒有傾中的需求,因此中國對台灣傳遞的言論,以反美、反日及反西方國家為大宗。

沈伯洋強調,俄羅斯也是採用同樣的手法,主要都是採取反美、反北約的論調,主要是讓外界漸漸不相信西方政權。

而關於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根據《自由時報》在11日的報導,沈伯洋在會議中也指出,中國不僅在戰前就對烏克蘭發動網路攻擊,更把烏克蘭與香港做連結。

沈伯洋解釋,其實中國早在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時,就製造出烏克蘭「新納粹主義者」在香港做策反的運動;如今,中國也連結烏克蘭與香港,暗指這些策反者也要在烏克蘭境內做同樣的舉動,以此合理化俄國的出兵行為。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賴冠伶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