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旅人的反思:你選擇旅行的方式,將代表你收穫到的東西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每個人都能有自己對於旅行的選擇,但,你的選擇就意味著你是什麼樣的人。
「您好,請問需要什麼服務嗎?」瑞士少女峰山腳,精品鐘錶店,中國人。
「我只是好奇。希望能冒昧請教,你們的老闆是瑞士人還是中國人?」我問,並指著幾乎整間全是說著中文的店員與觀光客。
「當然是中國人。妹子,別傻了,現在全世界都是中國觀光客,哪有不賺自己人的錢的道理?中國老闆都直接到這來開鐘錶店啦。」店員回答。

少女峰下的名品鐘錶店,由中國人開設,店內全是中國店員,店內外國人目瞪口呆。
我在瑞士少女峰(Jungfrau),即將橫越琉森(Luzern)、法國巴黎。這一回,我換的是中國於歐洲各地觀光大肆消費現象帶來的價值省思。
「全世界,真的都在說中國話。」從少女峰山腳下精品鐘錶店一眼望去,各個知名鐘錶品牌的廣告上盡是中國代言人臉孔。陳道明、范冰冰……走進店裡每個精品專櫃都擠得水洩不通,觀光客像菜市場買菜般地爭先恐後,刷一張又一張的卡,買著價值不菲的手錶。

中國觀光客絡繹不絕,媽媽為女兒添購精品正在試戴景象。
「他們千里迢迢地來到瑞士,真的有上去嗎?」一位從德國來的觀光客問我,他所謂的「上面」,指的是鐘錶店對面的少女峰。
「我也好想知道。」我回答。不久之後我走向便利商店,望著今日德文報紙問瑞士店員頭條是什麼意思?「噢,大概是說造訪瑞士的中國觀光客人次今年大幅成長。」

當日報紙頭條:報導造訪瑞士的中國觀光客大幅成長
中國客蜂湧歐洲消費觀光,已成常態卻也特殊的風景。第一次感受到這股現象,是在農曆初二。那天,我與其他交換學生至琉森遊玩,在許多家鐘錶店門前看見春聯。起初我納悶原因,後來看著十幾位中國觀光客大包小包地走出來,我就明白了。那時還開玩笑地想,多謝他們的消費力,讓我在歐洲也能感受到濃厚的年味。

春節期間,為吸引中國觀光客消費,琉森鐘錶店外特地擺上春聯佈置。
鏡頭轉到巴黎的拉法葉(Galeries Lafayette)百貨,舉凡Louis Vuitton、Prada、Gucci,每一個知名精品櫃位,都站著一名法國店員與會說中文的店員(多是中國人)。有些櫃位甚至在門口拉起紅線流量管制,中國大媽們依序排隊進場。另一處排隊奇觀亦可於退稅處觀賞,細聽他們討論、秀出口中「老佛爺百貨」要帶回去炫耀的戰利品。
我的法國朋友Louis曾和我討論過,「其實走在法國街上,你會發現很少法國女人提LV的包包。我們重視的不是用名牌、物質突顯自己的品味,而是一個人整體裝扮的氣質與韻味。」Louis幽默地說,謝謝中國人為法國刺激經濟。「但,這種物質取向的觀光,我覺得很可惜。」
「怎麼說呢?」我問。
「好不容易來到歐洲了,卻每天瘋狂上百貨公司,瘋狂滿足物質需求。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我並非批評。只是在想,如果我有機會能到亞洲,我會選擇怎麼樣的旅行?──我會希望能夠體驗當地人的生活與大自然,接受不同的文化薰陶與洗禮,而不是追求表面上的這些。」Louis感慨地說。

會說中文正夯,已成瑞士/歐洲精品販售店必備服務、競爭優勢之一。
正當我們熱議旅行的選擇時,晚報出現一條文化差異的新聞,「法國知名餐廳禁止消費者拍照。」Louis於是對我逐句翻譯︰起因源自於餐廳的廚師,受不了亞洲來的觀光客,多半喜歡在上菜後拚命地拍照。先拍菜,再自拍,再上傳,最好再打個卡並tag,告訴全世界自己在法國……「菜都冷了,他們會錯過品嘗法國美食的最好時機,這是我的堅持。」

「我們可以說中文」
Louis笑了並問我,「台灣人出國觀光,也會瘋狂地購買、滿足物質需求嗎?」我想必須小心翼翼地回答這個問題,因此預先告訴Louis以下的回答只是我的個人觀察。「整體而言,台灣人非常喜歡去日本。但採買的物品很特別,很多台灣觀光客會到藥妝店大肆採買,甚至在網路上流傳「攻略」──例如『十大不可錯過的藥妝』、『第一次到東京買藥妝就上手』之類的文章。」
Louis聽過後不可置信「台灣人,真的有生這麼多病嗎?」我心裡聽到這句話的直覺反應是「台灣人真的,有病嗎?」但我沒說出口,只和Louis解釋藥妝店的特殊性質,以及相較於台灣購買,在日本購買藥妝確實比較便宜這回事。
我告訴Louis,如果我去東京,我並不會花太多時間在藥妝店購物,我希望能夠把握機會,多走走看看,一個進步城市的歷史文化、創意發展,空間軟硬體的設計規劃……這是我的興趣,也是我的選擇。「台灣人真的,有病嗎?」其實是一句開玩笑心底很深刻的OS。因為曾經,有台灣朋友聽我去過羅馬,直問我「你有沒有去吃萬神殿後面那家冰淇淋?網路上狂推,必吃耶!」我搖頭說沒有,她不可思議地看著我「那你不就白去了嗎?」
我告訴她這是我旅行的選擇,並也徹底覺悟,我們無法要求、強迫別人滿足我們的期望。人各有志,每個人的人格特質,會影響他之於旅行的選擇。只是,當交通逐漸發達,飛航成本下降,廉價航空等優惠方案使得我們越來越能輕易地「走出去」、「旅行」時,是否能花多一點點時間,在異地深刻瞭解當地歷史新知、培養自己形塑多元的價值觀,而不是整天花時間在購物行程上?
Tags:
台灣過時法規又一例?遺產捐贈公益社團法人要課稅!超過7成民眾認為不合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愛心公益是否該被差別待遇?過時的法令讓社團法人受贈的善款縮水,不僅影響了遺贈者的心願,更截斷了社福團體的募款來源。針對遺產捐贈需課稅的問題,法規該如何調整才能完善遺贈者的善意呢?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是許多國外觀光客來台灣旅遊時所給予的盛讚,但你知道嗎?台灣人的良善,卻因過時的法規要求,導致許多社福團體被阻擋在愛心捐款的門外!
原因為何?關鍵在於當前《遺產及贈與稅法》明文要求,捐贈給財團法人得以「免」課遺產稅1 ;但是,同屬公益性質的社團法人卻被排除在外,例如台灣失智症協會、台灣荒野保護協會等組織,若收到一筆遺產捐贈,是「無法」享有免課稅的福利。等於社團法人受贈遺產時,硬是比財團法人多被扒了一層皮,這無疑是政府用國家力量引導資源的走向。
你覺得,這項法規在現今公民運動已屬成熟的社會當下,合理嗎?
民眾的遺愛被打折,一億元遺產損失6,283萬社會投資報酬價值
社團法人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以下稱聯合勸募協會)分享一個案例,一名長期熱心公益的捐款人在身故後,遺囑指定捐贈市值達新台幣1億多元的遺產,由於聯合勸募協會屬社團法人組織,設算後須先扣除遺產稅金高達1,366萬元,若以聯合勸募所導入的SROI值計算,每投入1元,可產生4.6元社會價值,等同流失創造6,283萬元社會價值的機會。
只因為聯合勸募屬社團法人,遺贈人必須繳納這筆遺產稅金,讓原本可以造福更多其他社會弱勢的善心,流失真正有意義的價值。
另一方面,由於少子化與單身人口逐年增高的趨勢,越來越多人打算將遺產捐贈給公益團體遺愛人間。從聯合勸募協會委託的「遺產捐市場調查」 2結果發現,便有26.4%受訪者願意捐出繼承遺產作公益,願捐出個人遺產者則有30.9%,但約1/4民眾會因得知要課稅而改變心意不願捐贈。
超過7成認同!公益社團法人排除免課遺產稅「不合理」
從「遺產捐市場調查」可以觀察到,有74.1%的受訪者認為現有法條將社團法人排除免課徵遺產稅的群體之外,相當「不合理」,進一步探究原因,「無法捐贈給真正需要的團體」、「限制了公益捐贈的範圍」、「對社團法人公益團體不夠友善」皆超過5成比例的支持度。
如果交叉比對受訪族群,發現年齡越高者,越認同「無法捐贈給真正需要的團體」;年收入較高的族群,則更贊同不合理「限制了公益捐贈的範圍」。至於表達有捐贈遺產意願的受訪者也抱持「較高」比率認為此項課稅規定不合理,將對公益捐贈帶來限制及困難。

在願意捐贈者中,交叉分析收入分布,年收100萬元到250萬元者意願顯著高於群體,達4到5成。至於捐贈原因,捐贈繼承遺產者有81.4%盼幫助弱勢族群,33%是受信仰或民間功德觀念影響;捐贈個人遺產者,有78%盼愛心化為實際祝福遺留人間,46%盼支持特定團體。
接著調查進一步詢問,如果遺產捐贈給社團法人能夠免課遺產稅,是否會提高受訪者的捐贈意願?有34.4%本無意願捐贈者表示會考慮捐贈。至於捐贈意願提高的動機,「可以藉此節稅」(72.4%)為主因;另外抱持「讓受贈的公益團體獲得更多」想法也有43.1%比例。

另外,原有意捐贈遺產者,因須課遺產稅而改變意願不捐贈者有24.9%,進一步分析,發現以年收60萬元以上者改變意願的比率略高於群體,這對於平日仰賴小額捐款的社團法人來說,可能因此流失了四分之一的遺贈人的善款。
從上述調查結果可推論出,節稅優惠是捐助公益的重要動力,而本身有考慮捐贈遺產者,可能有自己既有想支持的社團法人慈善團體,也期待款項能全數贈與給相關組織。顯然,若是遺產稅的稅法規範對於社團法人更為合理,確實能帶動部分民眾捐贈遺產的意願。
回顧〈遺產及贈與稅法〉從民國62年制定,雖經歷幾次修法,捐贈予「公益社團法人」的財產至今仍未納入不計入遺產總額課稅群體,當年的立法背景與現今的社會工作與公民社會已大相逕庭,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在公益事務上的貢獻不相上下;再者,台灣的公益捐款一直有過度集中的現象,一般民眾與企業都傾向將資源投注於大型財團法人,此過時法令的規定,無疑加劇此一失衡狀況。
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國土面積、人口多寡、國防強弱,更重視是社會的文明程度。其中,對均衡弱勢的關懷,以及法律規範能否跟上時代進步,即是重要的觀察指標。遺產法規該如何實現遺贈人的慈善意願,讓真正需要的人獲得幫助,是時候該被好好檢討了!
[1] 備註1:有關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相關租稅減免優惠,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第3款,遺產捐贈給已依法登記設立為財團法人組織且符合行政院規定標準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宗教團體及祭祀公業之財產,不計入遺產總額
[2] 備註2:遺產捐市場調查的總樣本數共回收有效樣本數1,000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