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成王之路》:沙烏地王儲MBS開始使用KPI推動政府改革,大臣們如果未達成可能被解職

《成王之路》:沙烏地王儲MBS開始使用KPI推動政府改革,大臣們如果未達成可能被解職
圖為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本.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出售Aramco部分股權是與沙烏地的老路分道揚鑣的一大步,而且只是穆罕默德轉移石油、分散王國的經濟,和為日漸增多的年輕人口創造新工作和社會自由的第一步。

文:布萊利・霍普(Bradley Hope)、賈斯汀・謝克(Justin Scheck)

在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Aramco)位於王國波斯灣海岸的總部裡,員工處於靜默的恐慌狀態。《經濟學人》雜誌一篇文章出版前的副本在二○一六年一月那天早上送達,上面報導了公司裡沒有人料想到的消息。穆罕默德.本.沙爾曼已決定出售公司的部分股權給投資大眾,將創造一樁金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股票上市案。

一名員工回憶說,「一片沉默的戰慄」籠罩主管辦公室。Aramco的高階主管一直在建議穆罕默德分散沙烏地經濟的計畫,但他們從未考慮出售王國財政引擎的一部分。那就好像是在一個擠滿人的房間想出的主意,而沒有人知道這件事會有多困難。

大約十幾個人的Aramco公關團隊與高階主管開會,很快草擬一份聲明,讓它聽起來好像管理團隊早已提出建議和進行過許多討論。

在與政府官員會商時私下反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計畫的董事長哈立德.法利赫(Khalid al-Falih),證實該公司正考慮出售股票,並誇讚公司有卓越的管理。幾天後他告訴《華爾街日報》:「沒有人擔心公司有任何弱點。」這種說法不是事實。在自稱的埃克森式企業效率底下,Aramco的許多會計和管理作法可能讓國際投資人退避三舍,其中有些可能被視為警訊。

在紐約、倫敦和東京等城市的大型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必須遵守向投資人負責的嚴格規範。它們的帳冊必須透明,會計作法必須遵守國際接受的標準。對照之下,Aramco基本上是一家世界最大的家庭式商店。它只對一個人負責,即沙烏地國王,而且沒有義務遵循任何其他人的規範。Aramco的紀錄如此散漫,以致於幫它記帳的外國會計師事務所無法在每個財報季為它計算一以貫之的獲利和虧損——而這是公開上市公司最基本的要求。

Aramco對外宣稱「自願遵循」國際會計標準。事實上,它省略了投資人用來量化石油公司績效的沉悶但重要的細節。例如,Aramco的會計師將只是捏造油田的折舊率,而非遵守像埃克森和荷蘭皇家殼牌公司使用的標準計算法。折舊率對一家國王擁有的公司有什麼重要性?但對一家股票在國際市場交易的公司,捏造這類細節稱得上是犯罪。

這家公司在其他方面也缺少西方投資人預期的可責性。它的管理和支薪結構向來就不以任人唯才為原則。高層決策職位都被沙烏地人占據,即使他們比屬下的外國人缺乏經驗或資歷。而外籍員工的薪資和福利也主要按照他們的種族而非成就來決定。美國籍和英國籍工程師和會計師薪資高於印度籍或巴基斯坦籍。來自非洲的專業員工薪資還更少。

在這個產業的其他大公司已因為遭到巨額罰款和訴訟賠償——像埃克森的瓦爾迪茲漏油事件和英國石油的墨西哥鑽油平台爆炸等災難——而培養出對安全幾近偏執的態度,但Aramco從未被要求以同樣的標準運作。它是由沙烏地法院管轄,而法院則由擁有Aramco的相同王室家族控制。因此它缺少誘因,來努力避免成本高昂和遭到大眾責難的意外事故。在穆罕默德宣布IPO計畫之前幾個月,Aramco才發生石油業多年來最慘痛的災難,原因就是Aramco恣意輕忽基本安全措施。

這場災難發生在毗鄰Aramco總部的一個新住宅綜合區,是由該公司租來供非美國裔外籍員工居住的。興建並擁有這些公寓建築的沙烏地公司把建築蓋得很有現代感,還附帶一個中庭游泳池和運動區。

Aramco在員工進駐前派遣建築安全專家梅爾斯(Thomas Meyers)做例行檢查。沉默寡言的梅爾斯是科羅拉多州人,多年來擔任王國政府的建築檢查員和私人公司的顧問,在許多年前發生一樁Aramco員工宿舍的致命大火後也曾被該公司僱用。這是一個他覺得不錯的輕鬆工作,待遇好,可以悠遊地住在Aramco的宿舍區,也有機會把他的安全專業帶進一個需要它的國家。

梅爾斯在新公寓大樓區發現的狀況讓他大為震驚。他在寫給經理的一份報告中說,大樓區裡八棟六十呎高的建築每一棟都有開放的樓梯井,在失火時可能形成「煙囪」效應,吸進底部的氧氣,並把熱和煙燼帶到較高的樓層。這些建築沒有充足的滅火自動灑水裝置——違反Aramco自己的規定——也缺少適當的安全出口。公寓沒有火災偵測器。而且建築的電線配置潦草地用膠帶綑紮在一起。這些問題加起來構成「重大的生命安全顧慮」,梅爾斯和他的上司寫信給Aramco管理層,敦促公司不要讓員工住進去。

管理團隊忽視那封信,讓數十名員工和他們家人住進公寓大樓。住進去的巴基斯坦籍地質學家和會計師幾乎立即注意到,他們的新家有營建和安全的問題。一名住戶在電子郵件中向住房部經理抱怨,火災警報器似乎不管用,而且沒有防火安全燈。公司並沒有解決那些問題。

二○一五年八月三十日清晨四點四十五分,公寓大樓之一的底層停車場一具變壓器故障,住在樓下小屋裡的菲律賓籍安全警衛聞到煙味並叫醒他的同事。他們分別跑遍整個社區,嘗試叫醒居民。但火勢蔓延比他們快。變壓器燃燒的機油引燃汽車輪胎,幾分鐘內爆炸聲開始震撼社區,每一聲都來自地下室的汽車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