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補習「雙減政策」一周年,學童減少補習了嗎?

中國補習「雙減政策」一周年,學童減少補習了嗎?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雙減政策》對校外培訓產業的打壓效果的確顯著,產業總市值從2萬億人民幣跌至3千100億人民幣,更有大規模裁員潮。

去年7月24日,中國政府發表《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政策),指示境內各機構減少中、小學生作業量,及將所有已註冊的校外培訓機構轉為非營利機構,限制校外培訓產業收益。

中國政府希望透過這政策減少學童學習壓力和推廣社會平等。《雙減政策》對校外培訓產業的打壓效果的確顯著,產業總市值從2萬億人民幣跌至3千100億人民幣,更有大規模裁員潮。

AP21261203684297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從前的校外培訓機構,有的已轉型在抖音等網上平台上直播銷售(「帶貨」)周邊商品。龍頭新東方在抖音上提供免費英文課堂,並賣書、鍋和食材等;「好未來」則銷售辭典筆、可攜帶式列印機和智能辭典等。

較小型的機構,因無法與培訓機構龍頭和明星帶貨博主競爭,它們為掙扎求存,有的開始對海外銷售商品,包括圍巾、耳環、指甲裝飾和鉛筆。

不過,一年來,學童是否因政策減少補習?

本年度第2季,中國政府對14萬間補習機構展開調查,發現其中3千間提供違法校外培訓,又因此查封464間機構。不過,家長對校內教學普遍不滿意;官媒《中國青年報》6月的調查顯示,有62%家長認為學校要改進教學。

《Sixth Tone》報導指,《雙減政策》下,中國的校外培訓產業轉向地下化。而這些地下補習,主要的客源是富有、人脈廣闊的家庭。10多位《Sixth Tone》的受訪者則表示因為人脈不足,難以維持兒女補習,有的因此在學業上退步。范(音)姓家長表示,政策開始實施時,她短暫感到放鬆;但現在發現女兒成績下滑,自己要用更多時間輔導女兒的功課,而且效果不如補習中心。

AP22158118659781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在紐約大學任教中國教育系統的程華宇教授認為,中國政府很難將補習黑市抹除。他說,「當你制定了一個主要影響中上階層家庭的政策,這些家庭會想辦法繞開法規限制;他們是擁有最多資源,而且最懂如何在中國打交道的家庭。」

陶姓家長說,「只要你努力找資源,總能找到提供補習的途徑。」她找到的補習服務「不太容易被發現」,因為都是小規模,或者在網上經營的,而且從不公開宣傳。在朋友口耳相傳下,她為兒女找到中文閱讀、寫作和奧林匹克數學的替代補習課程。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向《SCMP》表示,若不改變單以得分決定、學童升讀好大學的考試制度,市場對額外補習的需求將仍然高企;「對校外補習的需求仍然高,是因為大學入學只看考試分數。私人補習轉地下化是很自然的事。」

一位王姓小學學生家長告訴《SCMP》,「據我了解,我女兒所有富裕家庭的同學都在補習。班上有一些所謂天才的男生,其實已經提前讀了中學的物理課程。」她續指,《雙減政策》實際上加重他們的財務負擔,讓一些課程的費用翻倍。

《Sixth Tone》報導,吳曉曉(音)形容為兒女找到英文外教後,猶如「在黑暗中看到光」,「所有大型補習中心都關掉了,我不知道要去哪裡找。但我絕對不會放棄,我的孩子仍能應付,她就不應該停止學習。」

她女兒現在7歲,暑假期間要上兩門英文、一門英文、一門數學課程,還有繪畫、芭蕾、計算機科學和游泳班。政策實施前,她每年花兩萬元人民幣為女兒補習英文,現在私人外教的錢是兩倍,每月補習開銷增加大約1萬元人民幣。

程華宇說,「現在,普通中產階級家庭也無法負擔高昂補習費用,只有中上階級才可以。」他認為雙減政策實施後,關鍵的是配套措施,包括「如何避免菁英家庭得到更大優勢。」

但能為兒女負擔補習費用的家長,也有自身困惑。

吳曉曉感嘆,「有時候,我很懷疑為什麼北京、上海家長要讓孩子學習得這麼瘋狂;但當大環境是這樣,我必須得讓女兒補習。我對這樣的情況不高興,但我必須這樣做。」

AP22161424352802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新聞來源: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Will
核稿編輯: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