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政大卸任校長郭明政談政壇論文爭議:台灣過度重視論文,要年輕人要有什麼偉大創見是不可能的

政大卸任校長郭明政談政壇論文爭議:台灣過度重視論文,要年輕人要有什麼偉大創見是不可能的
Photo Credit: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郭明政認為,面對政壇屢見論文爭議,彰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是台灣過度重視論文,這是非常嚴重的。

(中央社)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身陷論文爭議,對於政壇不時發生論文事件,政治大學前任校長郭明政今天表示,台灣過度重視論文,學術界應有三大反思,即台灣碩士學位是否真的需要論文、需要怎樣的論文、論文政治化問題。

郭明政今(1)日出席教育部舉辦的國立大學卸、新任校長聯合交接暨致送續任校長聘書典禮,會後聯訪時,有媒體提問如何看待台灣政壇論文爭議,其中包含最近的林智堅的論文案,及媒體今天爆料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參選人林杏兒碩士論文疑似以英翻中手法涉及抄襲。

郭明政說,看到很多人對論文事件、甚至蔡英文總統的論文,發表很多高見的時候,其實他是很害怕的。他身為一名法律人,知悉對一個人定罪、要說其行為是錯誤的,應經過多個事實調查,最後進行論述程序,「我的回答可能不算回答,但也是回答了。」

郭明政認為,面對社會上的是非,首先,應該把事實弄清楚,再者,相關法規、規則、價值觀及標準也要弄清楚,才能夠作轉換,「所以我現在根本無法講話」,至於面對政壇屢見論文爭議,彰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是台灣過度重視論文,這是非常嚴重的。

郭明政說,學生在海外可以用1、2年拿到碩士學位,一旦來台灣讀書,常常要讀5、6年,甚至耗時7年。他聽過有太多國外學生拒絕來台灣讀研究所理由,就是因為在台灣可能費時多年仍畢不了業,因此選擇在美國、英國1、2年得到同樣的學位,這樣的問題是值得檢討。

根據《聯合報》報導,郭明政認為論文就像心得報告,要年輕人要有什麼偉大創見是不可能的,或一個教授常有什麼重要發現,在人類學術史上多加一撇是不簡單的,一切都是累積與傳承,不要想動不動就有偉大的創見。他提出社會對於論文應該重新思考,碩士畢業是不是應該要有論文?假如要論文,我們需要怎樣的論文?而當論文遇到爭議,我們對事實了解有多少?

郭明政最後表示,學術過度政治化或變成政治議題,不見得是好事,可能對學術健康發展有所影響。

郭明政出席校長聯合交接,另有3位校長卸任換新血

教育部今日上午在教育部5樓大禮堂舉行國立大學卸、新任校長聯合交接暨致送續任校長聘書典禮,本次即將上任的新校長,除了接替郭明政的政大校長李蔡彥以外,還有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校長郭伯臣、國立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以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長張金龍等4位。

李蔡彥為美國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博士,曾擔任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在政大曾任主任秘書、教務處副教務長、教學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資訊科學系系主任。

郭伯臣是美國普渡大學電機暨資訊工程學院博士,擔任過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科技部科教發展及國際合作司數學教育學門召集人,在中教大曾任教育學院院長、教育資訊與測驗統計研究所所長。

陳永森為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曾擔任屏東縣政府建設局局長,在屏東大學曾任主任秘書、總務長。張金龍為德國斯圖佳特大學工學博士,在屏科大擔任過總務長、學生事務處副學務長,以及環境保護暨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

除了以上幾位國立大學校長的交接外,2名續任的校長也在典禮中致送聘書,分別為國立體育大學校長邱炳坤及國立金門大學校長陳建民。除此之外,教育部也在典禮中,向郭明政、中教大前校長王如哲、屏東大學前校長古源光及屏科大前校長戴昌賢致贈紀念品表達感謝。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李芯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