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關鍵眼中盯】從一言堂進入二元對立,最希望「維持現狀」的就是民進黨

【關鍵眼中盯】從一言堂進入二元對立,最希望「維持現狀」的就是民進黨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可能投過兩次馬英九、兩次柯文哲、一次韓國瑜,你或許信任過王浩宇、曾為焦糖哥哥助陣,甚至轉發過翁達瑞/陳時奮的「秘辛爆料」?看看這些人今天的模樣和形狀,你怎麼還會認為世間上有誰值得百分之一百的信任?

我很早以前就說過,台灣人在踏上真正的多元民主之前,需要經過兩次覺醒。

2014年太陽花學運,打破了長久以來台灣主流社會對國民黨論述和教育的信任,讓大眾發現許多他們相信了一輩子的事情,其實是個謊言。

在那之後,台灣正式從早期的一元思維進入了二元——原本不「三咖分票」基本保證國民黨當選的環境,在中央層面上變為民進黨主流,許多2008年和2012年曾經投過馬英九票的人,從此再也沒投給國民黨。

不過,這僅僅是從一言堂進入你黑我白的二元對立,主流台灣至今離真正的「多元」還是很遠。主要差別,是不分藍綠的大部分選民仍習慣選擇一方後堅定支持,並且駁斥所有非自家陣營的言論——大部分台灣人還是選擇緊緊跟隨一個領袖對外殺敵,而非先充分的了解眾家論述,從中找到自己的立場,並想辦法在其中找到平衡點。

因為「不然你要投國民黨嗎」,第三勢力變成執政者的心腹大患

在太陽花學運使大多數台灣人對國民黨失望後,台灣或許還要經過一次對民進黨的重大失望,讓選民知道不管哪個政黨都不該全信,才能讓台灣民主體質更躍前一步。

然而,這也是在全國性選舉層面穩定獲勝的民進黨,最不希望發生的事。

在「國民黨就是爛」的共同意識建立之後,車輪牌早已不是綠營的主要假想敵,因為只要台灣繼續二元下去,「不然你要投國民黨嗎」就可以是一切醜聞和爭議的答案,而且真的還蠻有說服力。

也就是因為這樣,相較於國民黨,民進黨長期穩定執政的最大隱憂其實是第三勢力:哪天真的出現一個黨,讓所有人發覺不是討厭藍我就只能投給綠,就會摧毀這順風順水的一切。

所以,只要有藍綠之外的黨派凝聚勢力漸成威脅,就會成為被狙擊的目標。這或許就是為何社民黨的范雲被挖去當民進黨不分區立委,也或許是為什麼在側翼的論述內,時代力量2018年變成中共同路人,民眾黨2020年變成中共同路人,2022年,連基進黨好像都不該投了。

我們一路上「投錯」那麼多次票,你怎麼會覺得這次一定對?

確實,這些政黨都曾犯過錯,但身為選民的我們——不論是投過兩次馬英九、兩次柯文哲、一次韓國瑜(別忘了從結果來看,這些人都是「大多數」)——是否思考過,如果回顧台灣每一次選舉,我們「投錯」過那麼多次票,為什麼還有信心覺得上一次的選擇一定是全對的?

罷韓案投票登場(2)
Photo Credit: 中央社

回想一下,你是否也全心信任過掛名綠黨的王浩宇?是不是曾經為焦糖哥哥的替代學歷與人論戰?甚至還轉發過翁達瑞/陳時奮的「秘辛爆料」?再看看這些人今天的模樣形狀,怎麼有人可以覺得世間上有誰值得百分之一百的信任,而且沒有任何值得檢討的地方?

如果我們要的不只是讓某個黨長期執政或不能執政,著眼於台灣民主長遠的茁壯,應該時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在想像中的美好未來,投票單上除了民進黨外還有誰?如果我們回答不出這個問題,難道不應該覺得緊張嗎?

參與政治的重點並不只是選擇要投誰,而是訓練出對每個政治人物懷疑並不停檢視的能力。

永遠不要忘記,從政其實是一個工作、一個職涯,想想你工作時大多時候想的是企業、客戶、還是自己?再想想你主管、老闆那些爬得更高的人,真正在乎的是員工還是自己,就能知道為什麼我們不該全心全意相信任何一個政治人物。

這不是他們的錯,因為所有人都一樣,但只要想想工會對資方、主管對下屬、董事長對空降特助之間的關係:我們越是放任他們,他們越不會在乎我們。要讓官員把民眾放在第一位,就要時時刻刻的提醒他們,就算我們現在支持你,也會不停的對你們打分數,而這剛好也是台灣走進多元之前,最欠缺的東西。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