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與智庫分析:美軍如何應對中共軍演,複雜性高於1996台海危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外交事務》期刊一篇專文指出過去發生危機時,與美方維持建設性關係對中方而言仍高於一切。1996台海危機、1999年中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遭美軍誤炸、2001年南海軍機擦撞等,中方最終都在找緩和局勢的方法,然而現隨美中關係冰封,北京可能覺得已無情面可留。
(中央社)中國宣布從8月4日至7日在台灣周邊實施軍演,作為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的回應。對比1996年台海危機時美軍航艦直接穿越台海,美軍應對這次共軍演習複雜性大增。
《華盛頓郵報》指出,1996年3月7日當時美國國防部長裴利(William J. Perry)獲報,美國空軍RC-135偵察機與海軍巡洋艦邦克山號(USS Bunker Hill)監控到3枚共軍M-9彈道飛彈從華南山區射向台灣,1枚落入基隆外海、2枚落入高雄外海,彈著都在台灣兩大主要海港的航道。裴利當下覺得有爆發戰事的風險。
回顧96危機 共軍飛彈對台外海「交叉射擊」
裴利看到共軍一南一北朝台灣射彈的情報,馬上想起當年在陸軍砲兵單位服役時的經驗。他用砲兵術語指出,中國顯在對台「交叉射擊」(bracketing),是一種在直接攻擊前的歸零技術,直言共軍此舉魯莽、不可接受,還首次用上「後果嚴重」等詞彙。
當時的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沙利卡希維里(John M. Shalikashvili)在極機密簡報時說,共軍正著手4階段對台軍演,包含戰略飛彈試射、在台灣海峽南端東山島演練奪取海空優等,兩棲車輛在福建平潭島演習搶灘。美國海軍情資研判,選在平潭島是因地形與台灣相近。
沙利卡希維里研判應可排除共軍大規模犯台可能,畢竟共軍仍缺乏登陸能力,但其他一切均告不確定。裴利主張堅決示警中方,美軍獨立號(USS Independence)航艦戰鬥群已在台灣東北方320公里,建議加派尼米茲(USS Nimitz)航艦戰鬥群也獲准,成為繼1958年八二三砲戰以來美軍在台海最大一次集結任務。
在檀香山,當時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普魯赫(Joseph W. Prueher)下令成立「危機行動小組」,24小時協調情報與海空任務。
一名五角大廈高層官員說:「當時非常緊繃,我們一連好幾週都是徹夜工作,準備作戰計畫、選項,情勢很駭人。」

澳洲智庫:美軍複製1996危機應對模式有難度
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一篇專文指出,共軍8月4日起在台周邊軍演,目前美國海軍部署航艦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兩棲攻擊艦的黎波里號(USS Tripoli)於鄰近台灣的南海外圍海域。的黎波里號上有20架陸戰隊F-35B匿蹤戰機。
專文認為,從共軍這次劃設的演習區域,很難不對照1996年台海危機,當年尼米茲號航艦戰鬥群在危機期間穿越台海。但中國的海空實力已今非昔比,如今美軍恐無法再輕易於共軍演習時派航艦穿越台海,可是不做類似反應又恐被解讀為美國退讓。
美憂兩岸發生類似2001美中軍機擦撞
《紐約時報》指出,美方官員憂心未來幾天台海兩岸恐擦槍走火,尤其若共軍發射飛彈飛越台灣,或是共軍飛機進入爭議空域引發空中衝突,導致類似2001年美軍偵察機與共軍戰機的南海碰撞事件。
白宮與五角大廈3日起緊盯情勢,不過仍評估中方策略是威嚇與脅迫而非引發直接衝突,但外部專家卻憂心軍演升級。
曾於五角大廈負責台灣事宜的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國力計畫主任林碧瑩(Bonny Lin)說:「當前是其中一項棘手情況。像該如何判定軍演已轉為對台封鎖?第一時間該由台灣軍方抑或美軍回應?都不清楚。」
曾任美軍太平洋司令部高級顧問的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員塞耶茲(Eric Sayers)說,中國很早就取得有效包圍台灣的能力,問題在於威脅封鎖與實際執行封鎖是兩回事。
他說:「對共軍海軍而言,實施封鎖難度仍不低,持續一段時間的封鎖對中國經濟的代價很高,封鎖固然能傷到台灣經濟,也會傷到北京。」
專家:藉演習觀察共軍日後脈絡
塞耶茲認為,重要的是這次演習可供外界預先一觀,日後共軍會如何在大選前夕或其他政治危機時,直接封鎖台灣施壓,「他們可能不會宣布軍事封鎖,而是宣布在台灣附近進行個30天到90天不等、會打斷航道的軍演。與其稱這次演習為軍事行動不如說更像是種法律戰,北京想凸顯在特定時期實施間接封鎖的正當性。」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一篇專文指出過去發生危機時,與美方維持建設性關係對中方而言仍高於一切。1996台海危機、1999年中國駐貝爾格勒大使館遭美軍誤炸、2001年南海軍機擦撞等,中方最終都在找緩和局勢的方法,然而現隨美中關係冰封,北京可能覺得已無情面可留。
專文建議拜登(Joe Biden)政府應全面檢討過時的對台政策,應清楚表明美軍願以軍隊協防台灣,嚇阻共軍犯台。與此同時,美國也應減少會加劇緊張卻對台無實質幫助的舉措,高層官員只應在像討論美台貿易等具有實質內涵事務的前提下再訪台。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今起3天中國環台6海域軍演,專家憂威脅超過1996台海危機;拜登與國安團隊討論印太局勢,G7外長發聯合聲明
- 【裴洛西訪台學者分析】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在第一線承受中國的壓力,激起自由民主陣營更加團結
- 裴洛西訪台引發第四次台海危機,股匯市如驚弓之鳥,公股行庫與國安基金拉抬護盤
- 制裁變自裁:中共為保習近平面子,硬是將裴洛西訪台升級成「兩個中國」的史詩級外交災難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
最新發展:
-
亞洲行後首次受訪,裴洛西:台灣行絕對值得,習近平像個「嚇壞的惡霸」 3天前
-
中共新劃設「第7演習區」8日持續進行,專家評:從火力突擊、聯合封鎖到登島作戰,4天軍演環環相扣 5天前
-
外媒分析中國軍演:《日經》指意圖短期決戰阻絕美軍,《紐時》認為是安撫國內民族主義情緒 5天前
-
裴洛西訪台是一個重要的政治訊號,還是歷史錯誤? 1週前
-
台灣海峽歷次危機回顧:從一江山島戰役、八二三砲戰到飛彈危機,看美中台三角關係演繹 1週前
-
韓國總統尹錫悅「休假」不見裴洛西引發朝野互罵,兩人最終通話40分鐘討論印太秩序 1週前
-
白宮、美國參院兩黨領袖批中共封台軍演「改變現狀」,五角大廈下令雷根號航艦打擊群監控局勢 1週前
-
共軍5枚彈道飛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其中4枚飛越台灣上空,日外相要求「立即停止軍演」 1週前
-
美國「一中政策」50週年:愈來愈難維持模糊框架,3個保障如今面臨風險,也將帶來更多摩擦 1週前
-
國軍高層:共軍機艦若入侵台灣領海「完全無退讓空間」,學者建議台美應藉機「以敵練兵」 1週前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設計師的人生相談室:插畫家微疼 X 設計師顏伯駿:靈感怎麼找?動畫也可以用Photoshop做?不只是工具而是溝通語言!設計麻瓜也能用的Photoshop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同領域的創意工作者怎麼應用 Photoshop 來創作?插畫家微疼與設計師顏伯駿在節目中分享他們各自入行以來的甘苦,從自學修圖軟體到得心應手地使用,做出近百萬粉絲追蹤的圖文與動畫,以及讓業主很有感覺的設計提案。
收聽管道如下:
- Apple Podcast | https://apple.co/2ZCn2je
- Spotify | https://spoti.fi/32dSc27
- KKBOX|http://bit.ly/36PKdgZ
- Castbox| http://bit.ly/mariodrink
- Stitcher | http://bit.ly/2mmA46t
- Omny | https://omny.fm/shows/drinkwithmario/pplep06
這集節目邀請到插畫家微疼與設計師顏伯駿,兩位創意人來聊聊他們使用Adobe Photoshop的心得,與他們一路堅持在創意產業的工作的動力。微疼在10多年前自己慢慢摸索PS繪圖,透過Photoshop自學從無名小站發跡,走上全職插畫家之路;顏伯駿是三頁文設計公司藝術總監,大學時期就開始接案做MV,從五月天演唱會的動畫設計開始踏入唱片產業,而後又從音樂產業拓展到許多大型活動的視覺統籌,包括多屆金曲獎、文博會、全運會、白晝之夜等。
沒有靈感的時候就睡一覺吧!(01:05)
兩位的平時的工作都是產量高、創意強度密集,讓人非常好奇他們平時的靈感來源,以及他們是怎麼紀錄與整理這些靈感,最後轉化成廣受歡迎的動畫作品與視覺規劃,沒想到兩人竟不約而同地在睡夢中找到答案!
微疼以白色兔子為主角創作插畫,他分享自己一開始都是從生活周遭親友的經驗,延伸發展出創作主題與角色,「但我發現最大的問題是,這些東西很容易被消磨殆盡,就像切蛋糕一樣,有一天會被切完。」對他來說找到更多靈感的方式之一就是走上街去,多多接觸人、觀察人。
顏伯駿則反問:「大家是不是對靈感太執著了?」他在帶領設計團隊時會透過幾種不同的路徑找到「靈感」或所謂的解法。顏伯駿認為找到靈感的前提是「先對生活有感覺」,接著按照主題分析每件事情,把累積的資料放進對應的資料夾,需要時把它們調出來,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內容。
相較於這樣井然有序的整理方式,微疼形容自己屬於感覺派,「找不到的時候就睡一覺,靈感就來了。」聽到這個回應,顏伯駿直呼自己也有類似的經驗,笑說大家以後會不會要發想題目之前,都會跑來說「老闆,我要睡一覺」!而有趣的是,微疼也分享,現在工作室裡面還真的就有放一張床!

從 0 開始的 PS 之路(09:00)
要成就好作品當然不能只是睡個覺,而是要動手將這些絕佳的靈感實現,這時候設計師和插畫家使用的工具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顏伯駿分享他除了就讀設計系因為課堂考試而學習使用Photoshop之外,早期使用PS創作的前輩像是藝術家李小鏡,以及言情小說封面繪者平凡、陳淑芳,都是促使他探索 PS 強大功能的榜樣,「我從PS 10一路到現在的Adobe CC,每年看著這個軟體,你本來想某個功能怎麼沒有,有一天突然間就蹦出來,到最後有一些讓你覺得『這是黑魔法嗎?』的功能。」顏伯駿感觸很深地說道。

微疼接觸Photoshop的路徑比較特別。大學時期因為一場車禍讓他必須長期在家休養,從未受過美術訓練但熱愛畫畫他,在朋友介紹下認識Photoshop,「那時候無名小站很風靡,有些前輩創作者像我是馬克、彎彎都在上面做自己的圖文創作。」微疼心想自己也許也能試試看,而當年Photoshop自學的他已經進化成PS老手,從PS畫圖到影片製作,拓展出更多創作上的應用,「說出來大家可能很驚訝,我Youtube上的動畫影片都是在PS完成的。」

儘管有不少人推薦過他用其他軟體,但微疼始終認為Photoshop是最直觀也最好調整細節的,工作室的所有夥伴也都非常熟悉這套軟體,在溝通過程中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只要打開PS示範就能讓大家馬上理解,「我覺得PS已經不是工具,而是一個語言了。」
提案雙神器:Photoshop與Illustrator(13:31)

顏伯駿接著分析 Adobe 兩套重要的軟體:Illustrator跟Photoshop,許多學習設計的人在初初接觸繪圖軟體時,「就像戴上分類帽一樣分成Illustrator派跟Photoshop派,這兩種人是截然不同的思考路徑。」 前者是向量繪圖軟體,像工程圖一樣非常理性;後者則接近畫畫的原理,有PS筆刷、圖層和色調等功能可搭配使用。雖然設計師們對於習慣使用的軟體各有鍾愛,但Adobe在跨軟體、跨平台的高度整合性,現在不論是PS轉AI,或是反之,都能輕鬆跨軟體操作,是他認為非常優異又親民的特點。

「我做所有的簡報一定都是從Photoshop和Illustrator開始。」顏博駿分享他與團隊在向客戶提案時會做PS mockup,讓客戶看到Logo在不同介面上的呈現,除了提供客戶意想不到的創意,更要透過圖面證明你怎麼實現它。「下一個世代,應該是人人都會用Photoshop和Illustrator,不只是設計系,而是所有的企劃、專案都會用。」
保持初衷?不!別再說那些熱血的話(28:18)

節目尾聲談到兩位在各自的領域努力多年,除了有一路陪伴他們創作、成長的Adobe,他們持續投入的動力是什麼呢?微疼坦承他過去在演講中常用熱血的話鼓勵其他人,「可是我後來發現什麼初衷都是屁啦,」他笑說自己從小到大幾乎沒有別的擅長的技能,「我堅持下去的原因就是,這輩子我可以做好的就是這件事了。」
顏伯駿也提到自己不想再對人說「保持初衷」,設計產業裡的每個崗位都有不同的挑戰,到處都會遇到挫折,但要思考那個挫折是否有跟成就感達成平衡,「如果沒有的話,你就要換個路走。」找到自己最擅長的事,不斷突破難關、維持品質,如同他們多年來的累積都是最好證明了。
☞ 現在就訂閱 Adobe Photoshop,開啟你的創作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