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用米格魯處境悲慘,多國禁止或避免使用動物測試

實驗用米格魯處境悲慘,多國禁止或避免使用動物測試
Photo Credit: Elaine Vigneault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Photo Credit:  Elaine Vigneault  CC BY 2.0

Photo Credit: Elaine Vigneault CC BY 2.0

8隻被 「囚禁 」在實驗室8年的米格魯,長期用於 「藥物動力學」的動物實驗,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於去年12月將這8隻米格魯拯救出實驗室,予以檢驗發現許多疾病問題(心臟病、腎上腺機能亢進、腫瘤、體內外寄生蟲等)。研究會主任陳玉敏痛批全台213個實驗機構中,有超過53%都沒有專業的獸醫,動物實驗機構管理、計畫審查、實驗程序監督充滿漏洞,忽視動物權且將這些小動物的痛苦棄之不顧。

「只要跟牠說打針,牠就會默默伸出腿來,然後撇過頭去不敢看!」 「他們被關在實驗室不到兩坪大的空間裡面,八年來牠們不曾離開過這間實驗室,也就是沒有曬過陽光,沒有呼吸過外面空氣,沒有跟正常人互動。」

根據動保團體統計,除了實驗犬之外,像是老鼠、兔子、貓等等這10年來,累積了1,100多萬隻的生命被犧牲,被「囚禁」在小小實驗室裡承受痛苦的實驗狗,就高達3,941隻,其中2,186隻在實驗中死亡或安樂死,其餘可能被轉售做其它實驗或教學訓練。

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葉力森表示,美國設有2~3年的實驗動物專業獸醫培訓,與一般動物獸醫不同。台灣卻僅有少數留美實驗動物獸醫。希望農委會訂出專業訓練制度,規定國內機構需配置專業人員。

農委會則回應,將提升實驗機構稽查頻率,從每年40場提高至50場;衛福部則表示,藥廠近年已很少用動物實驗,會確保實驗動物健康。

化妝品之動物實驗爭議

民間團體反對動物實驗的運動從19世紀發起,反對化妝品使用動物測試的倡議也早在40年前即已出現,更曾經發起超過400萬人連署反對美妝產品動物實驗。經過民間近10年的努力,2013年3月歐盟美妝產品全面禁止動物實驗正式生效。但全球目前仍約有8成的國家允許美妝產品進行動物實驗,消費大國中國則以法律要求所有進口的化妝產品必須要經過動物測試。

從成立以來即明確反對動物實驗的美體小舖(The Body Shop)積極投入動物權的倡議行動,許多曾有動物實驗的知名美妝公司也開始遵循新規範(如L’Oréal)。

Photo Credit: Ed Schipul CC BY SA 2.0

加入禁運活體實驗動物的行列

透過美國善待動物組織的「殘酷航空公司」宣傳,UPS首先採行了全球禁令,禁止替實驗室運送動物;接著FedEx、DHL也陸續表示已禁止替實驗室運送活體動物,加入了國泰航空、大韓航空、中國國際航空及其他航空公司的行列。

去年年底,印度除了通過禁止動物實驗美妝品外,印度的「藥品技術諮詢董事會」建議在藥品及化妝品規範當中加上一條:禁止從別的國家進口用動物做實驗的化妝品,意味著他們已經加入了歐盟和以色列的行列。

取代動物實驗的替代方案

歐洲化妝品協會(Cosmetics Europe)表示禁令會限制新產品開發,但事實上,歐盟執委會早在2007至2011年間投入了約台幣95億元研究及發展動物實驗的替代方案。 市場最大的中國也正跟隨其他已經禁止用動物做化妝品實驗的國家的腳步,和美國善待動物組織合作,發展代替測試方法(已在美國和歐盟國家廣泛使用的「3T3中性紅攝取光毒性試驗」,該試驗方法測驗化學藥劑與陽光接觸時所可能產生的毒性)。

善待動物組織(PETA)對於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意欲改變國產化妝品審批條例一事,抱著審慎樂觀的態度。此審查中的計畫是將特定種類的國產化妝品的審批權從國家級轉到省級,並且將毒理學鑒定的任務下放至化妝品公司,這些公司可選擇不使用動物進行實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