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溫暖的魄力》:初入公部門擔任救火隊,一上任就面對五十幾億的燙手山芋

陳時中《溫暖的魄力》:初入公部門擔任救火隊,一上任就面對五十幾億的燙手山芋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在著手分配那五十幾億經費時,有些小醫院的點值已不到一毛,搖搖欲墜,眼看就要倒了,我認為應該要利用這筆錢,讓體質弱但有價值的小醫院存活下來,繼續履行他們自己對鄉親的責任。於是,我提出兩大方向。

當初政府找我來擔任衛生署副署長,原意是想要借助我推行總額預算制的經驗,幫助陷入窘境的全民健保尋找解套之道。我所提出的「醫院最適方案」是一個「個別總額」的方案,給每個醫院個別的額度,再從中做調整。這個方案的好處是:可以讓健保總額從「上限制」,轉換為有限度的「目標制」,如此就可以有效控制費用,而對於醫院來說,也仍有兼顧到公平性,讓分配更為健康。

不料,相關的各方主事者一聽到我要推行醫院的個別總額,都避之唯恐不及,就連健保局(組織改造後更名為健保署)這個衛生署轄下的執行單位也跟我意見相左。他們覺得只要用管理計畫就可以達到我的目的,不必再弄一個個別總額的計畫。

的確,不管是我推的「醫院最適方案」或是健保局的管理計畫,其實都是一種「個別總額」,但兩者之間仍有不小的差異:健保局審查的方式是「個別洽定」,依據過去的表現跟需要,設訂一些指標來評定,醫院自己跟健保局談;我的方法則不採行個別洽定,而是設計一個公式去計算。我的理由是:個別洽定難免會出現不公正的問題,採用公式計算,則比較能保障好的地區醫院。

有些醫院建議我強渡關山,但是我並不想要強推。過去做牙醫總額的經驗告訴我,大家要「甘願」,計畫的成功率才會高,此刻就連自家的執行單位都不贊成,執意執行未必能收到好效果。

後來,我們讓醫院來表決,看要採用健保署個別洽定的管理計畫,還是我提出的醫院最適方案,結果我的方案在六個分區全部被推翻。

之所以會被推翻,是因為只有地區醫院比較挺我的計畫,而那些自覺有籌碼跟健保局談判的大醫院,則傾向採用健保局的計畫。雖然覺得很遺憾,但現實如此,我也只好接受。

事後,有醫院來向我反映一些不合理的問題,畢竟這個做法可能無法反應現實的問題,許多醫院為維持在A級審查,經常得自己吸收部分支出,才能把申報數字壓低到額度之內,醫院來跟我抱怨此事,但我也愛莫能助:「我不是沒有努力,我也努力要幫大家推行另一個方案,但這方案是當初你們自己選的,就要自己承擔。」

至於那五十幾億的燙手山芋,因為我打出「弱勢優先」的口號,且嚴格說來,這筆錢真要分下去實在不算多,有些大型醫學中心覺得不值得花這麼多功夫爭取,最後大家總算勉強取得共識,同意分配給小醫院,算是順利完成任務。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溫暖的魄力:陳時中的從醫初心》,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陳時中
採訪整理:李翠卿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我們是醫者,也是仁者,要用同理心去處理事情,
處理事情要嚴謹,但處理人不要嚴苛。
真正能讓人心甘情願捨己付出的,
從來不是恐懼,而是信任與情感。——陳時中

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在2020年擔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後,一戰成名,每天下午兩點,由指揮官率領防疫團隊召開記者會,秉持著「總統知道的,國民也知道」的「公開透明」原則,向全體國民說明疫情的進展、疫調的進度與政府相關決策,對記者提問也據實以告,絕不迴避。

他沉穩的風格、不疾不徐且條理分明的說話方式,在疫情嚴峻的當下,無疑成為穩定民心很重要的力量。第一次武漢包機回台,有確診者被夾帶上機,陳時中在記者會時忍不住落淚。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說,那時部長已超過一天沒睡,但是:「流完淚,他就無敵了。」

這樣一位「鋼鐵部長」,他的高EQ是如何養成的?為什麼與他共事,團隊都樂意相挺?

他說辯贏不是贏,團結才能成功;
他是數字控,決策都有所本,沒有數字逃得過他的法眼;
他身先士卒,不讓部屬與長官孤軍奮戰;
他面對不同意見,不以權威碾壓別人,
總是以過人耐心真誠溝通,整合各方意見,創造多贏。

在出任衛福部部長之前,陳時中是優秀的牙醫師。當年牙醫界密醫充斥,且潔牙觀念還有待推廣。他想扭轉牙醫業的亂象,因此加入了公會,藉群體的力量,翻轉這個行業,讓民眾因正確的醫療行為而獲益。

他在民間耕耘多年,尤其在眾聲紛擾的情況下,終於成功推動了全民健保牙醫總額預算制度,又曾擔任衛生署(衛福部前身)副署長,歷練豐富。上任衛福部部長後,就開始推動刻不容緩的長照政策、完善社會安全網;健保未來如何改革,也是陳時中最重視的一環,因為現在不做 以後就來不及了。

陳時中以第一人稱,自我剖析「鋼鐵部長」的內心世界。

我給自己立下幾個期許:第一是「守法」,第二是「守分」,第三是「誠實」面對問題,然後「盡責」去處理,最後只求「無愧」。——陳時中

0010930165
Photo Credit: 天下文化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