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市場火熱為何美國經濟仍前景不明?經濟學家認為2023年將正式陷入衰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壓制通膨是重中之重,經濟與勞動市場是其次。美國聯準會官員不大可能輕易轉念,除非通膨迅速降溫、經濟明顯惡化或金融市場大亂。這些跡象尚未出現。
文:尹俊傑(中央社駐紐約特派員)
「美國經濟衰退了嗎」近期成為熱門話題。單看國內生產毛額(GDP)數字,經濟好像不太妙;如果連旺盛的就業與工資成長一起看,經濟又似乎離衰退有段距離。
白宮與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官員都說經濟沒衰退,在野的共和黨則緊咬總統拜登(Joe Biden)搞壞經濟、不懂民間疾苦。11月期中選舉到來前,冷門、艱澀的經濟數據預料會比以往受到更多關注,也更容易「走偏」成政治議題。
商務部7月28日公布,美國第2季GDP折合年率萎縮0.9%,延續首季萎縮1.6%的格局。GDP連兩季萎縮,符合技術性衰退定義。但多數專家不認為美國經濟已衰退,許多媒體也只以衰退風險或憂慮升溫帶過。
為何單一數據會造成不同解讀?
首先,從GDP連兩季萎縮判定衰退只是分析師經驗法則。在美國,經濟衰退始末是由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景氣循環認定委員會(BCDC)一槌定音,認定標準包括GDP、就業、民眾所得及支出、工業生產等經濟數據,而且不是馬上就下定論。
其次,美國上半年GDP萎縮主要是受庫存投資減緩、貿易逆差擴大拖累,與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造成供應鏈大亂關係密切。這段期間,占經濟產值約三分之二的消費支出穩健,更重要的是,勞動市場持續吃緊,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甚至以「火熱」形容。
美國勞動市場有多熱,從勞工部5日公布的7月就業報告可見端倪。
美國7月非農業就業人口激增52.8萬人,創2月以來最大成長,且比市場預期多逾一倍。勞動市場連19個月擴張之餘,失業率從維持4個月的3.6%下滑至3.5%,追平2020年2月COVID-19掀起失業海嘯前的半世紀低點。
美國勞動市場復甦還達成另一重大里程碑:COVID-19疫情爆發後一度流失的2200萬就業人口填補完畢,歷時不到兩年半。
這波復甦背後少不了COVID-19大流行初期的強大財政與貨幣刺激,但勞動市場沒有恢復原狀,兩年多來反而出現劇烈變化。許多人辭職或提前退休後不再回職場,以致勞動參與率低於疫情爆發前水準;員工跳槽蔚為風潮,企業為留才或求才而端出更優渥待遇,平均時薪加速攀升,7月年增率達5.2%。
美國民眾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因加薪或投資賺錢而儲蓄增加,疫情趨緩後荷包大開,更常外食、出遊或從事其他娛樂活動,消費需求從貨品到服務始終旺盛,形成經濟一大支柱。
但也因為供不應求,加上原物料價格在俄烏戰爭等因素作祟下飆漲,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衝上9.1%,創1981年11月以來最高通膨率。
為壓制通膨,聯準會今(2022)年已4度升息,原本逼近零的政策利率回到2015年至2018年上一波升息循環頂點。官員深怕民眾與企業通膨預期心理成形,員工眼見物價飆漲而要求加薪、企業將墊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形成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
美國汽油價格6月衝上歷史高點後走低,通膨率可能從40年高點逐步下滑。但聯準會偏好參考的是剔除食品、能源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Core PCE)物價指數,油價下跌無助拉低這項數據,物價漲勢廣泛趨緩才有可能。
根據最新數據,美國6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年增4.8%,高於5月的4.7%及聯準會長期目標2%。
通膨侵蝕民眾消費力,加上聯準會積極升息拉高借貸成本、美股走勢低迷,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6月掉到史上最低點。不只民眾悲觀看待經濟現況及前景,愈來愈多經濟學家也認為美國經濟將在明(2023)年正式陷入衰退。
美國勞動市場近期也開始出現裂痕,特別是原本求才若渴的科技業。Google與蘋果(Apple)等大廠徵才轉趨保守,Netflix、甲骨文(Oracle)及股票交易平台羅賓漢(Robinhood)則相繼裁員。
不可忽視的是,聯準會3月才啟動升息循環,目前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為2.25%至2.5%,屬於不刺激也不拖慢經濟的中性水準。鑑於物價尚未恢復穩定,聯準會今年剩餘3場決策會議預料會持續升息,經濟感受到銀根緊縮的壓力只會愈來愈重。
部分投資人預期,聯準會為支撐經濟,明年不僅升息會踩煞車,還會扭轉路線開始降息。
但從最新就業報告觀察,正如鮑爾3月所說,美國經濟底氣足,經得起貨幣政策緊縮考驗,在充分就業未變的情況下,決策官員有持續升息的空間。鮑爾也已明示,後續利率決策將依經濟數據而定,官員見到通膨明確降溫證據前升息不會鬆手。
也就是說,壓制通膨是重中之重,經濟與勞動市場是其次。聯準會官員不大可能輕易轉念,除非通膨迅速降溫、經濟明顯惡化或金融市場大亂。這些跡象尚未出現。
聯準會期盼經濟「軟著陸」,也就是壓制通膨之餘避免經濟陷入衰退,但有太多因素不在官員掌控中,包括供應鏈、原物料價格。如果通膨降溫比預期慢,聯準會又不想重蹈1970年代決策搖擺覆轍而持續積極升息,美國乃至全球經濟恐怕難逃衰退命運。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要不要調低中國商品關稅?拜登進退兩難、怎麼做都失分
- 美國GDP連兩季萎縮陷「技術性衰退」,拜登信心喊話:經濟走在正確道路上
- 無論拜登中東行取得什麼成果,都跟深陷通膨之苦的美國人一點關係也沒有
- 台海局勢升溫促美日台組「半導體鐵三角」,韓國左右為難、歐盟動向待觀察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
-
民調:多數美國人不認為兒孫生活能更好,懷疑大學學歷價值、幸福感創歷史新低 8月前
-
美國10月CPI年增7.7%低於預期,聯準會後續升息壓力減輕,美股道瓊漲1201點2年來最猛 1年前
-
美國9月CPI年增8.2%高於預期,核心物價漲勢40年來最猛,預期聯準會持續積極升息,美股上演大逆轉 1年前
-
通膨升息重擊股市民生,美國經濟是否已經進入衰退期? 1年前
-
拜登宣布減免百萬人學貸1萬美元,歐巴馬時代財政官員批「加劇通膨、提油救火」 1年前
-
中國深陷疫情、爛尾樓和限電風暴,中央寬鬆貨幣、地方消費券大撒幣救經濟 1年前
-
經濟數據難看,又遇四川缺電打亂供應鏈,中國央行緊急「降息」向金融市場輸血 1年前
-
美國通膨仍在高點造成「實質薪資倒退」,三分之一民眾動用儲蓄支付開銷,甚至靠信貸維生 1年前
-
通膨與乾旱夾擊,美國畜牧業者縮手不願養牛,居高不下的牛肉價格未來恐再飆漲 1年前
Tags:
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全靠製作的用心!晨光土司「糯米湯種工法」打造細緻柔軟的超質感土司,讓早餐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每天早餐吃的土司看似簡單,卻是最能展現技術的烘焙品之一。以充滿質感的口感與香氣而深受好評的晨光土司,就是土司界中講究製作技術的代表作。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晨光土司簡單的美味,來自講究用心的工法
晨光土司特有的「糯米湯種工法」,特別之處在製作湯種時額外添加糯米粉,當95°C高溫熱水沖入麵粉與糯米粉時,糯米粉裡的澱粉會瞬間糊化,將水分緊緊抓在澱粉分子裡,讓土司體富含水分,口感柔軟濕潤。
湯種與麵糰混合均勻後,再以0~7℃低溫熟成12小時,這段時間澱粉酶會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讓晨光土司吃起來香甜。

晨光土司不只講究在糯米湯種工法,更特別使用三段壓延工法處理麵團,讓土司質地更細緻綿密。烘烤則引進熱穿透能力絕佳的日本石板烤爐,烤出皮薄均勻的細緻質地;烤完接續進行分段式冷卻,讓土司維持絕佳的濕潤與柔軟度。

每一步用心的製作步驟,讓晨光土司擁有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也讓吃到晨光土司的人,能夠一早就朝氣滿滿。
多樣的晨光土司,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早晨食光
經典款的「晨光嚴選土司」,擁有簡單的美味,直接單吃土司,每一口都能品嚐到細緻濕潤的質地,加上小麥甘甜香味,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整片。想要以豐盛感為一天充滿朝氣?那就用晨光嚴選土司製作三明治,只要簡單加上幾片美生菜、起司,就能享受到食材的真滋味與土司融合的層次感。

晨光土司的三款調味土司,則讓每天的早晨精彩有變化。「晨光葡萄土司」加入粒粒飽滿多汁的日曬葡萄乾,為細緻柔軟的土司帶入水果香甜的口感層次,是吃過肯定會驚艷的美味。

有濃郁奶油香味的「晨光奶油土司」,使用特選奶油調和關鍵煉乳配方,還沒咬下就能聞到令人心動的奶油香,咀嚼時奶油香氣讓細緻香柔的土司體達到美味平衡,也非常適合搭配咖啡一起享用。

添加精選蜜漬香脆核桃、酸甜莓果的「晨光莓果核桃土司」,不只有堅果酥脆與莓果酸香,額外添加精心調配草莓泥於土司體中,讓核桃與莓果的風味更加融合每天早上來一片,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特有糯米湯種工法、多種講究製作技術,讓每一口晨光土司都是恰到好處的濕潤柔軟,令人回味再三。現在,就讓晨光土司成為每天必備的朝氣來源,創造充滿質感而有朝氣的美好生活。
▲廣編內容圖示僅供參考 產品以實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