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一樣米養百樣人,你拼出來的樂高積木鴨子也趨近於無限可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樂高曾被美國《財星》雜誌評為「世紀玩具」,更獲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品牌」,蟬聯「全球最佳聲譽企業」的寶座。本書透過講述世界品牌樂高的歷史、不為人知的經營危機、復甦關鍵,分析成功企業的經營法則。面對後疫情時代新趨勢,樂高的成功經驗值得所有產業借鏡。
文:蛯谷敏
將想法視覺化,以及更深層的價值
為什麼像積木這麼簡單的玩具,能夠對我們的社會造成各種面向的影響呢?
其中一個理由,就在於「組合積木」這項玩樂高的本質,正是讓我們將腦袋中發散的想法變得具體可見的最佳手段。
於二○○四年至二○一六年底期間擔任樂高集團執行長(CEO),現任樂高品牌集團執行董事長的尤根.維格.納斯托普(Jørgen Vig Knudstor),他有一項招牌的簡報絕招可以讓人親身感受到蘊藏在樂高積木之中的無限可能。
他會準備四種黃色、兩種紅色的樂高積木,就只有這樣。
接著在簡報一開始發給每位聽眾各一包裝了這些積木的袋子,接著說:
「這個袋子裡有六塊形狀不一樣的積木,請你們用這些積木組合成一隻鴨子。聽好了嗎?這將是一隻由你創造的、獨一無二的鴨子。時間限制是六十秒,好——開始!」
在沒有任何的組合限制下,現場的聽眾突然被要求組出一隻鴨子,全都愣住了。納斯托普的指示,引起全場一陣騷動。
但是隨著「開始!」的指令一下,大家又安靜了下來,開始埋頭玩起手上的六塊積木。
那幅景象實在很有趣。
有些人眼睛裡頭閃耀著光芒,三兩下就組好了鴨子;有的人歪頭組了又拆、拆了又組;也有的人只是一直盯著眼前的積木,陷入了沉思……。
參加者在那短暫的片刻中,全都忘了時間的流逝,像個孩子般埋頭玩著積木。
六十秒很快就過去了。
「好了,時間到!」
隨著這一聲令下,全場又嘰嘰喳喳了起來。隨處可見有人互相觀摩組好的積木,很自然地就交談了起來,現場突然變成了一場小型的鴨子品評會,氣氛熱絡了起來。
納斯托普臉上揚起滿足的笑容,環視全場,在適當的時機開口說道:
「大家做的鴨子應該每一隻都長得都不太一樣吧?搞不好別人做的鴨子看在你眼裡,根本就不像鴨子。可是每個人的鴨子都很棒!我們就像這樣,擁有著多元豐富的創意呢!」
正確答案不只一個
學校、企業、社會、人生……。
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常常要求我們去尋找那「唯一正確的答案」。
我們在學校受到的教育,總是以「問題絕對有正解」為前提,而能夠第一個正確回答的人,就得獲得獎勵。
可是在現實社會裡,橫在眼前的問題往往不是只有一種正解,甚至很多時候,我們根本連問題是什麼都搞不清楚。
發現有問題時提出質疑,在不斷嘗試與失敗之中逐步在自己腦中釐清答案。這樣的行為本身,就存在著人類生存的價值。
就像拼砌鴨子的例子中所彰顯出來的,無論是問題或答案,一樣米養百樣人,有多少人就存在著多少種可能。而這些差異即是多元性,新奇發想的種子正埋藏於其中。
「樂高不但是很棒的玩具,更是一種導引工具,幫助我們探索與發掘彼此豐富的思想與創意。」
納斯托普說完挺起了胸膛。

現在請讀者看一下上圖這塊有著 2×4個突起顆粒的樂高積木。
理論上,二塊這種積木可以組合出二四種變化、三個可以組出一○六○種變化、六個可以組合出九億個不同的造型。所以每個參加者所組出來的鴨子,絕不可能出現兩隻長得一模一樣的情況。
這種趨近於無限可能的樂高積木組合,可以拼砌出任何造型的高自由度,幫助許多人激盪出了五花八門的創意。
以近九十年歷史為傲的非上市公司
以上這些,都只不過是單純陳述了樂高積木的魅力而已。
所以,樂高所開發出來的積木到底為什麼能夠擄獲全球如此多消費者的歡迎?其中奧祕,就在於樂高這家公司源源不絕地推出暢銷款、不斷地自我革新。
樂高這家非上市公司,一九一六年誕生於北歐丹麥西部一個名為比倫(Billund)小鎮,創始人奧爾.科克.克里斯蒂安森(Ole Kirk Christiansen)原本是個木匠,在一九三二年開始了製造與銷售木製玩具的生意,這也是他正式投入玩具製造業的起點。至今克里斯蒂安森家族依然保有樂高集團七五%的股份。樂高集團將事業重心放在積木製造與開發上,一步一腳印,已經踏踏實實地走過了八十九個年頭。
如今,在樂高創始家族的資產管理公司柯克比(Kirkbi)旗下,總共擁有統合了樂高玩具事業的樂高集團、投資的樂高創投(LEGO Ventures)、與大學等教育機構合作教育研究的樂高基金會(Lego Foundation),以及負責經營樂高樂園等主題樂園的英國默林娛樂集團(Marlin Entertainments)等事業群,光是樂高集團一個事業體的員工,就超過了兩萬人。
不過,樂高的基本專利其實早從一九八○年代起就在世界各國過期了。
所以今日任何人都可以製造、販售與樂高一模一樣的積木,而且實際上,從一九九○年代起,樂高的競爭對手便不斷推出能夠與樂高積木互換,而且價格更低廉的積木。
一般來說,當市場上有更多競爭對手推出相同機能的產品時,這個產品就會大宗商品化(commoditization),售價逐漸下滑。尤其是當專利過期後,進入市場的門檻變低了,當人人都可以生產出與樂高一模一樣的積木,最後只能打價格戰,否則無法殺出一條血路。
這麼一來,通常在市場上就會陷入削價競爭的泥沼,最後不是慘遭淘汰就是步向衰退。無論是半導體、家電或者是智慧型手機……已經有過太多商品掉進這種模式中。
十年內營收擴增約三倍
可是樂高卻沒有走上這樣的窄路。
根據二○二○年度財務報告,樂高營收高達四三六億五六○○萬丹麥克朗(約一八六四億一一一二萬元,以一丹麥克朗等於新台幣四.二七元換算。以下皆以當年度平均匯率換算),營業利益為一二九億一二○○萬丹麥克朗(約五五一億三四二四萬元)。營業規模在這十年內,勁增了約三倍,超越了以芭比娃娃聞名的美國美泰兒(Mattel)以及以大富翁遊戲為人熟知的美國孩之寶(Hasbro),營收表現在玩具製造業中稱王。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