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曝「蘋果下一個重點產品是AR/MR頭戴裝置」,意外引爆玉晶光怒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蘋果可能推出新產品AR/MR產品,要關注的零組件包括:顯示器、散熱相關族群,此些關乎消費者是否有更好的沈浸體驗和舒適。其中他推測該產品的處理器、光學模組,包含RGB相機、眼球追蹤、3D感應等使用量會明顯增加。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發布「蘋果報告」直指混合實境(AR/MR)頭戴裝置將於2023年亮相,成為蘋果下一個重點產品;不過卻意外點燃供應鏈戰火。原因是報告中唱衰鏡頭供應商玉晶光,其高層動肝火大動作直指,郭明錤已不是分析師,呼籲大眾勿信「網路文章」;郭則回擊其為「錯誤調查」。
蘋果下一個重點產品——AR/MR頭戴裝置
蘋果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大企業,其下游供應鏈無數,只要能接到蘋果訂單則會歸屬於「蘋果派」股價往往是三級跳。而其中最著名的分析師就是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因為他擅長分析蘋果供應鏈,有蘋果王子、最強蘋果分析師的稱號。
經過數月沈寂後,郭明錤昨(9)日發布「蘋果報告」卻引起一場波瀾。首先報告中談及蘋果明(2023)年將推出市場引頸期盼的AR/MR頭戴裝置,但是受限於使用者體驗疑慮,出貨量將少於150萬部,意味著此產品尚未有明確市場共識。
他建議,AR/MR產品要關注的零組件包括:顯示器、散熱相關族群,此些關乎消費者是否有更好的沈浸體驗和舒適。其中他還推測AR/MR產品的處理器、光學模組,包含RGB相機、眼球追蹤、3D感及軟板等使用量會明顯增加。
郭明錤強調,最終售價可能會落在2000至2500美元間(新台幣6萬至7.5萬元),價格雖然偏高但不是重點,而是要將目光放在虛擬裝置的市場生態,和是否能滿足用戶及業界的需求。
根據《彭博社》日前透露,蘋果頭戴式裝置將搭載自家研發的M系列晶片,並且會有專屬的作業系統(有可能命名為rOS),採用4K OLED螢幕,同時會搭載多達15個不同的相機模組。這意味著鏡頭業者將可能吃到大補帖、挹注大筆營收。
蘋果報告唱衰玉晶光
但在此鏡頭商機下,郭明錤卻直接點名鏡頭大廠玉晶光,由於該公司生產的iPhone 14的後置鏡頭出現膜裂(coating-crack)現象,因此蘋果轉單「1000萬顆鏡頭」給大立光避免延誤交貨。此消息曝光後,玉晶光7月27日融券放空也大增513張,致使玉晶光除息當天從填息變收小漲,隔日盤中股價更一度重挫下殺至368.5元。
該報告引爆玉晶光怒火並發聲明回擊:「經查證,郭明錤在天風已不是分析師,所以不能出文字報告,只能在自己的推特寫東西,本公司歡迎貴公司引用任何正式報告報導有關本公司訊息,但請不要轉載任何個人網路文章。」
玉晶光一再呼籲社會大眾不要輕信郭明錤的報告,而該聲明造到媒體引述報導。對此,郭明錤回應:「8月4日出版關於我的『錯誤報導』,來源引述自台灣公司玉晶光的錯誤調查。」
他說報導中稱「經查證,郭明錤在天風已不是分析師,所以不能出文字報告,只能在自己的推特寫東西」。郭明錤淡定指出,(新聞媒體)查證有時不易,有錯在所難免。所以我仍尊重與相信⋯⋯與玉晶光在各自領域的專業。
(1/4)
— 郭明錤 (Ming-Chi Kuo) (@mingchikuo) August 8, 2022
台灣媒體工商時報記者陳柔蓁,於8月4日出版關於我的錯誤報導,來源引述自台灣公司玉晶光的錯誤調查。
報導中稱「經查證,郭明錤在天風已不是分析師,所以不能出文字報告,只能在自己的推特寫東西」。
我理解查證有時不易,有錯在所難免。所以我仍尊重與相信陳柔蓁與玉晶光在各自領域的專業。
其實,玉晶光對郭明錤幾年前已結下梁子,例如2020年7月22日,郭直指「玉晶光為Semco與舜宇光學進入Apple鏡頭供應鏈的最大輸家」為題的報告唱衰玉晶光營運,如今又再受到其質疑公司交貨能力,才使得公司高層相當不滿。
此外,該份研究報告造成「個股動盪」,已有市場人士呼籲金管會應出來控管。
金管會證期局今(10)日發表聲明,天風國際證券是在香港註冊的券商,不是在台灣設立,也不是由我國法令規管的合法券商,分析師郭明錤也沒有在國內有登記券商業務人員資格,並非我國可以規管,須回到當地的法令。
金管會表示,證交所有相關制度,對個股進行查核,若公司股價發生「異常波動」且達到法定標準,會列為警示注意股藉此提醒投資人,若後續還發現違法情事則規定處置。此外證期局也表示,倘若上市櫃公司發現媒體報導不實,證交所也敦促公司發布「重要訊息」澄清。
延伸閱讀
- 蘋果Apple Car預計2024年底登場,主打高階客群售價10萬美元以上,由鴻海操刀電動車供應鏈
- 蘋果Apple Car核心工程主管跳槽,傳聞自駕車2025年登場再添變數
- 用戶成長陷入瓶頸、蘋果隱私政策打擊損失100億美元,Meta重挫27%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ESG成為永續經營新顯學,除了追求獲利,這些企業更重視打造多元包容及友善環境的幸福社會!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今越來越多企業共享ESG架構理念,彼此跨業結盟、分享各自優勢,讓企業影響力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從渣打銀行與全球第一大烈酒集團帝亞吉歐的對談中,就可以看到雙方有許多相似之處。
「我的夢想」是許多人小時候作文課都會寫的題目,但是長大後,能真正實現夢想的人為什麼少之又少?其實,原因來自千里馬沒能遇上給予支援與資源的伯樂。
不過現在情況正在翻轉,因為現代商業環境,除了追求獲利最大化,更多企業把重心投入於實踐永續發展理念;尤其是在社會責任方面,企業更加重視勞工及社區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與福祉。打造更包容與多元的社會,需要更多企業一起聯手合作。
渣打、帝亞吉歐:從各自領域幫助社會上的千里馬
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在社會責任方面的相似之處,在於兩家企業都有幫助社會更具包容、照顧弱勢的公益計畫。
多年來,渣打在攜手政府單位及社福夥伴,共同打造「看得見的希望視障就業平台」,並透過連續贊助國內最大型的公益馬拉松賽事「渣打臺北公益馬拉松」至今累計幫助近700位視障朋友成功並穩定就業。在支持視障青年多元就業之外,渣打集團於2019年推出全新的全球性計畫 — Futuremakers by Standard Chartered,並擴大所協助對象,主要協助16-35歲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並與社福團體合作,結合各組織的專業與資源,為他們提供就業的支持,幫助他們翻轉未來。在2020~2023年期間,渣打協助近7,000名視障青年及弱勢女性學習新技能、輔助他們就業及創業。目前渣打銀行也有6位視障員工在銀行擔任客戶服務的工作。

一般人可能無法體會,一些簡單的動作因為礙於視力限制,必須比常人多付出數十倍的反覆練習,沖泡咖啡就是一例。台灣第一位視障咖啡師林佳箴,小時候因意外導致視力逐漸退化,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努力取得英國國際咖啡師證照,並且創立「甜裡開始」咖啡廳。
林佳箴的故事,能夠感動人心並且躍上媒體版面,一方面也因為她是帝亞吉歐「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的2020年得主名單之一。
帝亞吉歐Keep Walking計畫從2003年正式啟動,訴求不以營利為目的,不限定夢想的類型和議題,從環保生態、藝術文化、公益推動、到偏鄉教育,如今已經實現超過200份計畫,累積提供達1.8億元獎金回饋。每一位夢想家獲得贊助後,得以展現他們的天賦,實現自己的使命,堅持夢想並且勇往直前。
為地球永續而戰,日常小動作也能節能減碳
ESG概念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環境保育」。近年因應極端氣候現象頻傳,為了讓全球溫升控制在1.5°C以內,截至2022年10月,全球已經有137個國家響應2050年要達成淨零排放,其中德國、瑞典、日本、英國等先進國家,更將「淨零入法」透過實際舉措要求企業從營運過程減少碳排放。
從國家立法到企業響應並展開行動,證明永續行動的迫切性,也凸顯沒有任何人可以在節能減碳這件事置身事外。
帝亞吉歐近期提出「2030社會願景」計畫,其中三個核心範疇分別是「提倡理性飲酒、促進社會多元包容、促進環境永續發展」,最後一項就扣連2030年要達到淨零排放。帝亞吉歐台灣總經理梁殷禎分享,在釀酒過程,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水資源,帝亞吉歐規劃未來在產地製造過程,運用先進技術讓產品減少30%用水,具體提高產品生產效率。

渣打銀行總經理韓德聖(Ian Anderson)則表示,渣打集團也訂出2025年底要落實自身營運零碳排,2050年底達成投融資淨零碳排的目標。由於銀行的業務屬性,碳盤查過程, 屬於範疇一、範疇二的溫室氣體排放可以從自身做起;範疇三則屬於其他間接排放,例如商務旅行、上下游運輸、乃至於供應鏈、客戶所產生的碳排,且範疇三的碳排放量佔了總排放量95%。因此,渣打銀行下個目標就是要幫助客戶落實綠色轉型,打造綠色永續生態系。
值得一提的是,淨零減碳除了仰賴數位科技、組織轉型、調整商業模式來達成,每個人也可以在生活中擔任永續小尖兵。例如渣打銀行推出自家的永續發展App,員工可以在每日的工作中掌握自己的碳足跡,嘗試透過趣味的方式減碳,像是澆水、種樹小遊戲,企業會依同樣比例植樹,讓員工在日常為永續盡份心力。
翻轉偉大企業定義的現在進行式
股神巴菲特曾如此定義他眼中的偉大公司:「我認為競爭優勢可以持續25年到30年的公司」。然而,在ESG思維之下的今日,值得思考的是,偉大企業的意義應被賦予更多價值,除了具備競爭力與獲利能力,更重要的是願意關注社會、在乎永續的願景及行動。
對此,韓德聖這樣回應:「我們相信在推動商業與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人類、環境、以及相關社群的關懷;藉由把永續行動融入我們的政策及業務之中,攜手我們的員工、客戶、乃至於更多人,一起創造更好的未來。」
想知道更多渣打銀行與帝亞吉歐決策者的精采對談,以及他們為ESG投入哪些心力?點擊影片觀看更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Ub5gUPWBO8
延伸閱讀
l 渣打銀行永續之旅網站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高的綠建築 台北101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全球最成功的公共自行車系統 YouBike
l 【渣打銀行的永續之旅】永續能源推手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