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非理性》:星巴克憑藉資本優勢在全球市場迅速擴張,在台灣卻遇到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理性的非理性》:星巴克憑藉資本優勢在全球市場迅速擴張,在台灣卻遇到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85度C台北光復北店。|Photo Credit: 玄史生 Wikimedia Commons CC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平價品牌的勝利,其實是建立在高端品牌成功的基礎上。也許,這正是市場競爭的微妙所在:沒有絕對的贏家,優勢和劣勢也可以互相轉化。聯合評估為中小品牌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也為優勢品牌的領先地位增加了壓力。

我同事因為有效像素更高,選擇了更貴的相機,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並沒有感受到更多的益處。其實,對於大部分使用者來說,只要像素達到一定水準以上(如一千萬有效像素),就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即使兩者有區別,在店裡感受到的區別,往往比日常使用時更大。因為只有在聯合評估的情況下差別才顯著。對於我同事來說,買相機的時候她進行了聯合評估(比較了一千八百萬像素的Canon相機和一千四百二十萬像素的Nikon相機),所以能夠感受到兩者的差別。拍照的時候她只進行單獨評估(我同事只用這台Canon相機),也就無法明顯感受到什麼差別了。

聰明的商家經常利用有效像素讓消費者付更多錢。表面上,人們做了一個理性的選擇,卻沒有給自己帶來實際的好處,只是在商家的誘導下多花了錢。

這樣的做法在其他業界也經常出現。比如買液晶電視,選購的時候真是琳琅滿目,讓人眼花撩亂。挑選電視機的時候,解析度是一個重要指標,解析度越高,價格也越高。很多人都會覺得電視越清晰越好,於是寧願多花一些錢,買解析度高的電視。但是,並不是解析度越高,就能帶來越清晰的收視效果。收視效果仍取決於電視節目本身的清晰度,如果家裡的有線電視並沒有高畫質節目,那麼花高價買高解析度的電視就是在浪費錢。

更重要的是,因為買電視的時候是聯合評估(店裡擺了那麼多電視讓消費者比較),看電視的時候卻是單獨評估(家裡客廳通常只放一台電視)。所以,即使買了最貴的電視,因為沒有同時與其他電視對比,它的清晰度也顯現不出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理性的非理性:10個行為經濟學關鍵字,工作、戀愛、投資、人生難題最明智的建議》,先覺出版

作者:鄭毓煌、蘇丹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哈佛、華頓、史丹佛、清華、北大,5大名校教授聯手推薦!

一本書,理解複雜的諾貝爾獎經濟學理論!
獲得工作、戀愛、投資、人生難題最明智的建議!

投資時,如何避免被套牢?
花錢時,怎樣避開商家的心理陷阱?
決策時,如何戰勝人性的弱點,識別非理性誘惑?

掌握「非理性」行為背後的「理性」規律,
做出最有利的決定!

怎麼讓原本滯銷的產品變暢銷? ——「對比效應」
女孩相親到底該不該帶上閨密? ——「評估模式」
為什麼理髮店的價目表要這樣設計? ——「折衷效應」
為什麼人們不願意賣掉已經虧損的股票? ——「沉沒成本」
70%的瘦肉和30%的肥肉有什麼不同? ——「損失規避」
房價中的泡沫為何越來越大? ——「稟賦效應」

從理髮店的價目表到餐館的菜單,從直播帶貨到1111購物節,從二手車買賣到股市投資……無論人們多麼崇尚理性,還是會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舉動。而這些非理性的行為背後,其實有共同的規律在發揮作用。

本書作者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行銷學博士、清華大學教授,被譽為「中國科學行銷倡導者」。他結合行為經濟學與心理學、行銷學,以輕鬆詼諧的文字分析各國商業案例與實驗研究,帶領讀者發現現實生活中的許多「非理性」行為,以及背後的「理性」規律。

傳統「理性」經濟學所不能回答的問題,在「非理性」的行為學中都能得到完美的解答。善用行為經濟學理論,無論在商業上,或是工作、生活中,我們都能做出更好的決策!

0010930761
Photo Credit: 先覺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