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用嘲諷回應飛彈:台灣政治諷刺秀如何大膽觸碰兩岸敏感神經?

用嘲諷回應飛彈:台灣政治諷刺秀如何大膽觸碰兩岸敏感神經?
截圖自眼球中央電視台YouTub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何對抗海峽對岸的專制惡霸?對許多年輕台灣人來說,幽默似乎是最好的答案。像是YouTube上爆紅的「眼球中央電視台」等政治諷刺頻道,正迅速獲得廣大網友關注,而他們的首選議題,就是中國與台灣曖昧不明的國際地位。

文:Carina Rother
譯:王國仲

「我們在台灣自由地區持續為您報導,赤匪政策對大陸同胞的影響……」聽起來像冷戰時期的國民黨政治文宣,是知名YouTube頻道——眼球中央電視台的成功方程式。他們觀看次數最高的主題是模擬新聞轉播,主持人「視網膜」和「眼肉芽」以仍執著於「反攻大陸」的中華民國視角,為大家播報國內與國際新聞。

不合時宜的背景設計,為眼球中央電視台帶來每集30萬至數百萬觀看次數,成為他們五種節目類型中最受歡迎者。這個廣受歡迎的諷刺新聞頻道每周發布兩次新片,片長約10到15分鐘。

另一個粉絲最愛單元是每月舉行的「辱華記者會」,主持人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身份,在印有「維尼外交部」字樣的講台上回答記者提問。節目中,習近平被稱為「習維尼」,這項暗指中國領導人與小熊維尼相似之處的迷因已在網路世界蔚為流傳、激怒中國內容審查委員,並成為眼球中央電視台主打內容之一。

在3月的「辱華記者會」上,一名「記者」用口音很重的粵語向演講者提問:「(香港)許多公立醫院已經達到負荷臨界點,患者無法獲得及時治療。護理人員表示,每天都有病人死亡、屍體需要處理。香港當局防疫有問題嗎?請解釋一下。」影片中的「外交部發言人」回應:「首先,我要求大家不要再將感染新冠病毒的香港人稱為『病人』。眾所周知,言語是有力量的。如果我們一直說他們生病了,他們怎麼會好起來?」

諷刺中國政府的雙言巧語與戰狼外交的玻璃心,是眼球中央電視台的兩大主軸。其他嘲弄的對象包括來自台灣的網紅、名人,他們在微博、抖音上迎合中國的愛國群眾。

例如,節目經常取笑一位自稱「台灣表妹」的網紅。儘管全球媒體的報導都集中在上海的糧食短缺,但台灣表妹則在上傳到抖音的影片中感嘆,她不得不在台灣使用現金而非電子支付,而且島上雞蛋價格不斷上漲。眼球中央電視台特別為她的影片下標,表示其「忍辱負重、毀於一蛋」。

諷刺新聞中也特別強調中國政府治理不善的確切證據,例如一段影片顯示過勞的PCR測試者,重複使用同一支棉花棒為不同受試者進行檢測。各類中國政府管理疏失和政治上荒謬行徑,自然招來各界嘲諷。

另外,呼應中國堅稱台灣在各項運動賽事中應正名為「中國台北」,眼球中央電視台在東京奧運期間,將台灣、香港與蒙古運動員所取得的獎牌通通計入中華民國奪牌數。此外,由於俄羅斯運動員以「俄羅斯奧林匹克委員會」(譯註:Russian Olympic Committee, 縮寫剛好和中華民國ROC相同)名義參與,因此也一併列入計算。

不用說,中華民國最終以181面獎牌高居世界排名第一。

2022_07_satire-eyeCTV-olympics-medals
截圖自眼球中央電視台YouTube

毫無保留的諷刺,被證明是眼球中央電視台成功的秘訣。

行銷顧問公司noxinfluencer.com在5月中旬的評鑑表示,眼球中央電視台擁有115萬訂閱者,30天內瀏覽量增長667萬,盈利能力在每月6700美元至12700美元間。除YouTube本身分潤外,眼球中央還藉廣告合作、商品推銷和文化資助營利,成為台灣最賺錢的YouTube頻道之一。

台灣觀眾對政治喜劇的熱情日益增加,眼球中央電視台並非唯一受益者。對在地和國際政治的幽默感,使曾博恩成為家喻戶曉的主持人兼喜劇演員。他將美國深夜脫口秀形式引入台灣,在2018年推出《博恩夜夜秀》。

這個由薩泰爾娛樂製作並在現場觀眾面前錄製的節目連續播出三季,每集的觀看次數從50萬上看1300萬。

2022_07_satire-night-night-show-brian-ts
截圖自博恩夜夜秀YouTube

「台灣的民主化,讓政治成為可消費的主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莊佳穎曾擔任電視主播,她將眼球中央電視台和其他網路喜劇、諷刺形式描述為台灣民主化後娛樂環境中「一種消費政治的愉快方式」。

諷刺內容的成功不僅歸功於原創性,另一原因是台灣傳統媒體缺乏同樣巧妙且趣味的政治評論。莊佳穎認為,諸如中國恐嚇、台灣艱難的國際地位或獨裁歷史等敏感話題,確實出現在新聞媒體上,但方式不同:「在我擔任主播期間,雖沒有任何審查,但主流媒體並未對相關民族議題進行批判或反思。」

多數電視台都選擇迎合台灣兩大政治陣營之一。此外,台灣電視節目供應過剩、品質低落,使傳統媒體在精明的年輕觀眾間不再有吸引力。不過,莊佳穎表示政治諷刺作品吸引的不只有年輕人:「眼球中央電視台把日常生活中的固有矛盾轉化為喜劇,讓台灣各代人都能產生共鳴。」

所謂矛盾,是指台灣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生活經驗,與其在國際法中未定地位間的鴻溝。

眼球中央電視台便拿1946年國民黨政權在中國南京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中不合時宜之處大作文章。在法理上,《中華民國憲法》依舊是治理台灣的圭臬;但憲法仍稱中國大陸和(已獨立的)外蒙古為中華民國既有領土。這對一些人來說似乎很荒謬,但中國可能將台灣法律地位的任何變化視為台獨行為,並根據《反分裂國家法》發動攻擊,因此憲法短時間內不太可能修改。

於是,眼球中央繼續如實報導被佔領的「大陸地區」新聞,並稱其為台灣「最大的離島」。

成長中的市場

觀眾似乎從YouTube網紅波特王和Fun TV等頻道獲取類似娛樂效果。在他們Vlog風格的評論中,主持人剖析「小粉紅」或「五毛黨」等激進民族主義中國網友的影片和評論。這類內容分別為他們贏得92萬4000和54萬4000名訂閱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