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利用烏克蘭戰俘社群帳號宣傳投降言論,西方擔心外交孤立行動恐難以為繼

俄羅斯利用烏克蘭戰俘社群帳號宣傳投降言論,西方擔心外交孤立行動恐難以為繼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庫拉揚接受CNN加密視訊訪問時透露,俄羅斯士兵輪番拷打他逼問消息,包括用鉗子扭他的手指及用警棍把他打到流血;還用他的iPhone手機進入他的社群媒體帳號,並發布照片把他描繪為愛國英雄變成叛徒。

外交官和觀察家指出,越來越多國家在表決時棄權,代表已經出現不願意公開反對莫斯科的趨勢。在某些情況下,西方國家擔心無法獲得踴躍支持,因而避免祭出某些具體作法。

據外交官指出,歐洲聯盟6月曾經思索是否指派一名聯合國專家調查俄羅斯可能違反人權,但又擔心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47個成員中,近半可能反對計畫,此一構想因而遭到擱置。

德國智庫「康拉德阿德諾爾基金會」(Konrad Adenauer Foundation)日內瓦分會負責人韋恩澤克(Olaf Wientzek)表示:「各國在問,參與打倒俄羅斯真的那麼明智嗎?」

俄羅斯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團表示,西方國家「深知不可能孤立俄羅斯,因為它是一個全球強權。」

RTSAF0O5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俄羅斯在15個成員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擁有否決權,可以保護自己免受諸如制裁之類的實際性行動,莫斯科並且在其他場域採取行動削弱對西方的外交支持。

聯合國大會193個成員4月表決暫停俄羅斯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時,莫斯科就曾警告,會將贊成票或棄權視為「不友善」,這將對彼此關係帶來負面後果。儘管如此,美國引領的此一動議仍以93票贊成、24票反對、58票棄權過關。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湯瑪斯-葛林斐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指出,俄羅斯可以用全球糧食危機歸咎於西方制裁這種「虛偽論述」來動搖一些國家,但這不代表俄羅斯獲得更大支持。

2月24日俄侵烏後一週內,聯合國大會近四分之三成員國表決通過譴責俄羅斯並且要求撤軍;3週後再度壓倒性通過譴責莫斯科製造「可怕的」人道困境。

要求不具名的亞洲資深外交官指出:「支持將會衰減,因為3月的決議代表高水位線。除非跨越紅線,否則不會有採取進一步行動的強烈欲望。」

有些外交官表示,諸如此類的紅線可能是核子或化學武器攻擊,造成大規模平民喪生,或是兼併烏克蘭領土。

西方國家也曾經在聯合國專門機構中透過表決方式取得成功。俄羅斯4月時無法連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執行委員會成員,為該聯合國機構1946年成立以來首見。俄羅斯也無法取得其他數個聯合國機構成員資格。

烏克蘭一直呼籲將俄羅斯逐出聯合國,但是此種史無前例之舉須透過安理會建議,再交由聯合國大會表決。這種提案在安理會就會被俄羅斯擋下。

撤銷俄羅斯總統普亭代表的資格是另一選項,但這也必須在聯合國大會取得至少過半支持。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