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宛如三層肉的印尼千層糕,是大航海時代下東西方文明結合的糕點

外觀宛如三層肉的印尼千層糕,是大航海時代下東西方文明結合的糕點
千層糕。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尼千層糕從最早期受荷蘭傳統糕餅影響,並結合印尼傳統辛香料、華人九層糕製法,後來就連荷蘭人也愛上印尼千層糕。印尼獨立建國後,隨荷蘭人返回家鄉,以及部分華人移居荷蘭,印尼千層糕因此傳入荷蘭社會,成為荷蘭糕點之一。

在印尼眾多糕點中,千層糕最令我念念不忘──濃郁蛋奶香,軟綿紮實又濕潤的牛油,層層辛香味,香甜貴氣。

2017年美國媒體《CNN》報導,世上美味糕點,千層糕榜上有名。千層糕可說是印尼不折不扣的代表性糕點。

千層糕出現在荷蘭東印度時期的印尼,它並非完全是荷蘭本土糕點,而是飲食文化融合的產物,亦可說是大航海時代,東西方文明結合而誕生的糕點。

台灣人對千層糕並不陌生,但在1990年代,我剛從印尼到台灣時,台灣人對千層糕顯得生疏,直到近十年來,台灣糕餅業者推出千層糕,以荷蘭貴族手工蛋糕為賣點,加上精美包裝,擄獲台灣人芳心。

早年,從印尼移居台灣的華僑或印尼人,想吃千層糕時,必須特別訂購,而且要有門路、熟識的人,方才買得到朝思暮想的家鄉味。要不然,就得跑一趟台北市復興北路的明珠餐廳

明珠餐廳的千層糕採用綠色紙盒,上頭寫著英文「Thousand layer cake」,底下有中文「明珠千層糕」,以燙金印刷,貴氣大方。那時,我們家人只要到明珠餐廳吃飯,必買一盒回家。因為在台灣甚少吃得到千層糕,能嘗一口,無比滿足。

千層糕,印尼文為Kue Lapis Legit、Kue seribu lapis、Kue lapis或Spekuk、Spekkoek,名稱眾多。其中Spekuk由荷蘭文Spekkoek演變而得。據說,荷蘭人,根據其外觀宛如三層肉,而且富含脂肪,因而取名「Spekkoek」。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TNL+ 首月體驗價 1 元,
加贈 LiTV 首月免費(見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