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深陷疫情、爛尾樓和限電風暴,中央寬鬆貨幣、地方消費券大撒幣救經濟

中國深陷疫情、爛尾樓和限電風暴,中央寬鬆貨幣、地方消費券大撒幣救經濟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圖說:2022年6月1日,民眾在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一個城中村看布告欄上的工作和出租公寓的廣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主任連平,直指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外貿企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困難,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多月上升,青年群體就業形勢『嚴峻』,又遇爛尾樓、限電風暴,中央地方接連大撒幣、推建設以救經濟。

疫情、爛尾樓和限電風暴,接連打擊中國製造業經濟。為了搶救內需市場,中國中央、地方動起來,其央行變相發動貨幣寬鬆政策,地方政府大撒幣推出「消費券」、「補助方案」還有各類促銷活動,仍無法遏止不斷攀升的青年失業率。

中國深陷疫情、爛尾樓和限電風暴

今(2022)年以來中國經濟始終擺脫不了疫情陰霾,尤其4月實施全面及局部封城,導致眾多中小企業倒閉,青年失業人口激增,對經濟造成相當程度影響,再邁向「清零解封」後,又遇上「爛尾樓」和高溫旱災的限電風暴,中國正以各種方式止血、穩住各大製造業命脈。

時序進入下半年,也是中國各大零售、製造業旺季,但卻產業界卻瀰漫著不安的氛圍,而為了搶救經濟,中國人民銀行8月15日率先槍第一槍,調降「中期借貸便利」與「七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各10個基點,這相當於貨幣寬鬆政策,替金融體系挹注達593億美元。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首席經濟學者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ía-Herrero)表示,中國社會存在「極其巨大的不確定性」,導致民眾懼於消費,企業對投資裹足不前。因此北京正積極拉抬市場信心。

中央寬鬆貨幣,地方積極撒錢

除了中央的貨幣政策引領,地方也有相當多措施出爐,包含6月時山東發放人民幣2億元家電消費券;深圳則於5至8月,對合規定的消費者購買家用電器,給予15%補貼,每人累計最高人民幣2000元。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直接鼓舞各地方政府撒錢救市,除山東、深圳,還有上海、廣東、湖北、海南等多省也推出舊換新、財政補貼和發放消費券等措施。

中國媒體《中新網》報導,各地方消費券在上半年已經發放超過逾人民幣34億元。報導引述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家電、汽車產業鏈較長,能帶動鋼鐵、化工、電子、基建等系列上下游產業發展,還能進一步解決就業,因此成為這次促消費的重點。

不過很顯然地,上半年各種促進消費政策都未能發揮,各項經濟數據卻一再惡化,雖然中國7月城鎮失業率回落至5.4%,但是青年失業率升至19.9%創下新高。未料,再遇上60年一遇高溫旱災,「限電風暴」再度重創製造業。上一波振興方案還未結束,下一波又趕著上架,8月15日河南、天津和上海等多地,再度加碼推出若干措施,通過促消費穩經濟大盤。

這些方案包含:上海市宣布發放總規模達人民幣10億元的消費券;北京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發放人民幣1億元餐飲券;天津擬推出20條措施支持汽車、家電以及家居消費方案;上海、深圳均擴大舉辦購物節等

官方坦承青年就業形勢「嚴峻」

事實上,北京當局早已意識經濟衰退的風險。5月23日,中國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會中表示,決定實施33項針對性強、有力有效的區間調控舉措,穩住經濟基本盤,從財政、金融、投資、消費、產業鏈、能源、就業和房地產等8個方面進行大力度調節。

不過,目前成效不如預期。綜觀過去中國政府多是報喜不報憂,但本次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主任連平卻在中國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會直言:「我國失業率有所上升,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連平表明,必須要有強力政策協助。

他甚至說:「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外貿企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困難,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多月上升,青年群體就業形勢『嚴峻』」。這也一再暗示短時間內北京當局「大撒幣」政策仍無法挽回經濟下行的趨勢。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