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夢想動畫創辦人林家齊:未來五年內會出現一批人,每天起床就把頭盔戴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台灣影視作品風潮再起,叫好又叫座,「新台流」、「新台劇」、「台劇大爆發」引發熱烈討論,但大部分的討論內容都聚焦在台灣在地原創或改編IP,「做內容並不是只有IP,而是整個產製的生態鏈」。動畫師背景的林家齊認為,不能只看重故事文本是否源自本地,而忽略特效技術,因為產業的發展並非只能從IP到技術,也能「從技術到IP」。
文:賴柔蒨
攝影:汪正翔
「在未來五年內會出現一批人,每天起床就把頭盔戴上,做一些事情。」林家齊信心滿滿地預測「元宇宙」(metaverse)的雛形即將在五年內誕生。
元宇宙可以被簡單理解為電影《一級玩家》的內容,人穿戴頭盔/頭顯、眼鏡等裝置後,連線進入虛擬世界,以分身(avatar)在這個虛擬實境裡採購、上課、社交⋯⋯,進行各種日常生活體驗,儼然就是另一個虛擬宇宙。
這場採訪後不久,2021年10月29日,Facebook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宣布將母公司改名為「Meta」,宣告「元宇宙」是他接下來的要務,這使得「元宇宙」概念從科技領域躍入普羅大眾的世界,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也呼應林家齊於訪談時所說,「如今全世界都在等待看見元宇宙的驗證。」
林家齊是「夢想動畫」創辦人,公司近年為人熟知的作品包含電影《狂徒》、《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How哥宇宙》MV、星宇航空安全影片等。夢想動畫在2012年成立時只有林一人,隨案量增加擴充到四人,如今規模已達190人,是全國知名的視覺特效公司。而近年更成立一組「互動團隊」,負責沉浸式劇院和元宇宙相關內容。
除了持續耕耘3D動畫和特效影片製作,近年來,林家齊更將重心放在橫向的視覺體驗科技研發。四年前打造數位虛擬攝影棚,現進階到LED虛擬攝影棚,更在2021年推出MR沉浸式劇院──「夢境現實」,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落成。
在既有的營運基礎上持續投入技術開發,「研發部」一直是夢想動畫十分重要的一環,「我本來就是工程師,所以我很相信,要跳脫純代工,就必須要走自己的研發。」初始是為了改善工作流程,開發各種系統工具,「慢慢才走到一些新領域的研發」。林家齊的前瞻性來自其「工程師性格」,他說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為了「解決問題」,而非被個人喜好所驅動。
從做動畫到技術開發,為了「解決問題」
身為動畫公司老闆,林家齊其實不太看動畫、漫畫,儘管《星海爭霸》是他最愛的遊戲,「但它其實跟我的生涯選擇,沒什麼關係。」話雖如此,他當年在世新大學數媒系的畢業製作中擔任程式開發,與團隊完成一款名為「復甦者」(Regenerator)的遊戲,獲得包含「2008第三屆台北數位藝術節」K.T.科藝獎——數位遊戲組金獎在內的許多獎項。
畢業後,林家齊有意繼續完成這套遊戲,同時投履歷找工作。當時他應徵兩間公司,分別為遊戲業、動畫業,最後選擇了薪水較高、剛成立不久的壹傳媒動畫,開啟了兩年半的動新聞生涯。
擔任動畫師期間,他發覺工作流程的重複性,遂寫起簡化製作過程的各種工具,轉為研發工程師的角色;從小工具開始,到最後完成了一套動畫製作的3D資料庫、搜尋引擎。
他在26歲那年一舉創業,「夢想動畫」成立最初,是為了販售這套能改善動畫師效率的外掛工具,但當時多數公司都已有了既定的工作流程,沒有意願再多花錢購買軟體,於是他轉型成接案公司,承接動畫製作和工具開發等業務,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規模。

綠幕掰掰,LED虛擬攝影棚時代來臨
2016年可說是台灣的VR元年(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夢想動畫陸續製作許多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VR影片,林家齊開始思考技術的延伸應用,在文策院的支持下,他先打造了「數位虛擬攝影棚」,希望提升影視拍攝和後製動畫的整合。
在傳統的特效片拍攝中,演員通常在綠幕前憑想像表演,導演在後製階段才會看見演出與特效結合後的最終影像;但林家齊打造的「數位虛擬攝影棚」,則能在拍攝當下,就合成影像,演員表演和3D虛擬場景能即時呈現於電腦螢幕,讓主創團隊在現場直接觀看合成後的完整影像,即時合成能減少後續動畫製作的成本,還能隨時調整特效效果。

在數位虛擬攝影棚的基礎上,林家齊進一步開發LED虛擬攝影棚和MR沉浸式劇院。
LED虛擬攝影棚是「XR Studio」的廣義概念。XR(Extended Reality)意為延展實境,林家齊表示,LED虛擬攝影棚是一種延展式攝影棚,技術原理融合VR、AR ,「跟沉浸式有點像,但又增加了延展」。
LED螢幕取代傳統綠幕,3D虛擬場景呈現其上,演員能看見故事場景,身歷其境演出。透過即時影像追蹤設備,虛擬場景能與攝影機互動,意即鏡頭移動時背景也跟著改變,「LED背景跟著攝影機移動呈現動態,看起來不是平面的,是動態透視,像立體螢幕的感覺。」
因應不同場景需求的燈光設計,也能運用LED仿造真實環境的光照與痕跡,視覺上更自然寫實。這使得傳統後期作業流程,現於拍攝現場即完成泰半,省去大幅後製成本。
以前要把整個劇組拉到實地拍攝沙漠、峽谷,現在可以全部在LED攝影棚內完成,好萊塢已開始以此方式製作。
如2019年星戰影集《曼達洛人》;去年《美國偶像》決賽表演,歌手凱蒂・佩芮(Katy Perry)以XR技術打造舞台效果演唱〈雛菊〉(Daisies),驚艷四方。夢想動畫的LED虛擬攝影棚雖然尚未全面完工,但已製作包含ASUS、Acer的產品發表會,以及林俊傑《聖所 FINALE》線上演唱會。
打造全球第一座MR劇院
台灣的沉浸式作品屢獲國際肯定,林家齊因而思考進一步作品商轉的可能,能讓更多人看見,於是打造了MR沉浸式劇場「夢境現實」。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