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費5700萬農委會研究報告涉抄襲,張善政回應:搜集資訊不是學術論文寫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張善政指出,這個計畫不是一個論文研究,也不是要開發出農業新技術,而是把國外現成新的農業電子化進展介紹給國內研究單位,所以性質是完全不一樣。
《鏡週刊》今(29)日報導,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向農委會申請經費的研究結案報告遭爆料指抄襲。根據報導,張善政擔任宏碁副總期間,以計畫主持人身分向農委會申請3年研究計畫,總研究經費達新台幣5700萬元,產出的報告卻集各種抄襲樣態,手法包括英翻中、簡轉繁、抄雜誌、抄論文,甚至在未標註的情況下抄用農委會資料。
由於論文抄襲風波持續在選前延燒,原本也要代表民進黨參選桃園市長的林智堅更因此退選;此報導一出立刻引發藍綠互嗆,民進黨團認為張善政也應該用高標準自我檢視,並稱這是「回力鏢」;不過當初踢爆林智堅論文抄襲的國民黨市議員王鴻薇則認為,應該要具體檢舉或告發否則就是政治操弄。張善政本人則回應,當時他是帶領團隊做統整資料介紹農業技術給農委會,性質和「學術寫作」完全不同。
藍綠互嗆,鄭運鵬:張善政應出面說清楚
(中央社)郭國文上午在民進黨團「抄襲、A錢、詐騙、繕抄詐5736萬;張教授踹共」記者會表示,張善政是學者出身,應該非常清楚抄襲的定義,但張善政的研究計畫產出報告卻沒有註明出處、全文轉載,連標點符號都抄,很難告訴別人這不是抄襲。張善政長期用高標準檢視其他候選人,現在也應該用高標準檢視自己。
郭國文認為,如果以張善政個人標準來看,應該沒有資格成為候選人,外界會看張善政用什麼標準檢驗自己、有沒有雙標,但「我看到的是迴力鏢」。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副幹事長黃世杰質疑,政府花錢委託張善政研究,不是只為了蒐集資料,而是希望提出政策建議;張善政一直強調誠信問題,但能否用檢驗別人的標準面對自己,這樣的詐欺行為涉及履約、可能違反著作權法等問題,張善政應說明。
張善政涉嫌抄襲,是否影響桃園選情;郭國文說,每一個重大新聞事件都可能產生外溢效果,這起事件對張善政來說是負面外溢,不會只衝擊桃園選情,也可能對北部選區造成衝擊。
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王鴻薇上午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召開記者會表示,她還未看過報告,無法評論。未來會很常看到參選人相關的論文、報告被檢驗,但她認為要有原則,就是揭發不能只是帶風向、大亂鬥,要具體檢舉或告發。
王鴻薇指出,對於張善政涉抄襲,如果揭發者有憑有據非常好,但要具體的去檢舉告發,否則就只是單純的政治跟選舉作為。她之前揭發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的中華大學碩士論文涉抄襲且侵害竹科管理局的智慧財產權,她在揭發後就立刻檢舉跟提告。
《中央社》報導,鄭運鵬表示,張善政當時貴為集團副總,也是計畫主持人,3年的計畫新台幣5700多萬元,用抄襲週刊、國外的內容來獲利,「我覺得不可思議」;政府的公帑、用抄襲的方式來獲利,跟大家所質疑的學生事件等級不同。張善政必須向宏碁集團說明,為什麼會破壞對方的商譽,也要跟被抄襲的這些期刊說明,這是什麼樣的倫理,也該跟政府機關說明清楚,為什麼為期3年的計畫案,最後一年好像只有6頁,就可以領2000萬元。
張善政回應:這跟論文寫作性質完全不同
(中央社)張善政上午前往桃園區參訪祥儀機器人夢工廠,他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那份報告是他在宏碁時帶領「農業電子化」的輔導團隊,為農委會做的一個3年計畫,主要的目的是蒐集整理國外農業電子化的新發展資訊,介紹給農委會底下研究單位。
張善政指出,這個計畫不是一個論文研究,也不是要開發出農業新技術,而是把國外現成新的農業電子化進展介紹給國內研究單位,所以性質是完全不一樣。既然要引進國外的新技術等資訊,當然就會引用國外不管是期刊、報告的內容,這樣解釋相信很清楚,跟論文寫作性質完全不一樣。
張善政說,計畫另外一個重點,為了推廣新的農業電子化資訊,巡迴台灣很多農業研究單位去進行簡報、座談會,了解各研究單位在做什麼事情、有什麼跟農業電子化結合空間,計畫經費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做這些宣導、座談跟輔助。
張善政表示,他對計畫成效非常驕傲。他覺得,對於國內農業電子化的啟動,不敢說有很大的功勞,但至少有一點小小貢獻,可惜在選舉時,這些對國家農業電子化發展有助益的事,卻被抹黑成抄襲不抄襲的問題,他覺得非常遺憾。
張善政說,這也連帶影響到當年的老東家宏碁,甚至後來的工作單位Google。對於前公司因為選舉的關係被抹黑,造成公司的困擾,他非常抱歉。他重申,這三年的計劃,對國內農業電子化是有些貢獻,他非常驕傲曾做過這件事,卻在選舉時被拿出來抹黑,他非常不能接受。
他覺得,對手應該要尋求更正面的競爭方式。而不是把一個對國家正面發展有助益的工作,抹黑成一個「論文抄襲」的問題。
記者又問,就算是資料蒐集也要附上全部來源,不然可能有違反著作權法問題。張善政指出,團隊有多名成員在蒐集資料,這些資料也都提供給農委會,未見得是在報告最後有清單,但民眾如果看一下網路上的資料,就有指出主要的資料來自哪裡,可以看到資料來源,萬一有百密一疏處,他也代表團隊跟農委會致歉。
記者又問,稍早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鄭運鵬說你還未登記,不會要求你退選,但請你寫一個政見,未來如果市民支持擔任市長,如何阻止像張善政做計畫主持人這樣,用剪貼抄襲的方式向政府標案請款獲利的政策。張善政表示,他根本就沒有誠信的問題,也沒有退選不退選的問題。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