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糧食危機加劇,阿根廷耐旱基因改造小麥品種「HB4」獲多國青睞

糧食危機加劇,阿根廷耐旱基因改造小麥品種「HB4」獲多國青睞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主要基改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的種植,在許多國家已行之有年,但目前全球僅有阿根廷准許種植與消費經過基因改造(GMO)的小麥,該品種的基改小麥具抗旱特性,被官方命名為HB4。

文:張瑞邦(Tucker Chang)

食用基因轉殖作物,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影響?這類議題多年來受到諸多社會大眾及政府部門的擔憂,然而隨著全球糧食安全問題加劇、新型基因改造技術問世,以及部分國家陸續核准使用,當前基改作物種植的規模有機會逐步提升。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 News)報導,雖然主要基改作物如玉米、大豆、棉花的種植,在許多國家已行之有年,但目前全球僅有阿根廷准許種植與消費經過基因改造(GMO)的小麥,該品種的基改小麥具抗旱特性,被官方命名為HB4。

然而,阿根廷致力於提升作物生產力、改良基因轉殖作物的生物科技公司「Bioceres Crop Solutions Corp」(BIOX),其執行長杜魯柯(Federico Trucco)近日表示,該公司將有機會獲得南美洲農業大國巴西的批准,允許Bioceres可在巴西種植大規模的基因改造小麥,美國亦有可能在今(2022)年底之前核准。

Bioceres當前正在向遭受極端氣候影響的農民,推廣HB4基因改造耐旱小麥品種。杜魯柯分析,由於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全球疫情衝擊,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等事件,突顯出進、出口供應鏈的脆弱性,反而激發了各國政府對基改食品更多的興趣,尤其針對不危及生態系統的基因轉殖耐旱農作,關注度明顯提升。

「我們確實看到部分國家負責監管基因食品的單位,更積極的面對基改小麥的核准議題。」杜魯柯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如此說道。

杜魯柯亦認為,基因改造的玉米及大豆食品及飼料,事實上已廣泛出現在大眾的生活中。相較於過往,消費者對某些種類的基因轉殖作物也不再反感,基改小麥及衍生產品,例如麵粉,未來也有機會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