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穩定拉長局數還是大心臟換投?外籍投教 vs. 本土投教,調度觀念大不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華職棒目前有三位外籍投手教練,而這三位用人調度的時機與模式,與台灣本土投手教練有相當的不同,背後的投手調整與換投時機掌握的邏輯是差在哪呢?
現在的中華職棒,有3隊的投手教練是外籍教練,分別是中信兄弟的佛斯特、統一獅的納瓦洛、富邦悍將的羅曼,但他們在調度方式,和傳統的本土投教有很大的差異,繼續看下去⋯⋯
喔對,本文並無「外國月亮比較圓」或是「本土投教就是爛」等諸類想法。
投手調整
這個部份真的和外籍或是本土沒有任何關係,而是這名投手教練到底會不會「調整球員狀況」,即便有很好的調度能力,如果不會調整,就容易出現選手狀況大不如前的問題,例如本賽季富邦悍將的江少慶,比起去年本土王牌等級的表現,本賽季的表現堪稱災難,尤其本季已經過完整春訓,理論上狀態要比上賽季更好⋯⋯才對。
數據截至8/13賽前
出賽數(先發) | 勝-敗 | ERA | 失分(責失) | WHIP | 奪三振 | 被全壘打 | 投球局數 |
12(12) | 5-2 | 2.45 | 24(19) | 1.02 | 56 | 2 | 69.2 |
12(12) | 2-8 | 5.43 | 49(36) | 1.56 | 47 | 4 | 59.2 |
狀況一目瞭然,同樣的出賽數,但差距就是擺在上面,如果要用球隊失誤、球運來反駁,那以BABIP(場內球安打率)這項數據來看,0.348的BABIP是高於聯盟平均的0.311,也就是他本身投球被打成強勁擊球的機率比聯盟平均高,這才是造成守備壓力較大的原因,也很有可能是2年成績差距這麼大的原因。
如果細看過他的比賽,可以發現他的失速非常嚴重,從上賽季的150火球連發,到本季均數約在143-144,但在5月6日對上樂天桃猿的比賽,開賽150速球連發,最終也投出7局無失分的好成績,無奈後來遭遇確診,但總結來說,開季調整不到位,投手教練難辭其咎。
但本土投教也有調整優異的,樂天投手教練許銘傑,就將上賽季已經很優秀的黃子鵬,ERA從3.40壓低到變態的1.84,而味全的總教練葉君璋,雖然並非投手教練,但他修投手的能力真的非常強,從富邦到味全幾乎都有一票優異的鐵牛棚,所以我說,投手調整不分土洋,只要教練有調整投手的能力,這支球隊在投手端的地板就會非常扎實。

投手調度
短暫的說了一下投手教練的其中一個工作,該提到本文的重點,投手調度的觀念,在這點上面,土洋教練就有一個很明顯的印象差別,本土教練很容易操壞投手,外籍教練則是用兵大膽,以下列出幾個原因,是近幾年來的外籍投教都「被迫要大膽用兵」。
賽季長度不同
現在在台灣的外籍投手教練,是從小聯盟體系過來的,而小聯盟的賽季是非常緊湊的,不說大聯盟整季162場比賽,3A150場比賽,2A138場比賽,1A132場比賽,都比台灣的120場比賽更多,台灣一周五場比賽,但美國是一個月可能只休1-2天。
以台灣的賽制來說,星期日至星期二,中間這天的休息就能讓牛棚投手連投兩場還能獲得休息,且週間還有一次的休兵日,以賽程比例來看,看起來是總共60場出賽40場,但實際上其中可能15場以上都有相隔一場比賽的休息。
這是什麼意思,如果以這個觀點來看,美國的小聯盟是幾乎沒有這種休一日的調整,若以情境來想,很可能要有多達兩位終結者,三位的佈局投手,稍微堪用的投手很有可能都會投到八局佈局投手的角色,這或許就是外籍教練心臟比較大顆,敢勇於讓各個看起來比較抖的投手少來投。
但這有所對錯嗎?棒球終究是看結果論的運動,只要能順利守下來都好說,況且中職這種分上下半季的賽事,半季僅60場比賽,變數就更大了,可能幾場比賽的砸鍋,勝差就被拉開了。
我認為,外籍教練因為執教環境的不同,他們被迫使用更多的投手,也讓他們現在有更好的心臟來讓所有投手來分擔,這個狀況尤其在統一獅的納瓦洛和去年在富邦悍將的布魯斯最為明顯,而這樣的影響也讓所有投手不會過度操勞,也有足夠上場機會,只不過球迷會看得比較抖就是。
牛棚角色式微化
近年來MLB最強球隊洛杉磯道奇,總管Andrew Friedman的核心操作之一就是大肆補強先發投手及打線,至於牛棚投手,他們傾向以開福袋的方式,將過去有傷病史或是投球狀況不佳,有資質的投手選來,價格多半不高,上賽季他們撿到了曾經在運動家隊非常有壓制力的Blake Treinen,上賽季就有3.60的防禦率,在27場的小樣本繳出不錯的成績。
現在的球隊裡,很少出現像是曾經皇家三本柱(Herrera、Holland、Wsde)這樣的組合,以近期的中職來看,可能要到幾年前中信兄弟的泡麵三人組(蔡齊哲、吳俊偉、李振昌),再往前就是Lamigo的鐵牛棚(王耀霖、林柏佑、陳禹勳),現在的球隊多數是以一個終結者加上一個佈局投手,以及許多投手來分擔。
常見的還有將年輕人往先發培養,一養不起來就往後援嘗試,例如統一獅生涯前期的陳韻文,先發投得不起眼,後援倒是投出一片天,當然還有幾名控球狀況不理想的洋將,例如上賽季富邦悍將的優瑪,先發投得不出色,轉後援後倒是發揮得不錯。

這是因為後援門檻相對較低,不須會太多變化球,控球稍差也無傷大雅,因此近幾年來許多球隊寧願將大筆鈔票放在補強打線及先發,中繼後援幾乎都是小修小補,很少球員一入隊就直接往後援發展,除非是像曾峻岳這種入隊就是一軍即戰力。
而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是像樂天將豪勁丟到後援就是希望最大化它的價值,所以把他操好操滿,否則沒有太多教練敢信任單幾個投手一路投到季末,而到了現今,台灣的所有教練幾乎都去國外深造了一輪,除了許銘傑是到日本,其他三隊洋教練不說,味全龍隊的葉君璋總教練也曾到小聯盟體系深造,受到了不少小聯盟的影響。
結語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