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BNT向美FDA提交二價疫苗EUA申請,預計適用於12歲以上民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輝瑞公司指出,二價疫苗包含了針對COVID-19原始病毒株棘蛋白的mRNA,也包含了針對Omicron BA.4和BA.5棘蛋白的mRNA。臨床前的數據顯示,二價疫苗作為追加劑能夠產生足夠強的中和抗體對抗Omicron BA.1、BA.2、BA.4、BA.5,以及原始病毒株。
美國製藥公司輝瑞(Pfizer)和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在前(22)日宣布,已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遞交針對Omicron BA.4和BA.5二價疫苗作為追加劑的緊急使用授權(EUA)申請,預計適用於年齡12歲以上的民眾。
依據輝瑞的新聞稿,兩間公司表示,所遞交的資料包含了他們針對Omicron BA.1製造的疫苗的臨床資料,以及針對BA.4和BA.5的二價疫苗相關的製造資料。輝瑞公司表示,等待審核的期間,將會持續生產針對BA.4和BA.5的二價疫苗。
輝瑞表示,兩間公司也已對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提交有條件式的市場銷售授權申請,並預期可在接下來數天內完成。
輝瑞執行長博爾拉(Albert Bourla)表示,他們已經迅速地擴大生產量能,準備好能盡快地將二價疫苗配送出去。「一但獲得授權許可,我們就能夠幫助許多人們和家庭,面對接下來秋冬可能會出現的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升溫。」
BioNTech執行長吳沙忻(Ugur Sahin)則表示,在美國FDA提供了其對二價疫苗的指引之後,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他們就已準備好能配送出首批的二價疫苗。一旦獲得授權許可,就能提供在美國的民眾施打追加劑,以因應當前的主流變異病毒株。
輝瑞公司指出,二價疫苗包含了針對COVID-19原始病毒株棘蛋白的mRNA,也包含了針對Omicron BA.4和BA.5棘蛋白的mRNA。
臨床前的數據顯示,二價疫苗作為追加劑能夠產生足夠強的中和抗體對抗Omicron BA.1、BA.2、BA.4、BA.5,以及原始病毒株。
一項將針對二價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免疫原性的臨床研究,預期將在這個月展開。
這個月稍早,英國成為全球首個批准二價疫苗上市的國家。其批准的二價疫苗是由美國藥廠莫德納所生產的。後續有待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Vaccination and Immunisation, JCVI)就該國如何施打此款疫苗提供建議。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2-08-25 今日本土新增2萬6967例、死亡37例:9/1開始提供65歲以上長者免費快篩5劑,中秋節暫不加強人流管制
- 2022-08-24 今日本土新增2萬8397例、死亡18例:BA.5有免疫逃脫特性,重複感染為這波疫情的特徵
- 2022-08-24 輝瑞、BNT向美FDA提交二價疫苗EUA申請,預計適用於12歲以上民眾
- 2022-08-22 教育部說明開學防疫新制:不再全班同時停課,大專院校與確診者戴口罩活動僅需自我健康監測
- 2022-08-22 今日本土增1萬6669例、死亡23例:國內BA.5佔比約18%以北部最多,社區仍有先前疫情的防火牆
最新發展:
-
本土增3萬3875例、36死:年底前BA.5疫情將持續於社區低度流行,病毒突變仍持續累積中 1年前
-
美FDA批准莫德納、輝瑞BNT抗BA.4、BA.5二價疫苗,預計秋天展開接種 1年前
-
今日本土新增3萬4389例、死亡21例:9/1起開放入境旅客自行駕車、第5輪家用快篩實名制 1年前
-
新增3萬1178例本土個案、27例死亡,專責病房開設比例調升、65歲以上應儘速接種 1年前
-
今日本土新增25621例、死亡40例:中興、草屯醫護防疫津貼,經認定無須繳回 1年前
-
今增2萬6409例本土確診較上週多17%,2歲女童MIS-C重症與確診隔96天破紀錄 1年前
-
今日本土新增2萬6967例、死亡37例:9/1開始提供65歲以上長者免費快篩5劑,中秋節暫不加強人流管制 1年前
-
今日本土新增2萬8397例、死亡18例:BA.5有免疫逃脫特性,重複感染為這波疫情的特徵 1年前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