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電池和車用晶片垂直整合成功,疫情期間銷售三級跳,有望挑戰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比亞迪電池和車用晶片垂直整合成功,疫情期間銷售三級跳,有望挑戰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BYD)透過完整產業垂直整合,成功在中國搶下市占率,日前在美洲深根的電動公車也逐漸站穩腳步,預計未來將和全球電動車霸主特斯拉一較高下。

中國電動車業者比亞迪(BYD)崛起,透過完整產業垂直整合,疫情期間銷售三級跳,在中國經濟下行的情況中「一支獨秀」,預計未來將與知名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一較高下,外媒直指未來不容小覷,恐成為全球電動車霸主。

比亞迪電動車熱銷

2021年電動車產業爆發性成長,全球市場賣出675萬輛,將較於上(2020)年324萬輛,整體成長達到108%。據《ARTC車輛研測專刊》統計,2021年以中國市場銷售居冠,佔全球市場50%,之後依序為歐洲35%、美國10%,以及其它地區5%。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BYD)幾乎可說是「大贏家」。

《華爾街日報》描述該公司在商業上有「難以反駁」的智慧。又於今(2022)年7月受到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加碼投資,持續拉開和國內競爭對手的差距。儘管中國經濟遇到逆風,但仍無礙其電動車銷量成長超過2倍,再創新紀錄。

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曾經是重要電子零組件(電池)供應商,其合作夥伴有MOTOROLA、NOKIA等。它經歷20多年發展,已經在全球打造30多個工業集團,目前主要業務範圍包含:電子、汽車、新能源和軌道交通等領域。目前,比亞迪是香港和深圳上市公司,營業額和總市值均超過人民幣千億元。

RTSAICU9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2022 年8月18日,在中國北京舉行的 2022 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人們走過比亞迪子公司弗迪電池(FinDreams Battery)的攤位,顯示該集團掌握電動車中重要的電池供應鏈。

這些年來,無論經濟擴張或者是景氣寒冬,中國政府始終不離不棄對電動車給予「政策東風」,歷經數十年發展,終於在此兩年開花結果。今年第1季比亞迪扛下晶片荒與原物料價格上漲等供應鏈問題繳出不俗財報,相較於上季營收年增逾6成,淨利成長241%,至人民幣8.084億元。

比亞迪電動車垂直整合成功

當時比亞迪財報顯示電動車銷量創下歷史新高,市場占比持續提升趨勢相當明顯。比亞迪強調,上半年儘管面對宏觀經濟下行、疫情擴散、晶片短缺、原料價格持續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表現一枝獨秀。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中國憑藉電池和車用晶片的垂直整合成功,比亞迪成為此一趨勢的受惠者,目前該集團已經掌握電動車最有利潤的零組件,包含電池、電機和微控制器等產品。

諮詢公司Sino Auto Insights的董事總經理Tu Le告訴記者,由於採用了這種商業模式,比亞迪比其他汽車製造商「更能掌控自己的命運」,主動權要大得多。

比亞迪的垂直整合,在疫情期間獲得「奇效」,因為正當包含特斯拉等勁敵,正飽受「晶片荒」及供應鏈中斷苦惱時,比亞迪此種「自研自產」的模式,正式受惠於其作為電子元件供應商的基礎上,大幅降低生產週期取得先機;反觀,特斯拉及眾多傳統汽車大廠的生產線被迫停工停產陷入了困境。

此外,值得玩味的是比亞迪和其他車廠,除了在商業競爭關係外,也是供應鏈夥伴。比亞迪執行副總裁廉玉波曾告訴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我們跟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是好朋友,因為我們馬上也給他們供電池了。」也代表某一方面掌控了其他車商的電池命脈。

未來,全球主要電動車市場預計在2025年電動車市場將會滲透率將從今年的17%再上升至30%。投顧機構高盛(Goldman Sachs)預測,比亞迪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佔比,將從今年第1季度的26%上升到2023年的36%、2025年再提高到45%。

除了電動小型客車外,比亞迪較為知名的身份是電動巴士製造商,目前在美國洛杉磯到丹佛等地,都有該旗下加州蘭開斯特工廠生產的公車身影,路上能見度相當高。在可預見的未來,比亞迪越來越壯大,亦勢必要和特斯拉一較高下,搶奪全球電動車龍頭的地位。

AP21007128054161
Photo Credit:AP / 達志影像

除了美國洛杉磯到丹佛等地,南美洲发展最快的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Transmilenio)也能見到比亞迪公車的身影,顯示其在美洲市場已經逐漸站穩腳步。圖片拍攝:2020年1月5日。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