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英特爾左手拿美國《晶片法案》補助,右手向Brookfield融資300億美元,劍指台積電霸主地位

英特爾左手拿美國《晶片法案》補助,右手向Brookfield融資300億美元,劍指台積電霸主地位
圖為英特爾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的總部。|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英特爾(Intel)獲得300億美元金援,和全球知名資產公司——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合作,劍指台積電(TSMC)霸主地位。

受到疫情間「晶片荒」影響,各國出爐各種大撒幣政策,要打造屬於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鍊,企圖拿回下一世代科技主導權。在此背景下,英特爾(Intel)一方面大力遊說美國政府給予更多「補助」,二來又和全球知名資產公司——布魯克菲爾德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合作融資300億美元蓋晶圓廠,劍指台積電(TSMC)霸主地位。

英特爾左手拿美國補助,右手爭取大筆融資

據美國半導體協會(SAI)統計,除了美國的《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CHIPS Act)外,中國早在2014到2030年,擘畫要在半導體領域投資達到1500億美元,其中階段性目標是在2024年前建造31座大型半導體廠。

還有,歐盟也推動超過430億歐元的半導體補助,他們希望能在2030年時,將半導體市占率從目前的9%、10%,翻倍成長至20%以上;接著台灣、日本韓國也有數百億的晶圓投資計畫。

不過,這些補助對晶圓廠而言只是「杯水車薪」。根據台積電財報顯示,2018年蓋5奈米廠時,就砸下了250億美元(新台幣7500億元),當時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強調研發人員高達6145人,相較於10年前是翻倍成長,未來未來技術研發難度愈高,研發費用也會持續提高。

果然去(2021)年台積電再度上調資本支出達到美元440億左右,創下了「台積電門檻」,意味單一半導體公司的投資金額已和國家戰略投資不相上下,令人相當訝異。

然而,台積電競爭對手之一的英特爾面對鉅額資本支出並未放棄晶圓代工業務,他們除了積極向美國政府爭取補助外,也同時宣布和知名加拿大上市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簽約合作,由他們提供「300億美元融資」,欲協助英特爾在亞利桑那州建廠。

Brookfield坐擁7500億美元的資產成富爸爸

Brookfield成立於1899年,目前管理超過7500億美元的資產,其業務面向包含房地資產、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私募股權還有信用保險等,據點遍及全球30多國橫跨五大洲、員工超過15萬人,財力相當驚人。

本次英特爾和Brookfield的合作受到產業界矚目。《華爾街日報》強調,300億美元的融資合作協議「非比尋常」,這一方面表示大型投資者大型投資者對半導體的長期需求持樂觀態度,也間接證實對英特爾具有信心。

報導稱,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的計劃,是劍指台灣台積電和韓國三星(Samsung)目前所領先的優勢地位。

英特爾財務官David Zinsner表示,根據協議,將提供英特爾提供51%的資金在亞利桑那州建造新的晶片製造工廠,英特爾也將持有這些融資工具的控股權,而Brookfield將持有協議後剩餘的股權,屆時2家公司將平分這些工廠的收入,他還指出,此合作模式是「半導體行業首例」。

Zinsner表示,英特爾與Brookfield的協議最遲將在今(2022)年年底完成。他說,隨著英特爾在其他地方建立工廠,相信未來Brookfield和英特爾會有更多這樣類型的半導體協議誕生。

面對美國政策和資產公司的鉅額資金挹注,是否會對台積電造成影響。半導體業內人士Tony告訴我們,短時間內台積電仍然在技術上佔有相當優勢,尤其3奈米(N3)如期量產,也對台灣半導體打下一劑強心針,但是美國動作頻頻台積電確實小心溫水煮青蛙。

過去已經有案例,例如1980年代日本半導體業非常輝煌,日本攻下30%以上的半導體記憶體市場,沒幾年日本的市場佔有率直逼50%,當時以英特爾為首的美國半導體公司營收大幅下滑,幾乎要破產。

後來美國在1990年代左右,透過政治壓力,起草《美日半導體協議》要求日本開放半導體市場,再執行各種關稅政策打壓日本業者,又拉抬韓國取代其地位,才造成日本半導體產業破滅。Tony說,面對這樣的歷史,台積電和政府都應該審慎面對,除了嚴防對岸偷技術外,也不應該對美國太過鬆懈。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