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教師聘期未受保障如「免洗筷」,暑假無薪又不能兼職,立委要求教育部即刻改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監委葉大華認為,代理教師的工作內容和專任教師幾乎沒有差異,給假、考核、申訴、薪資等權益卻未受保障,落入「免洗筷教師」、「同工不同酬」等困境。
國內代理教師與正式教師同工不同酬、聘期未滿1年的問題行之有年,監察委員認為聘期亂象將影響學生受教權,因此在7月對此向教育部提出糾正。台灣民眾黨則就代理教師議題召開記者會,立委邱臣遠認為,不給完整聘期將嚴重損害代理教師工作權益,呼籲教育部立即改善。
監察院在7月14日通過監察委員葉大華所提的調查報告,針對代理教師的工作權益問題提出糾正。報告指出,中小學代理教師人數從107學年度的2萬6938人,到110學年度已經增加到3萬2239人。且除了金門縣、嘉義市外,其他的地方政府長期以來都沒有給予代理教師1年的完整聘期,就連台南市、新北市等六都學校,代理教師也只有10個月聘期。
調查報告指出,教育部雖然從105年起就陸續召開縣市研商會議,欲達成支給代理教師完整年新的共識,但至今卻未能採取有效措施落實,導致地方上實際改善成效有限。
除此之外,教育部所訂定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也沒有涵蓋代理教師聘任期限等重要事項,甚至是在該辦法的第18條才授權各地方政府另行補充規定。
各縣市代理教師聘任法源、起迄日期不一,恐侵害學生受教權
以新北市為例,依照《新北市立高中職及國民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補充規定》,長期代理教師的聘期是從開學前3日(8月27日)到7月1日為止;彰化縣則是依縣府發函,從8月24日起聘,到隔年7月1日為止。葉大華認為,由於地方政府的規定無需報部核備,因此形同空白授權,且各縣市聘期規範依據和起訖日期不一,產生縣市人才磁吸效應,恐怕侵害財政不佳地方的學生受教權。
員額控留指的是將專任員額留下,改聘代理教師、兼任、代課教師等支援人員,調查報告也指出,110學年個縣市公立國小的教師員額控留比例高於8%、公立國中有18個縣市均超過8%。葉大華表示,這凸顯了非正式教師充斥教育現場,本來應該作為教師請假時短期補充人力的代理教師,隨著少子女化及專任教師減課變革,改由學校大量聘任、替代正式教師工作。
葉大華認為,代理教師的工作內容和專任教師幾乎沒有差異,給假、考核、申訴、薪資等權益卻未受保障,落入「免洗筷教師」、「同工不同酬」等困境。
邱臣遠:工作權益嚴重受損,應即刻改善
台灣民眾黨針對代理教師聘期問題召開記者會,立委邱臣遠指出,沒有給予代理教師1年的完整聘期,意味著這些教師在7、8月份既沒有薪水、也無法兼職,更不能領取失業補助,工作權益嚴重受損,他痛批這是政府的嚴重違失,教育部必須即刻改善。
邱臣遠表示,教育部應該積極督導,改善22縣市中19個地方政府未提供代理教師1年聘期的問題,且對於未享有1年聘期的代理教師,則需研議放寬兼職禁令。
宜蘭縣議員參選人尤文瀚表示,全國國中小代課代理教師招聘不足每年都常態性發生,其問題根源在於正式教師缺額控管及法規不完善等缺失。他認為教育主管機關應積極處理,爭取代理教師同工同酬。
延伸閱讀
- 台中黃姓校長涉性侵女學生,人本教育基金會質疑教育局不擴大調查、未將校長停職
- 教育部說明開學防疫新制:不再全班同時停課,大專院校與確診者戴口罩活動僅需自我健康監測
- 孩子放暑假手機滑不停、講也講不聽,家長可用這四招協助降低手機依賴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
南投農業──農業再生成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921後,南投許多農村進行觀光轉型,投入當地社區營造、改善農產品設計、投入行銷曝光等,南投縣政府亦積極投入相關農村輔導及建設工作,讓縣內農村再生計畫得以順利推展。經過數年經營,南投農業再生成果亮眼,其中部分社區的環境綠美化成果,更獲選「2022建築園冶獎」的社區文化景觀營造類獎項肯定。
南投縣為台灣「觀光首都」,擁有全國最豐富的山林旅遊資源。但如同其他非都會區,南投縣亦面臨人口老化、青年外流問題。近年南投縣政府戮力投入農村再生工作,協助社區,推動高齡友善農村,讓社區長者可以受到照顧,健康共老。在青年返鄉部分,鼓勵在地青年投入農村發展,培訓青年參與社區事務、農村產業、社區環境營造、社區行銷宣傳等,成效斐然。
921之後,南投居多農村進行觀光轉型,除保留原有農業生產外,亦投入當地社區營造、改善農產品設計、投入行銷曝光等。20餘年過去了,部分農村已呈現老、破、舊狀況,有鑑於此,南投縣政府積極的投入相關農村輔導及建設工作,讓縣內農村再生計畫得以順利推展。在環境方面,以生活聚落為核心,透過僱工購料等方式,居民共同參與打造具在地特色的生活環境;在產業方面,輔導農村產業從傳統、小規模之初級產業,逐漸朝向優質化之生產經營,並結合社區在地資源進行加值發展與行銷,推動精緻且多元的特色產業;在生態面,輔導發展綠色旅遊及農村體驗等遊程,推廣生態多樣化之價值。
經過數年經營,南投農業再生成果,成績亮眼,頗受好評。其中水里鄉頂崁社區、草屯鎮平林社區及埔里鎮南村社區的環境綠美化成果,獲選「2022建築園冶獎」的社區文化景觀營造類獎項肯定。
以下分享南投農業再生、產業活化標竿案例,以饗讀者:
1. 水里鄉頂崁社區──陶器商品化研習計畫
緣起:
隨著時代變遷,古早陶器器皿以逐漸被塑膠製品所取代,水里陶瓷產業如今已不復早期鼎盛時期的榮景,目前本社區只剩「水里蛇窯」、「沐陶窯」及「力陶莊」等三家從事陶器有關的產業。為了發揚社區傳統產業精神,特辦理「陶瓷商品化研習」,精選對陶藝有技術的民眾參與,聘請專業講師來指導。一方面學習更進階的製陶技術,一方面可以設計開發社區商品,增加社區產值。
執行與效益:
為了產出社區陶藝產品,安排48小時的陶器模具相關課程,從陶器模具基本概念、實務操作、製作模具分片、母模以及後續的注漿成型技巧。最後完成了多款的夢風鈴及陶杯,配合上包裝盒後,即是專屬於頂崁社區的陶器商品。
2. 草屯鎮平林社區──社區植物染商品化計畫
緣起:
平林社區因參加南投縣「社區發展工作評鑑」,連3年獲獎,有很多社區或其他團體前來參訪,平林社區需要有更豐富的參訪行程,以及研發出能讓訪客DIY體驗的產品,以增加社區收入。故社區自106年開始利用社區內的花草資源,培訓植物染培力課程,希望藉由此次建立藍染模組商品化計畫,創造營收之餘,還能將平林之美,傳遞予更多遊客。
執行與效益:
本次計畫的研習課程,除了可以將植物染、敲拓染及花葉印染技術運用在DIY體驗上,而植物染商品化則產出了茶席桌布、門簾、絲巾及包裝提袋等商品。平林社區LOGO網版印刷則共產出了8個樣式的LOGO,2款的葡萄、荔枝娃娃,使用在帆布袋的圖騰印刷成效良好。
3. 鹿谷鄉竹林社區──來小半天玩大半天農情體驗活動
緣起:
竹林社區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除了是台灣孟宗竹及杉林溪烏龍茶的發源地,還擁有全台最大的銀杏造林,與合法特色民宿20家。社區欲推廣二日深度體驗遊程,除了可刺激地方觀光產業,亦可提高住房率,推廣綠色旅遊。竹林社區近年致力於開發竹產業精緻化,開發DIY模具及各種體驗型商品,冀望透過辦理體驗活動,推廣在地竹產業,並促進農村循環經濟。
執行與效益:
竹林社區自108年度開始辦理「來小半天玩大半天」活動,成功吸引許多遊客來此賞秋櫻、品茗茶,110年度活動更加廣大辦理為二日的活動,除了搭配夜櫻燈光秀、辦理茶席音樂會之外,還規劃生態及產業導覽路線之行程活動,讓來參與的遊客能夠有更多不同的體驗。
4. 國姓鄉石門社區──在地特色餐研習計畫
緣起:
石門社區目前有提供午餐及晚餐供長者用餐。為了顧及長輩吃的健康,社區志工絞盡腦汁做出營養美味的餐食,但因志工並非專業人員,故需要專業老師教導如何烹煮少油少鹽、健康美味的餐食。另外,因常有其他社區來石門參訪並用餐,「參訪用餐」是石門社區的收入來源之一,故希望老師可以教導利用在地食材研發專屬石門社區的特色料理。
執行與效益:
本計畫課程聘請二位專業老師,共計安排45小時課程,餐點的研發以石門社區小農在地生產食材為主,因此間接增加小農收益。菜色部分,大多利用社區小農所栽植的蔬果,如南瓜、香菇、咖啡、生薑、洛神花、竹筍、鮮菇、番茄、橄欖、梅子、苦茶油等等在地生產的蔬果,研發出一桌3,500元、4,500元、5,500元不等的風味餐,讓遊客可以來體驗「食在石門」的美食饗宴。
5. 中寮鄉和興社區──原生種植物調查解說訓練計畫
緣起:
和興村位處中寮鄉東側,全村地形丘陵連綿,地形變化多元,有數十個大小山巒和小谷地羅布其間,因此有許多天然生態資源。921之後,社區居民希望發展有機觀光文化農場,因此結合河川整治及綠化工程,闢建「原生種植物公園」,希望把園區變成一個具教育特色公園,故冀望透過此計畫,訓練社區居民認識植物及多樣的生態,未來遊客來參訪時,可以導覽解說,推動農村再生,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執行與效益:
本計畫原安排36小時生態相關課程,因受新冠肺炎三級警戒影響而延後上課日期,並將時數縮短為16小時,課程內容精簡為龍興原生種植物公園的原生植物辨識解說、社區蝴蝶辨識及解說(鳳蝶、粉蝶科、蛺蝶、灰蝶及弄蝶科)、原生植物園區及社區景點綜合解說演練。課程雖然精簡,內容卻十分充實,透過課程學員對於基本的植物辨識及公園內的原生種植物都有更深入的瞭解,透過講解練習與考試,居多學員已獲得講解員的資格,成效良好!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