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黃珊珊喊出台北市社會住宅8年5萬戶:優先推動EOD改建,給業者更多容積獎勵、開發利得回饋

黃珊珊喊出台北市社會住宅8年5萬戶:優先推動EOD改建,給業者更多容積獎勵、開發利得回饋
Photo credit:黃珊珊競選辦公室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北市未來8年將採以教育為導向都市計畫發展EOD(老舊學校改建)、開發利得回饋、給業者更多容積獎勵,在公私協力下,在台北市新增1萬4000戶,8年完成台北市社宅住宅5萬戶目標。

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今(26)日和民間團體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崔媽媽基金會、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等召開社會住宅政策記者會;黃珊珊曾說,台北市無法達標的主因是土地成本太高,她對社會住宅政策的想法是,台北市未來8年將採以教育為導向都市計畫發展EOD(老舊學校改建)、開發利得回饋、給業者更多容積獎勵,在公私協力下,在台北市新增1萬4000戶,8年完成台北市社宅住宅5萬戶目標。而這又和陳時中、蔣萬安的社宅政策有何差別?

台北市如何達成5萬戶社宅目標?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喊出8年要有5萬戶社宅,並表示當北市約有5萬戶社會住宅時,就能對房價產生修正效果,但後來持續下修目標到約2萬戶;目前柯文哲任期屆滿,台北市的社宅數量為完工5044戶,興建中的還有8778戶,其中地方負責的是8318戶,中央住都中心負責的460戶;所以假如不算還在規劃中的,目前台北市的社宅共19469戶。

對於這樣的差距,黃珊珊曾強調,最大原因是台北市的土地成本太高。市府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非常努力興建社宅,但要增加社宅數量,不是只有「蓋社宅」而已。

黃珊珊說,她來自台北市政府,蓋社宅政策會繼續延續,台北市與中央已興建、正在興建、規畫的社宅約有3萬5000戶,離5萬戶目標還差1萬4000戶。

當前台北市已興建約2萬戶,加上未來市府興辦、中央興辦等社宅量能約能推動3萬5000戶,離5萬戶的目標尚缺1萬4054戶。未來5年將優先推動以教育為導向的都市計畫發展(EOD)改建,透過允建容積的方式,其中學校改建後有20%作為社宅,這個計畫每年約可增加1000戶,8年可增加約8000戶。

EOD計畫(Education Oriented Development,以教育為導向的都市計畫)是柯文哲任內大力推動的計畫,北市教育局針對校舍須改建的學校進行評估盤點,利用學校改建過程,把社區的公共設施帶進來(如托嬰、托幼、托老、社區教室等),目前EOD學校類型有忠義國小教育社福園區與永春永吉國小。

而黃珊珊日前曾表示,預估未來15年,有236所學校、165處(約占7成)有校舍改建需求,原有校舍用地將逐步轉換成社宅用地及社區公共服務的福利設施,甚至延伸到社宅及中繼宅。

此外,黃珊珊指出,再加上開發利得回饋,增加都更容積獎勵機制,每年可取得675戶,8年就有5400戶;同時透過公司協力,市政府盤點閒置公有房舍、市地重劃、區段徵收及捷運聯開等多元興辦社宅,如果她當選台北市長,將在選上8年內填補現有空缺,達成台北市社宅住宅5萬戶目標。

住盟:中央地方社宅不可以一市兩制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員Ours秘書長彭揚凱今天也提到,台北市目前居住問題有三大挑戰,包括社宅能不能持續興建?無論政黨如何輪替、市長如何改選;社宅需要營運50年,好的營運讓居民住得進去;另外社會住宅需要長期投資,不是一任市長或一任總統蓋完,政策如何延續很重要。

住盟提出的五大訴求還包括若當選會不會繼續蓋社宅、都市開發「利」得應回饋社宅?民眾可負擔租金?社宅不可以一市兩制、社宅入住機制採輪候制等。

對於住盟提出的中央地方社宅不可以一市兩制,黃珊珊說,這個的確最重要的事,不能台北市住到A社宅,租金計算卻與B不一樣,這就會天下大亂,目前中央在台北市的社宅都還沒有蓋好,不過未來不僅會一市兩制,還會一國很多制,黃珊珊也表示,未來中央住都中心蓋的社宅,交給台北市,台北市很樂意營運管理,也可以節省很多人力。

另外,黃珊珊也加碼提出未來宅政見,黃說,未來宅是一個比較新的構想,除作為都更的中繼宅、全齡宅外,因爲有年輕人反映,在台北市住社宅,只能住滿6年後就得搬離,成為台北過客,但如果未來社宅可保留一些比例,讓年輕人有一定比例取得地上權;青年長期承租達一定年限,並提交社區參與及貢獻度為評選指標,符合資格即可將已繳租金全額轉為頭期款,認購未來宅房屋地上權,不過這會是18年、20年後的事情。

陳時中、蔣萬安社宅政策為何?

陳時中日前曾提出社宅相關政策目標為4年任期內達5.7萬戶。陳時中團隊指出,目前直接興建的社宅已有1萬9444戶,而中央與地方已規劃則有9021戶,未來4年將與中央合作新增1萬1535戶,使直接興建社宅數達4萬戶,而與黃珊珊「8年5萬戶不同的是」,4年5.7萬戶是直接興建社宅數達4萬戶之外,還有包租代管達1.5萬戶、政府包租民間住宅2000戶,目標4年任內使總社宅數達為5.7萬戶目標。

另外預計將現有社宅租金調降10%,另也加碼每月租金補貼1500元,希望藉此使年輕人省去生活基礎開銷壓力,增加其他花費,刺激整體經濟往上走。

而蔣萬安目前還未提出加速社宅興建的相關措施,不過他曾提出「青銀換居」政策,也就是未來要一面蓋社會住宅,一面整修社宅周邊的老舊公寓,讓長輩能夠住在有電梯的社宅,減輕老年人的負擔;至於空出來的老舊公寓,經市府整修改建之後,透過包租代管媒合年輕人入住,且租金更為便宜,同時解決了年輕夫婦與老年人的居住問題,不管對老年人或是年輕人來說,都沒有離開他們原本熟悉的生活環境,創造年輕人與老人的雙贏局面。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