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搭訕打人案經查疑似黑白兩道勾結,涉案28人遭起訴、8名公務員因收賄採留置措施

唐山搭訕打人案經查疑似黑白兩道勾結,涉案28人遭起訴、8名公務員因收賄採留置措施
圖為事發當時的監視器截圖|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檢察機構也對當時盛傳有關被害者們的傷勢,以及事發狀況進行闢謠,然而,這似乎無法平息輿論。有網友便表示,自6月以來,官方媒體的報導中都不曾就受害女性的傷勢與狀況,進行詳細說明。

今(2022)年6月在中國唐山發生一起燒烤店圍毆事件,昨(29)日河北省人民檢察院便對案情發布追查結果。目前,已有28人被起訴。同時,當局也以涉嫌收賄為由,對15名相關人員進行立案調查,更對包括唐山一區派出所所長在內的8名公務員,採取留置措施。

搭訕被拒反毆人,中國唐山打人案等28嫌遭起訴

河北省人民檢察院昨日表示,該案11日於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偵查終結,並移送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近期,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檢察院則依法向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唐山打人案發生在今年6月10日,起因為燒烤店內有1名男子酒後搭訕女子被拒後,憤而持椅子、酒瓶毆打被害人。同時,燒烤店裡其他男子見狀也參戰,對女子及其友人圍毆,使4名被害人送醫。而由於陳男與其友人犯案手法兇狠,在當時引發中國社會輿論譁然。

檢察機關審查犯嫌背景後指出,自2012年以來,涉案的陳姓男子等人便長年在唐山市等地,涉嫌以暴力、威脅等手段,實施非法拘禁、聚眾鬥毆、故意傷害、開設賭場、搶劫等刑事犯罪11起,並實施故意傷害等行政違法4起,逐漸形成了以其為首的惡勢力組織,已經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對此,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檢察院認為,陳男等28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因而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因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76條之規定,對陳男等人依法提起公訴。

疑似黑白勢力勾結,當局以賄絡為由對8名公職人員採留置措施

此外,中國也就當地的官警貪腐現象進行徹查。河北省紀檢監察機關便就陳男所屬組織背後的「保護傘」進行調查,以釐清當地黑白兩道的勾結現象。

《新華社》昨日報導指出,本起案件由河北省公安廳組織指揮偵辦,並指定異地管轄,由公安部派出專家組一線指導督導,唐山、廊坊等地公安機關全力開展工作。

對此,《新華社》昨日報導指出,河北省紀委監委組織便協調唐山、廊坊、衡水等地紀委監委,對15名相關人員立案審查調查,以徹查該組織背後所牽涉的腐敗和「保護傘」問題。

其中,當局更對唐山市路北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唐山市公安局路北分局黨委書記、局長馬愛軍等8名公職人員採取留置措施,初步查出存在違紀違法及涉嫌濫用職權、徇私枉法、行賄、受賄等職務犯罪問題。

《中央社》報導,河北省公安廳副廳長史貴中對此便強調,對於公安機關內部極少數害群之馬,將會同紀檢監察機關堅決予以查處,絕不姑息。

當局訪問被害人主動闢謠,但仍無法平息輿論怒火

此外,聲明中除了對於涉案人員咎責,當局也對當時盛傳有關被害者們的傷勢,以及事發狀況進行闢謠。

檢察機構表示,有2位被害人在當天便因輕傷而自行返家,而其他2位則在7月1日便出院。同時,經公安機關詢問被害人、訊問犯罪嫌疑人,並綜合現場勘查、調查取證,認定網傳4名被害人在小巷子內遭性侵害、從樓上被扔下、被汽車碾壓等皆屬不實訊息。

其中最廣為流傳的訊息,便為被害者在離開現場後,在商店附近的小巷內遭犯嫌毆打與性侵。《CNN》報導,由於事發後,被害者中沒有任何1位有對案情進行詳細說明。因而,對於受害者傷勢的謠言自案發後便持續發酵。

對此,報導指出,昨日中國央視(CCTV)便發佈了1部11分鐘的影片,重現了毆打事件發生當晚的情景。

在影片當中,有名受害者短暫地接受採訪。據她描述,她先是被1名男子騷擾,然後被另1名男子打耳光,後來在巷子裡被毆打。

她說,「我們在裡面被幾個人毆打之後,他們告訴我們不要報警或找其他人,否則就會殺了我們,然後他們就逃跑了。」同時,該名女子也否認了先前所盛傳其遭汽車輾壓的謠言。

然而,即便當局就該案件回報後續追查情形,也表示會徹查涉案官員,更對被害者傷勢進行闢謠,但似乎仍無法平息中國社會的輿論。

根據《The New York Times》報導,雖然昨日央視的影片提供了更多調查細節,但卻仍然以政府的角度進行案情說明,更多為當局誇耀已查獲3000件證據,吹噓自身辦案能力的片段。對此,在影片的留言區中,便有人對警方為罪犯提供保護的行為感到憤慨。

有網友便表示,自6月以來,有關被害女子傷勢的討論寥寥無幾,結果在這次的官方報導中,更鮮少就被害人的狀況進行詳細說明。同時,更有另一名網友懷疑,如果這起事件並沒有被廣泛流傳,是否當局就不會採取任何調查行動。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賴冠伶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