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也會得「長新冠」後遺症?醫師提醒出現10大症狀應盡速就醫

孩童也會得「長新冠」後遺症?醫師提醒出現10大症狀應盡速就醫
Photo Credit: i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國至4月期間才開始有COVID-19在社區大幅度流行。其中,約有20%屬於青少年及兒童,該族群有10-30%的機會出現長新冠症候群,影響日常生活及課業學習。因此長期照護值得國家與醫界長時間關注。

自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地陸續有染疫患者出現諸多持續的身體不適症狀,目前醫界稱之為「後新冠」或「長新冠症候群」。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醫師表示,目前兒童患者在這方面的資料甚少,而我國至4月期間才開始有COVID-19在社區大幅度流行。其中,約有20%屬於青少年及兒童,該族群有10-30%的機會出現長新冠症候群,影響日常生活及課業學習。因此長期照護值得國家與醫界長時間關注。

孩童也會得「長新冠」後遺症?出現「10大症狀」應盡速就醫

中醫大兒童醫院副院長,兼後新冠兒童診治及照護計畫DISCOVER主持人謝凱生醫師說明,感染COVID-19之後的恢復期,仍高達73%出現後新冠症狀,後遺症第一名到第十名分別為咳嗽、喉嚨痛/喉嚨問題、耳朵痛/耳朵問題、體重減輕/增加、體力虛弱、缺乏動力、睡眠不順暢、胸痛、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心悸。

未命名
Photo Credit: 潮健康

從症狀數據顯示,感染COVID-19後,孩童的身體仍有多個器官受到相當的影響,也需要各個次專科進行整合性的照護。

王志堯醫師強調,「兒童長新冠」除了引起身體器官系統的慢性發炎,也會影響心理的各個層面,統計分析顯示有22.7%會感到情緒低落、19.4%會感到沮喪、25.3%有缺乏動力的情形、22.7%比以前更焦慮、11.7%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

孩子染「長新冠」如何採取治療?醫推「特別門診」身心照護一次到位

綜合上述,王志堯醫師呼籲家長在孩子感染COVID-19康復後,仍需留意是否有生理或心理的症狀,若是在COVID-19染疫後,仍有上述身體不適、活動力降低、易疲憊喘促、飲食睡眠習慣改變、學習落後、人際關係等困擾,都需要尋求兒科醫師做詳細的整體評估,制訂治療與照護方案,才足以脫離後新冠症候群的糾纏。

未命名
Photo Credit: 潮健康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醫師表示,中醫大兒童醫院經過縝密籌畫,自7月1日率先啟動「兒童後新冠特別門診」,一個多月來累計至8月12日,已有154例以上的後/長新冠兒童及青少年因後遺症前來求診,性別以男孩(59.7%)高於女孩(39.5%)。

中醫大兒童醫院「兒童後新冠特別門診」及DISCOVER( Diagnosis and Support for COVID Children to Enhance Recovery at CMUCH)照護計畫,是整合院內各個次專科專家與檢查評估,為降低家屬跨科就醫的不便,不論家長帶著孩子從哪一科掛號,都能在「兒童後新冠特別門診」得到身心照護的協助,並長期追蹤症狀直到痊癒,陪同家長一起幫助孩童早日脫離COVID-19的遺害。

本文經潮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