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mRNA疫苗會讓免疫系統失靈?一篇「MIT研究」引起的波瀾與真相

mRNA疫苗會讓免疫系統失靈?一篇「MIT研究」引起的波瀾與真相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這15篇論文的期刊、標題和文摘就可看出,它們都是用電腦程式來推演某一物質和某一疾病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們的結論頂多也就只是「假說」。但很不幸的是,這些假說全都是與實際臨床證據相左。

9月2日早上,《關鍵評論網》的資深編輯朱家儀小姐來函詢問:

林教授您好,我今日看見這樣的報導,指愈來愈多研究揭開mRNA疫苗對人類自然免疫力帶來的傷害。不知道您有無觀察到這樣的論述?這可以推論到目前的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苗上嗎?

朱小姐所說的報導是前天發表在《科技新報》,標題是「mRNA疫苗爭議浮現,MIT:自然免疫系統失靈」。

我大致看了一下這篇文章,就立刻給朱小姐回覆。我是寄給她一篇我今(2022)年5月發表的文章

到了下午,讀者Shine wu也來函:「又一則另人擔心的新聞:mRNA疫苗爭議浮現,MIT:自然免疫系統失靈,做為一般人真的沒有辨別的能力,還祈望林教授您能解惑,謝謝!」。

我也一樣寄給她那篇我今年5月發表的文章。

那篇《科技新報》文章的作者是黃嬿。她是這樣介紹她自己:「大學念廣告、研究所念大眾傳播,現任《科技新報》資深採編」。

文章的第一段是:

疫苗跟不上病毒變種速度,打疫苗除了防止感染的能力遠低於最初預期,最近愈來愈多研究揭開mRNA疫苗對人類自然免疫力帶來的傷害。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發現,疫苗接種會嚴重損害 I 型干擾素信號,改變先天免疫系統運作,對人類健康產生多種不利影響,荷蘭研究也發現,疫苗可能會改變適應性免疫系統,減弱人類失去對抗疾病的最強武器。

文章的最後有提供兩篇論文的連結:

第一篇的作者是一個荷蘭的研究團隊,所以也就是《科技新報》所說的「荷蘭研究」。

這篇論文是去年5月6日發表在預印本平台medRxiv,直到今日還沒正式發表。那,為什麼,一年又4個月了,還沒通過審核,還沒正式發表?引用這樣的論文,安的是什麼心?

第二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是MIT的研究員,所以也就是《科技新報》所說的「麻省理工學院研究」。

有關這位MIT的研究員,我在今年5月發表的〈疫苗讓數十億人生命處於危險之中,電腦博士又一虛擬研究〉,是這樣說:

Stephanie Seneff是電腦科學博士,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電腦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縮寫成CSAIL)擔任資深研究員。我用Seneff為關鍵詞在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做搜索,共搜到15篇論文,而她是其中7篇的第一作者。

從這15篇論文的期刊、標題和文摘就可看出,它們都是用電腦程式來推演某一物質和某一疾病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們的結論頂多也就只是「假說」。但很不幸的是,這些假說全都是與實際臨床證據相左。

在Stephanie Seneff的維基百科裡有一個項目是Response from scientists and academics(科學家和學者的回應),而它的內容是:

  • 臨床神經科醫師Steven Novella批評Seneff使用有限數據的廣泛統計推斷來做出「相關就是因果關係」的假設。
  • 藥物化學家Derek Lowe博士批評Seneff的論文扭曲了其他研究的結論。
  • 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撰寫的一篇論文批評Seneff的草甘膦健康風險研究是「一種基於三段論的演繹推理方法」和「充其量未經證實的理論、推測或根本不正確」。
  • 消費者聯盟高級科學家Michael Hansen博士形容Seneff和她的草甘膦研究為「瘋狂」、「真正精神錯亂」和「危險」。

真的是很巧,今天讀者KenSu在我那篇5月發表的文章的回應欄留言:「最近有人也去查了這篇報告相關作者以及編輯的背景,查到的結果很有趣:

1. 掛名的幾個作者跟期刊的編輯也有問題。這篇報告投稿的是食品與化學相關的期刊《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責任編輯Jose Luis Domingo也是反疫苗人士,曾經在期刊上徵求疫苗潛在毒性的報告
2. 通訊作者Peter A. McCullough是反疫苗的心臟科醫師,Greg Nigh是自然醫學的執業者(我不想用醫師來稱呼這種人),其他我就懶得吐槽了,基本上看到自然醫學就可以明白又是一則謠言。

COVID-19疫苗造成免疫系統失靈?MIT研究的真相

非營利的FactCheck(事實查核)2022年7月29日發表〈COVID-19 Vaccination Increases Immunity, Contrary to Immune Suppression Claims〉(COVID-19疫苗接種可提高免疫力,與抑制免疫的聲稱相反)。我把其中有關那篇所謂的MIT研究論文的部分翻譯如下:

mRNA COVID-19疫苗會使免疫系統識別和對抗冠狀病毒,從而大大降低一個人感染嚴重疾病的可能性。沒有證據表明疫苗會損害免疫力,縱然有一些人毫無根據地聲稱,包括《福斯新聞》的Tucker Carlson在內。

保守派電視主持人Tucker Carlson認為疫苗可能會損害免疫系統。 在7月21日《福斯新聞》的廣播中,他使用可疑的消息來源和精心挑選的歪曲數據得出錯誤的結論,即「疫苗看起來可能會抑制免疫系統」。

Tucker Carlson的主要證據是一篇備受批評的食品和化學毒理學論文,該論文是由幾位以反對疫苗接種或傳播健康錯誤信息而聞名的人撰寫。

第一作者Stephanie Seneff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名電腦科學家,她錯誤地聲稱疫苗會導致自閉症,並提出除草劑草甘膦會導致COVID-19的理論,以及其他毫無根據的科學觀點。通訊作者Peter McCullough是一名內科醫生,他一再傳播有關COVID-19治療和疫苗的錯誤信息。 另一位作者Greg Nigh從事自然療法,這是一種經常採用偽科學方法的替代醫學形式。

當這篇論文在4月份首次發表時,許多專家學者都予以譴責,有些人甚至呼籲將其撤回,但這項努力被拒絕了。值得注意的是,該期刊的總編輯曾呼籲提供「關於COVID-19疫苗的潛在毒性作用」的論文,而之後Stephanie Seneff的論文就出現在該期刊上。

該論文沒有提出任何原創性研究,而是對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VAERS的數據進行分析的綜述。VAERS是美國用於檢測疫苗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的預警系統。 任何人都可以提交VAERS報告,無需經過準確性審查,也不意味著報告的症狀一定是由疫苗引起;這些數據經常被用來錯誤地聲稱疫苗是危險的。

專家告訴我們,該論文的一些文獻綜述是正確的,但作者得出的關於疫苗接種後免疫功能的結論是沒有根據的,而VAERS分析存在缺陷,正如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統計學家Jeffrey S. Morris在Twitter和他的部落格上所解釋的那樣。

Jeffrey S. Morris說:「這篇長篇評論介紹了有關各種生物學途徑的許多細節,但它們與mRNA疫苗的聯繫幾乎完全是推測性的。在某些情況下,它們與其他疫苗、舊的mRNA技術或COVID-19感染有關,但與mRNA疫苗沒有直接關係。事實上,他們的很多證據是來自關於嚴重COVID-19感染的論文,而不是疫苗接種。文中的許多內容可能更適合指出嚴重COVID-19感染的潛在下游危險,而不是對mRNA疫苗接種發出警報。」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