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台大補習班」侵權應賠台灣大學623萬,另有十多間公司行號被點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大學認為該校創校已經將近90年,是我國最高學府及學生的首選,學術研究、教學成就及世界各大學評比都表現優異,也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獲准註冊「台大」商標,但這個商標卻被台大補習班擅自使用,因此提告求償。
台大補習班從60年代就是台灣有名的升大學補習班,當時琅琅上口的補習班班歌「台大補習班,明明補習班,是台大的跳板,升學的搖籃」在電視、電台播出,令人印象深刻。然而,這間數十年來雖非「台大」、亦名為「台大」的補習班,近年遭「台大」提告涉侵權問題,法院最終判決補習班敗訴,需給付台大623萬9211元及利息,全案還可上訴。
綜合《ETtoday》、《聯合新聞網》報導,判決書內容指出,台灣大學認為該校創校已經將近90年,是我國最高學府及學生的首選,學術研究、教學成就及世界各大學評比都表現優異,也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獲准註冊「台大」商標,但這個商標卻被台大補習班擅自使用,因此提告求償。
台大補習班主張其民國60年就由台北市教育局核准立案,民國97年在服飾上使用「TAIDA」字樣,也早於台大申請商標,應符合商標善意先使用,沒有侵害台大的商標權。
台大補習班答辯時還稱,從未明示、暗示台大補習班經營的補習班和台灣大學有任何關聯,或依此獲取不當利益。且台大補習班的招生對象是國、高中生,與台大完全不同,兩者並存半世紀以上,消費者足以區辨為不同來源。
然而,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審理後認為台大補習班侵權,認定不適用善意先使用,台大法務處執行長、訴訟代理人陳琬渝指出,創辦人許姓男子當年曾標榜「要上台大,先來台大」,可見就是以學校聲譽經營補習班。法院最終要求台大補習班不得使用相同或近似「台大」的字樣在名字或招牌上,並應連帶給付台大623萬9211元及利息,全案還可上訴。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陳琬渝表示,在協商階段,台大補習班曾指稱願意改名為「台大明明」,但仍會使用學校商標,不接受和解條件,最後才會進入訴訟。台大方面認為業者經營數十年、規模甚大,因此象徵性求償1000萬元,並要求業者停止商標侵權行為。
台灣大學為品牌形象爭商標,還有數十間公司行號遭發函
《中央社》報導指出,台大校方今(5)日上午以文字回應,強調商標不只是一個行性,而是一種品牌及法律保護的權利,非經商標權人同意便擅自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就構成商標侵權。台灣大學雖非私人企業,但品牌形象是師生、行政同仁累積的成果,非可任由他人攀附盈利,「台大的商標權價值並不亞於其他國際知名企業的商標權,需要付出相當努力來維護。」
台灣大學從民國72年以來陸續註冊校徽、「臺大」、「台大」、NTU、TAIDA、「台大TAIDA」、「國立臺灣大學」等商標,校方指出,台大商標管理單位總務處及法務處協力維護商標權,截至111年8月已經針對全台數十家公司行號,包括補習班、建設公司、藥局、生技公司等,要求停止使用「台大」、NTU、TAIDA等商標作為公司名稱等等。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陳琬渝指出,台大會先發文業者告知侵權,置之不理才會進入訴訟階段,也相信業者是正派經營,只是經營很久割捨不掉。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侵權零件區區60萬元,為什麼BMW要大費周章跨海提告仿冒賣家?
- 林暐哲主動放棄「蘇打綠」商標權,感嘆官司摧毀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信任
- 蘋果、NIKE的LOGO為什麼過目不忘?掌握五大要素看懂好商標
- 創業需要註冊商標嗎?不一定,但註冊後可以得到這三個好處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李芯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