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的最後關鍵在克里米亞半島,萬一戰事進入冬季,壓力將會在俄羅斯這一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烏克蘭在過去幾個月來,努力嘗試收復赫爾松,就是想要取得攻擊克里米亞半島的前線據點,因為克里米亞半島已成為這場戰場的關鍵目標,將左右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勝負。
文:王臻明
俄烏戰爭在鏖戰大半年後,雙方其實都已經兵疲馬困,俄羅斯的前線部隊損失慘重、士氣低落早就不是秘密,烏克蘭方面也難以發動有效的攻勢。烏軍不只在烏東戰場,處於被動防守的狀態,連在原本積極強攻的烏南戰場,也無法朝最關鍵的目標赫爾松推進。
不過,烏克蘭已如之前所預測,多次襲擊克里米亞半島上的軍事目標,雖然攻擊手法目前仍眾說紛紜,卻已引起當地居民極大的震動。許多在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半島後,移居該地的俄羅斯人,紛紛離開這個不再安全的地區。
克里米亞已成關鍵目標
烏克蘭在過去幾個月來,努力嘗試收復赫爾松,就是想要取得攻擊克里米亞半島的前線據點,因為克里米亞半島已成為這場戰場的關鍵目標,將左右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勝負。
俄羅斯一開始的野心是想併吞整個烏克蘭,但在失敗後將戰線縮小到烏東、烏南戰場,主要的目標有三個:
一是占領烏東、烏南較親俄的俄語區,以發動公投併吞這些領土。二是併吞烏東、烏南後,封鎖烏克蘭的海岸線,以控制整個黑海與亞述海,切斷烏克蘭的對外航運路線,逐步削弱烏克蘭的經濟。三是建立從俄羅斯直抵克里米亞半島的陸路交通路線,並利用新併吞的烏東、烏南當緩衝區,來保護克里米亞半島的安全。
但俄羅斯退而求其之的目標,仍不可得。因戰事不順,俄軍無力全面封鎖烏克蘭的海岸線,在土耳其的外交斡旋與歐美國家的施壓下,俄羅斯被迫同意讓烏克蘭由海路出口糧食。近期烏克蘭的糧食出口數量已經快速上升,使烏克蘭恢復一線生機,等於宣告俄羅斯的封鎖計畫幾近失敗。
烏克蘭成功襲擊克里米亞半島,也讓俄羅斯佔領烏東、烏南,以保護克里米亞半島的計畫告吹,重創俄羅斯的士氣。這最大的影響,是烏東、烏南的俄羅斯占領區居民,會開始思考一件事,如果連2014年就被俄羅斯併吞的克里米亞半島都不再安全,那未來這些俄羅斯占領區會不會也被奪回,現在還應該與俄羅斯政府合作嗎?這勢必將重挫俄羅斯舉辦公投,併吞烏東、烏南的計畫。

赫爾松戰役是克里米亞攻防前哨戰
因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誓言一定要奪回克里米亞半島,並不是單純的政治宣傳,而是明確的戰略目標。烏克蘭部隊只要奪得赫爾松的部份地區,取得前線據點,可以使用常規武器,不斷攻擊克里米亞半島上的軍事目標,烏克蘭就取得了重大的進展。
更不用說,如果真的能打開一條走廊,讓烏克蘭的士兵成功踏上克里米亞半島,那俄羅斯占領烏東、烏南地區,就幾乎不再具備任何的意義。烏克蘭只要奪回一小部份的克里米亞半島,哪怕是沒有任何軍事價值的小村莊,都代表取得俄烏戰爭的局部勝利。
對美國來說,俄羅斯透過入侵烏克蘭,來控制整個黑海與亞述海的企圖,已嚴重影響美國在這個區域的戰略利益。特別是以克里米亞半島為基地的俄羅斯黑海艦隊,能直接進入地中海,威脅北約盟國的心腹之地。
如果烏克蘭能奪回克里米亞半島,或使俄羅斯無法使用克里米亞半島上的海軍基地,都符合美國的利益,所以美國不斷援助更多武器裝備給烏克蘭。但對西歐、土耳其這些國家來說,戰火如果蔓延至克里米亞半島,就代表戰事難以在短時間內解決。俄羅斯甚至可能惱羞成怒,讓情勢變的更為緊張,並不符合自己的國家利益,因此態度曖昧游移。
澤倫斯基因此在日前強硬表態,克里米亞半島是烏克蘭領土,烏軍一定會發動反攻,並且在展開軍事行動之前,不會徵詢任何國家的意見。原因在於大力支持的國家不會反對,而有意見的國家,不想與俄羅斯全面交惡,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本來就有限。
不過烏克蘭是否真有能力,發動一波有效的攻勢,達成澤倫斯基的目標,仍有不少討論的空間。畢竟烏克蘭之前一直說要大規模反攻赫爾松,已有一段時間,但從衛星照片與前線戰況來看,雙方其實只有小規模的戰鬥,這幾天烏克蘭再度發動了一波新攻勢,成效如何還有待觀察。
準備冬季戰鬥
會有這種情況,可能有好幾個原因,或許這是烏克蘭的欺敵之計,真正的大型攻勢會在冬季來臨之前才發動,目前烏軍還在準備發動這波大型攻勢的部隊與武器。這樣做的好處,在於烏克蘭處於劣勢,一旦發動大規模反攻,就算一時三刻能順利推進,也抵擋不住俄羅斯的反擊。
但如果將攻勢推遲到冬季來臨前發動,烏克蘭在耗盡所蓄積的反攻能量後,冬季剛好來臨,惡劣的天候會阻擋俄軍,幫助烏克蘭固守戰果。烏克蘭只要能守住奪得的前線據點,烏軍就可以在接下來的整個冬天,不斷砲擊克里米亞半島,取得戰略上的絕對優勢。
但烏克蘭的最大隱憂,在於烏克蘭是一個行政效率不彰,官僚系統較為腐敗的國家。在背水一戰,國家存亡之際,大家還能團結一致,抵禦強敵。等到戰事進入僵持階段,烏克蘭三分之二的國土已經慢慢恢復正常生活,連職業足球聯賽都已經重新開打時,全國上下是否還能齊心協力,支持前線的戰事,其實不無疑問。
因為在俄烏戰爭全面爆發之前,烏東地區的武裝衝突早就持續了很多年,烏克蘭已經習慣這樣的情況。未來要徵集部隊與資源,投入戰事,有可能會出現困難,讓前線的烏軍難以為繼。

壓力仍在俄羅斯這方
而俄羅斯一直希望以拖待變,等歐美國家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就能從容處理烏克蘭戰場上的問題。甚至認為冬季來臨後,西歐國家會需要更多能源來供應暖氣,制裁的力道將會放鬆。不過就目前的情勢來看,西歐國家的態度也許會鬆動,但很難全面翻轉,美國與擔心俄羅斯侵略的東歐國家,還是會力挺烏克蘭。萬一戰事真的進入冬天,情況卻是烏克蘭可以不斷襲擊克里米亞半島上的軍事目標,壓力將會在俄羅斯這一邊。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 2022-09-08 美國情報:俄羅斯可能向北韓買軍火,IAEA警告札波利沙核電廠可能發生「福島類型事態」
- 2022-09-08 《Politico》專文倡議俄烏戰後「AMEURUS」願景:美-歐-俄共組民主同盟,避免俄向中國靠攏
- 2022-09-07 俄烏戰爭的最後關鍵在克里米亞半島,萬一戰事進入冬季,壓力將會在俄羅斯這一邊
- 2022-09-06 報復西方制裁,俄羅斯拒絕恢復對歐洲供氣、禁止班史提勒和西恩潘等25名美國公民入境
- 2022-09-05 烏克蘭札波利沙核電廠核災風險增高,艾爾多安願比照穀物出口協議居中協調
最新發展:
-
烏軍將赴美接受愛國者飛彈訓練,美駐歐陸軍前司令:防禦贏不了戰爭,對烏克蘭幫助有限 10月前
-
克里米亞大橋恢復通車,專家分析:橋梁可以重建,但俄方無法在戰爭失敗中保衛它 1年前
-
克里米亞大橋發生爆炸:威脅烏南俄軍補給,也象徵烏軍有能力威脅克里米亞半島 1年前
-
烏軍總司令登《時代雜誌》封面,反攻擊退俄軍頭號功臣:「對我來說,這場戰爭始於2014年」 1年前
-
烏克蘭「明攻烏南,暗渡烏東」,將「兵不厭詐」這四個字發揮得淋漓盡致 1年前
-
烏克蘭收復伊久姆發現亂葬崗,聯合國秘書長稱俄烏和平「希望渺茫」 1年前
-
讓戰爭在舞台前止步:俄羅斯編舞家與烏克蘭芭蕾舞者攜手在英國劇院共演 1年前
-
烏克蘭反攻傳捷報,俄國內鬨民怨四起、地方議員發「請願聲明」要求普亭下台 1年前
-
烏克蘭大反攻屢傳捷報,澤倫斯基:9月以來收復6000平方公里領土 1年前
-
烏克蘭前線目擊無數死亡,俄羅斯姊妹揭軍人父親身心受創 1年前
-
烏克蘭全面反攻:俄軍被趕出烏東三大戰略重鎮,「一次軍事挫折,也是對普亭的公開羞辱」 1年前
-
烏軍大反攻收復逾3000平方公里失土,普亭盟友車臣領導人對俄軍連敗表示不滿 1年前
-
俄烏戰爭轉捩點:烏軍收復烏東伊久姆等戰略樞紐,澤倫斯基:俄軍正在展示其最好的一面——他們的背影 1年前
-
美國情報:俄羅斯可能向北韓買軍火,IAEA警告札波利沙核電廠可能發生「福島類型事態」 1年前
-
《Politico》專文倡議俄烏戰後「AMEURUS」願景:美-歐-俄共組民主同盟,避免俄向中國靠攏 1年前
-
俄烏戰爭開打半年,俄羅斯出售能源的收益遠高於戰爭成本 1年前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