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東野圭吾《魔球》選摘:九局下半,兩人出局滿壘——過了這麼久,狀況仍然沒有改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東野圭吾最被低估的傑作之一,人性劇場的起點,人心探索的原點,「江戶川亂步賞」最終入圍作品!「週刊文春推理小說」TOP 10。
文:東野圭吾
序章
春風拂過腳下。
一九六四年三月三十日——
須田武志站在投手丘上。
那不是普通的投手丘,必須具備某種程度的實力和相當的運氣,才能站在這裡。
武志用釘鞋鞋底踢了土丘兩、三次,一邊踢,一邊輕聲低語:「難道運氣到此為止了嗎?」
武志並不討厭危機,他覺得危機就像為了獲得快感而進行的投資。那種寒毛直豎的緊張感也不壞,更何況不經過危機的磨練,就沒有成長的可能性。
他抬頭深呼吸,將視線移向周圍。
眼前的狀況很簡單。
九局下半,兩人出局滿壘。武志就讀的開陽高中暫時以一比零領先亞細亞學園,但只要被擊出一個安打,對手就會反敗為勝。這是廣播節目中的球評可以充分發揮的局面,一定早就顧不得口乾舌燥,嘰哩呱啦地說得口沫橫飛。
武志再度審視球場。各壘上都站著對方跑者,每一個選手看起來都比自己球隊的野手更成熟。
真傷腦筋。他雙手扠腰嘆了一口氣,已經無路可退了。
得知對戰的球隊是最具冠軍相的大阪亞細亞學園時,武志覺得自己運氣太好了。因為,他認為這是向世人展現自己的實力,讓職業球探另眼相看的理想對手。只有夠大的格局,才能瞭解一個人有多大的能耐。
他的秘密計畫直到前一刻還大獲成功。今天早上的報紙也大肆宣傳,這次選拔賽中最有看頭的,就是頭號投手須田武志如何面對亞細亞學園的強力打線。比賽前便在無意間聽說,好幾個球探都來看這場比賽。接下來,只要徹底壓制住亞細亞的打線就大功告成了,針對這個目標,目前也已經成功了百分之九十九。
對手隊的打線完全跟不上武志的投球節奏,一而再、再而三地揮棒落空,簡直就像在彈奏沒有調過音的鋼琴。在八局之前,只打出兩支安打,而且都因下一位打者的內野滾地球而雙殺出局。目前是最後的九局下半場。
武志正打算在投手丘上得意地哼歌時,比賽情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首棒打者擊出一個沒什麼力道的高飛球,三壘手接到之後,球居然掉了。這種根本沒有氣勢,簡直就像老狗撒尿般的球,怎麼可能掉?無論如何,失誤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武志難以置信地看著三壘手,三壘手也一臉莫名其妙,盯著自己的手套。
三壘手緩緩走了過來,拍了拍球上的泥土,把球遞給武志。「因為看到看台上的白色衣服。」
武志默默接過球,眼神從三壘手身上移開,重新戴好帽子。三壘手似乎在等待武志說話,但發現他無意開口後,轉身跑回守備的位置。
其他野手也分別回到各自的守備位置,一切似乎都恢復了原狀,唯一的不同,就是壘上有跑者。
下一位打者打了一個觸擊短打。那是一個規規矩矩的觸擊短打,目的就是無論如何都要讓跑者繼續上壘。
當游擊手漏接了第三位打者的滾地球後,情勢突然變得詭異起來。雖然二壘跑者還在原位,但已有跑者進入得點圈,一壘上也有人,對手有了反敗為勝的機會。擔任捕手的主將北岡跑到投手丘召集了內野手,告訴大家保持鎮定,目前比分暫時處於領先,即使對方拿下一分,也沒有輸——
幾個內野手因為害怕而表情僵硬,又像是在生氣,武志覺得應該兩者皆是。至今為止從未感受過的緊張,和剛才觀眾持續不斷的大聲聲援,讓他們脆弱的精神瑟縮起來。他們一定很生氣,為什麼自己會遇到這種情況。
不一會兒,野手分頭跑開,各就各位。
野手解散之後,武志三振了上場的打者,但這也成為引發危機的原因。野手看到兩名打者出局,才剛鬆了一口氣,就在這時被打出一支絕妙的安全觸擊。
雖說是絕妙的一擊,卻並非無法妥善處理的球,但三壘手好像被雷打到似的站著不動,呆然地看著球輕輕滾過三壘線上。
球場爆發出歡呼聲,氣勢洶洶地向站在球場正中央的武志襲來。由於有本地球隊參賽,所以觀眾席根本沒有一壘側和三壘側之分,對大部分觀眾來說,武志只是一個可恨的敵人。
於是,就形成了眼前的局面——九局下半,兩人出局滿壘。一旦被擊出再見安打,對方就會反敗為勝。
武志看向三壘側的看台。在幾乎都是本地球迷的觀眾中,有一小群好像污漬般可憐兮兮的人,那是從千葉鄉下趕來為他們聲援的加油團。武志知道他們座位前方垂下的布幕上寫著「開陽高中必勝」幾個字,但布幕翻了起來,結果什麼字都看不到了。
坐在最前面的應該是校長鬍鬚光。武志曾經看過他身上這套為這次比賽特別新做的灰色西裝,他在激勵會時也穿過。鬍鬚光的綽號來自校長是頂上無毛的光頭,但留著鬍子,武志不難想像,在眼前的情況下,校長引以為傲的鬍子恐怕也嚇得發抖。
觀眾的歡呼比剛才更大聲。
武志轉頭一看,發現第四棒打者津山正站上打擊區。津山長得虎背熊腰,球棒在他手上顯得特別短,他像野獸般的雙眼似乎對武志充滿憎恨。
捕手北岡再度要求暫停,跑向武志。
「來了一個難搞的?怎麼辦?」
他拿下面罩,抬頭看著武志。北岡比一百七十七公分的武志矮幾公分,但身材很壯碩。
「真想保送他。」武志回答,「我最不擅長那種人。」
「如果保送他,三壘跑者就會回來得一分。」
「這樣我們就沒機會贏了。」
北岡把手扠在腰上瞪著武志說:「不要開玩笑。要讓他打嗎?還是力求三振?」
武志瞥了一眼野手的方向,和剛才失誤的游擊手四目相接。游擊手趕緊移開視線,用右手的拳頭用力敲著手套。
「那就力求三振吧?」
Tags:
一圖看懂——讓專業的來,居家照顧服務員都在忙什麼?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長照服務成為承擔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隨著時間的推進,所謂的「高齡化」、「少子化」社會,已經從一個社會學名詞,成為我們的日常。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起,台灣的老年人口比例正式超過了14%,今年老人人數則已超過425萬,預計到2025年,每五位居民中,就將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這不僅是一個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對我們社會結構和價值觀的挑戰。
在這樣的變遷中,其實許多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能夠在自己熟悉的家中,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然而,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家庭結構,這樣的願望似乎越來越難達成。取而代之的,是長者們必須獨居,或與同樣年長的配偶互相照顧的現實。因此,長照服務成為承擔這些社會需求的重要支柱,專業的居家服務員,開始走進長者的生活中,提供基本的日常照顧,包括沐浴、準備餐食、家務等等。不僅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更盡可能確保長者的每一天,都是舒適而有尊嚴的。
那麼,在居家服務員所提供的服務中,包括了哪些項目,又有什麼樣專業的眉角呢?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1. 備餐服務、協助進食:
服務內容:依照長輩的需求、營養狀況和牙口狀況準備餐點及協助進食。
眉角:如果長輩牙口較不好,居服員會將餐食煮得較軟或打成泥、剪碎, 讓長輩容易進食。若長輩排斥泥狀食物,則將豆類或穀物類食物打成稀狀,讓長輩直接飲用。需要依照長輩的吞嚥能力,準備合適的餐具。一般會建議長輩自主進食,若需要由居服員協助,則必須注意餵食的速度及進食速度。但不管長輩是否可自行進食,居服員皆需要請長輩張口確認是否食物皆已吞嚥完畢,避免長輩因為食物留在口中而嗆到,發生危險。
2. 沐浴服務: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穿脫衣服、進行沐浴。
眉角:沐浴的過程需要注意水溫,以手臂內側測量溫度是否適中。須注意避免水流到眼睛。沐浴的過程會坐在馬桶或是便墊盆椅上,若長輩仍有行走能力或手部功能,居服員會鼓勵長輩自己清洗正面,背面由居服員協助,以維持長輩的生活機能,延緩退化。在沐浴的過程中,居服員須注意長輩的隱私,但也同時必須注意通風,避免室內太悶導致長輩或居服員昏倒。
3. 陪同外出、陪同就醫、採購:
服務內容:許多個案因身體狀況較難獨自外出,因此居服工作中陪同外出散步或就醫、協助個案採購日用品都是很重要的服務,攙扶步伐不穩的長輩到外面散步運動,或是為長輩採買衛生紙、洗髮精等日常用品,讓他們可以生活地更加舒適。
4. 基本日常照顧:
服務內容:協助長輩翻身、移位、修剪指甲、協助上下床、刷牙洗臉、協助換尿布等基本日常照顧。
眉角:在進行任何活動前,確保環境安全,無滑倒或絆倒的風險。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和技巧,來避免造成長輩或照顧者的傷害。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以防止感染。考慮長輩的健康狀況和特定需求,並根據這些需求調整照顧方法。在進行照顧時尊重長輩的隱私和尊嚴。
除了以上四項最基本的服務項目之外,還有足部護理、管灌、翻身拍背、測量生命象徵、肢體關節活動、陪同外出、陪同就醫等等服務,都可以依不同長輩的需求來安排。
伊甸基金會自成立之初,就秉持著一個堅定不移的使命:為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持續不斷的支持與服務。這一理念源於創辦人之一、已故的身障作家劉俠女士,以及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共同懷著一個夢想,希望無論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和成長。劉俠女士曾這麼說過:「有一大片園地,種花種樹,養各類家禽,有工場、有房舍、有足夠的場地供人休閒娛樂。徜徉其間的,是那些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到、走路走不好,以及弱智、顏面傷殘、心智障礙的孩子…這是他們的伊甸園。」
走過四十年的歲月,伊甸基金會期待著,有一天,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能感到安全、溫暖和被接受。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伊甸基金會會繼續努力,承擔起照顧和支持的責任。
伊甸基金會«老人照顧服務計畫»,透過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失智據點、喘息等專業多元的服務,疼惜長輩及照顧者,讓長輩在最熟悉的地方找到服務,也讓照顧者在專業的地方得到喘息。讓每一位長輩安心、放心、快樂地好好變老。詳情請上網搜尋「伊甸 老人照顧」,或撥打支持專線0800-02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