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機器人大軍侵巢而出:你準備好和「他們」一起生活了嗎?

機器人大軍侵巢而出:你準備好和「他們」一起生活了嗎?
Photo Credit: Peyri Herrera CC BY ND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們應如何看待機器人:「從短期來看,我們高估了科技,但從長期看來我們卻低估了它。」

整理:蔡宜蒨

你想像過人們與機器人共同生活的場景嗎?你心中未來機器人世界的圖像是怎樣呢?

可能是機器人取代服務業與製造業,或是電影《大英雄天團》中白色圓滾滾的杯麵(BayMax)提供醫療照護功能,甚至像是電影《雲端情人》可以跟人工智慧系統談場戀愛。而這樣科幻電影中所出現的機器人場景,離我們可能也不遠了。

目前其實已經有許多在企業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工作的機器人。

在浙江金華一家餐廳,有家餐廳以夫妻檔機器人送餐作噱頭,提供機器人送餐服務,在中國大陸受消費者歡迎。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在浙江金華一家餐廳,有家餐廳以夫妻檔機器人送餐作噱頭,提供機器人送餐服務,在中國大陸受消費者歡迎。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在德國東邊的一個城市伊爾默瑙(Ilmenau)有個機器人酒保Carl。由一位機械電子工程師Ben Schaefer的機器人公司所生產。Carl會調雞尾酒,也會與客人進行簡短的對話互動。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在德國東邊的一個城市伊爾默瑙(Ilmenau)有個機器人酒保Carl。由一位機械電子工程師Ben Schaefer的機器人公司所生產。Carl會調雞尾酒,也會與客人進行簡短的對話互動。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在大阪一家購物中心,Robovie-II機器人在2010年上路,協助顧客購物。是由日本京都市「國際電氣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ATR)的智慧機器人部門研製。機器人會在門口招呼客人,協助提購物籃、提醒購買購物清單上的商品或指引在商場中迷路的人。

在大阪一家購物中心,Robovie-II機器人在2010年上路,協助顧客購物。Robovie-II是由日本京都市「國際電氣通信基礎技術研究所」(ATR)的智慧機器人部門研製。機器人會在門口招呼客人,協助提購物籃、提醒購買購物清單上的商品或指引在商場中迷路的人。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另外也有廠商製作外表酷似人類的擬真機器人,與人的相似程度高,不仔細看可能不會發現是機器人。

Japan Android Robot

機器人地平愛子(Aiko Chihira)是東京三越百貨的迎賓員,負責招呼走進來的顧客,2015年4月20日是他第一天上班的日子。 這款仿人機器人由 東芝(Toshiba) 開發,百貨公司希望機器人能幫助顧客有效地做導引工作。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科技進步神速,人們擔憂在未來機器人會跟許多人搶飯碗。全球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諮詢公司高德納(Gartner) 預期 2025 年前,軟體、機器人、智慧機器會取代至少3分之1的工作。

但也有人主張不需要過度憂慮,機器人可能是解決未來人類社會問題的重要科技發明。

羅德尼.布鲁克斯在TED演講「為什麼我們將依靠機器人」中曾引用知名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一段話來說明人們應如何看待機器人:「從短期來看,我們高估了科技,但從長期看來我們卻低估了它。」

隨著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的發展,人們開始害怕某些工作將被取代,正是高估科技短期影響的一種表現。但從長期看來,羅德尼.布鲁克斯則表示擔心我們能否達到所需的科技水平,認為在這個工作年齡的成年人日趨減少,而退休人員日趨增加的時代,機器人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應這個世界人口老化趨勢,服務型(陪伴型)機器人應運而生,需求也普遍被看好。

有款機器人Pepper大受歡迎。2015年2月底一上市就掀起風潮,限量賣給應用程式的研發人員的300部Pepper在網路上1分鐘內就售罄。

由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與法國Aldebaran Robotics共同研發、鴻海生產的機器人Pepper在2014年12月正式進駐日本知名家電賣場,擔任雀巢咖啡機銷售員。雀巢表示,2015年底前計畫拓展到全日本共1,000家家電賣場或大型超市。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由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與法國Aldebaran Robotics共同研發、鴻海生產的機器人Pepper在2014年12月正式進駐日本知名家電賣場,擔任雀巢咖啡機銷售員。雀巢表示,2015年底前計畫拓展到全日本共1,000家家電賣場或大型超市。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Pepper身高120公分,體重約28公斤, 軟銀社長孫正義稱這是全球第一個以陪伴為設計目的,並實際投入一般消費市場的等身人形機器人。Pepper胸前配備1個10.1寸的觸控螢幕,體內有連接無線網路的裝置。嘴巴的攝影機具有聲音辨識、距離辨識能力。

最有特色的功能是它可透過感應器與語音辨識,搭配雲端資料庫,透過人類的臉部表情、聲調和語言,辨識對方的情緒,並且做出適當的反應。

機器人店員Pepper搭載雀巢咖啡專用App後,懂得向消費者解釋不同型號的咖啡機各有哪些特色。透過對話,Pepper可以掌握消費者的需求,並推薦最適合的機型。不但會賣咖啡機,Pepper還具備娛樂功能,會和來往的消費者玩猜謎或小遊戲。

另外Pepper也現身在今年日本「niconico超會議」展場上。機器人APP的開發專家推出「Pepper神社」服務,只要有信眾前來參拜,機器巫女Pepper,就會出現幫忙祈福。

在2015niconico超會議展場上,Pepper穿上紅白祭祀服,化身為機器女巫驅魔祈福。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在日本「2015niconico超會議」展場上,Pepper穿上紅白祭祀服,化身為機器女巫驅魔祈福。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Pepper可發揮的作用不僅於此。Pepper曾到日本到東京都國分寺市的西戀窪特殊養老院拜訪,陪老人或失智患者玩遊戲、唱歌、表演舞蹈等。試用Pepper之後的效果非常好,Pepper要離開時,老人們還會依依不捨地問他下次何時再來。

Nao機器人與Pepper系出同門。高58公分、重5.4公斤的NAO,與高121公分、重28公斤的Pepper相比,尺寸顯得較為迷你。

日本三菱東京UFJ銀行今年4月做了一個全球金融業的創舉,將人型機器人「NAO」導入少數分行,幫忙招待來往顧客。Nao可以負責指引顧客走到外幣兌換窗口和自動提款機,減輕行員的工作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