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巨頭拚營收:Netflix、Disney+播廣告,Meta、Twitter推訂閱,用戶買單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Netflix和Disney+年底前雙雙上市廣告方案、Meta將接著Snapchat與Twitter推出訂閱制功能,在此同時,社群平台的元宇宙大夢也還在繼續,這些變革會如何影響消費者呢?
串流影音動態:Netflix和Disney+年底前雙雙上市廣告方案,不同策略誰將獲利?
串流影音大腕Netflix和Disney+,年初財報顯示財務不甚樂觀,紛紛策劃推出廣告方案,以創造多元營收來源。Netflix上半年面臨訂閱戶負成長、營收放緩等衝擊,隨後公告正在研擬含廣告的低價訂閱方案,此一計畫於六月啟動、並在七月宣布由微軟擔任廣告技術夥伴。日前,Netflix公告其廣告方案將在11月於全球六個市場推出,預計在2023年春季前推廣至全球。
根據《彭博社》報導指出,Netflix廣告方案預計每月向訂閱戶收取約7到9美元,約莫為目前高級方案15.49美元的一半;優惠價的全新廣告方案,反映官方期待透過低價吸引更多會員加入,同時透過廣告獲取額外營收。該廣告方案,計畫每小時安插4分鐘的廣告,出現時機將於節目開始前與影片播放中期,且Netflix尚未開放程序化廣告投放系統,預計將手上接到的直購品牌廣告,統一投放給所有平台用戶,避免用戶重複觀看廣告,造成觀感不佳。
與此同時,對手Disney+也預計將於今年12月8號推出廣告方案「Disney Plus Basic」,每月收費7.99美元,同時調漲無廣告方案訂閱收費至每月10.99美元,並更名為「Disney Plus Premium」。
廣告業務外,Disney+正全力開發一個新的會員方案,整合迪士尼旗下的商品、創作內容與服務體驗,進行全管道跨域銷售,實現更大的收益版圖。迪士尼業務多元廣大,包含遊樂園、郵輪、影視製作、串流影音與周邊商品,這次Disney+新推出的整合服務會員計畫,和現有的會員制度相比,主要差異在新增了Disney+串流影音服務,同時迪士尼將整合會員資料,以提供更加客製化的服務,比如某位粉絲到了迪士尼遊樂園「浩克」園區,他將更有機會在Disney+被推薦《女浩克》影視作品,而非其他皮克斯或地理頻道的節目。
多項營利計畫,預計讓Disney+在2024年轉虧為盈。
Meta計畫推出付費功能!Snapchat與Twitter訂閱制先例在前,用戶買單嗎?
蘋果iOS隱私新政「應用程式透明度框架(ATT)」上路後,衝擊APP端廣告鎖定與成效衡量的能力,對Meta廣告營收造成莫大衝擊,光是去年廣告收益就損失100億美元;加之近年,Meta大力發展元宇宙宏圖,期間花費不少——內外夾攻之下,使Meta近期裁員頻傳,急需發展額外的獲利管道與對策。近期據傳正在研擬付費的社群功能,擴展新的商業變現途徑。
據TheVerge報導指出,Meta正積極發展旗下多項產品包含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的付費功能。目前企業內部已組建專門的小組「New Monetization Experiences」,由研究主管Pratiti Raychoudhury帶領。Meta監管貨幣化副總裁John Hegeman表示:「顯而易見地,我們正把握機會,開發會讓用戶感到興奮的新產品、功能與體驗,而人們會願意付費。」可見官方對於發展旗下產品的付費功能以補充營收,信心十足。
這項新的計畫並不是從零開始,Meta旗下的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皆已開發收費功能,例如在Facebook用戶可透過「Star」等虛擬貨幣,打賞喜歡的直播網紅;近期Instagram也推出付費訂閱功能,開放創作者向用戶提供付費解鎖的獨享內容。這些提供創作者使用的付費解鎖功能,據祖克柏表示,尚不會在2024年前抽取交易費用,但能為Meta正全力開發的付費功能提供基礎,未來用戶更有機會買單。
事實上,社群付費功能已不是新鮮事,Meta以外的其他社群平台如Snapchat和Twitter,早已在此一領域捷足先登。Snapchat推出「Snapchat+」訂閱制計畫,用戶只要每月支付3.99美元,就能享有包含客製化表情符號、優先被創作者觀看回覆訊息、APP圖像的款式選項等會員功能;Twitter則在去年推出「Twitter Blue」,並在不久前將每月2.99美元的訂閱費用,調漲至4.99美元,用戶付費即可取得NFT個人資料、書籤匣、APP外觀客製化等功能。

兩大社群平台的訂閱制度看似相去不遠,發展策略卻有所不同。Twitter Blue始於去年六月,並在今年調漲67%的訂閱價格,近期Twitter推出多項功能,包含測試中的「發布推文後三十分鐘內可編輯」的功能,坊間預期此波訂閱制價格調漲,是為了不久後的會員功能升級而做的準備,顯示Twitter官方期待瞄準訂閱金額增長,更勝於會員數量的提升。
相較之下,Snapchat+發布於今年六月,短時間內已達到100萬訂閱數量,近期瞄準印度1.44億的市場,提供印度用戶85%優惠的訂閱價格,期待衝刺用戶數量、提高市佔率。如今輪到Meta出手搶食社群訂閱制大餅,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Web3降溫?Snap裁員Web3部門,Meta卻發展NFT為元宇宙做準備
Web3係指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去中心化網路生態;與Web2相比,優勢在於所有權並非由大型機構壟斷掌控,而是由用戶建設、營運並擁有的互聯網,講求公開互信的運作機制與用戶持有資料的交易權,基本上由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虛擬產品,比如NFT和比特幣,都是Web3時代應運而生的產物。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