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緬懷英女王:是弔唁也是抗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英國女王上週去世之後,香港的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開放民眾以鮮花和卡片向女王致意。不過學者認為,有些人也借此機會,表達對目前香港現狀的不滿。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
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上去世後,近日每天都有數百名香港民眾在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前排隊數小時,為的就是向女王獻上弔唁的鮮花和手寫信。此次女王去世後的集體悲痛,也許是香港市民有史以來最強烈的一次。部分學者認為這是對北京政府接管香港之後,日益加深對港控制的一種異議體現,一些香港人懷念他們在英國統治下的「黃金時代」。
香港人的事頭婆
女王的去世喚起了人們對英國的美好回憶,她在香港被暱稱為「事頭婆」,也就是「老闆娘」的粵語。一位在弔唁隊伍中排了兩個小時的居民CK Li說:「事頭婆是對她的尊稱,她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而非高高在上的老闆娘。」另一位80歲的居民Eddie Wong表示:「香港人非常愛戴她,在她統治時,我們享有民主和自由。為此我們非常感激,我想向在天堂的『事頭婆』告別」。
中國在1997年7月1日接管香港時,曾承諾將按照《基本法》確保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和資本主義制度,並擁有「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權利,並且保持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變。但在2019年發生了數月的抗議活動「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後,北京通過了嚴厲的港版《國安法》,試圖抑制公眾的異議。自此之後,批評北京政府的新聞機構遭關閉,數十名活動人士被逮捕。大規模抗議活動結束後,數以萬計的香港居民選擇移民到英國和台灣等地。

公眾人物言論被檢視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譽教授卜約翰(John Burns)說:「我可以想像,有些人去向女王致敬並不是為了懷舊,而是作為一種抗議形式,因為現在異議(在香港)受到壓制。」前民主黨主席、前立法會議員劉慧卿說,鑑於目前香港的政治局勢和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的爭議,現在香港人情緒高漲。她補充:「有一些人是真正的懷舊,對女王有思念之情,但也有人對香港的現狀有所不滿,不排除有些人利用這個場合來表達這種不滿。」
與此同時,香港的公眾人物正因其對女王逝世的反應而受到審視,如果他們被認為過於崇拜女王的統治或懷念過去英國的統治,就會受到批評。香港資深演員羅家英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一張在英國領事館外的自拍照,他寫道:「她登基,我七歲,這七十年來,英女王是我的長輩,看著我成長到老矣。香港在她的庇蔭下,人間福地,還有幾多個長輩呢,鮮花一束,謹致敬意,萬世流芳,大象無形」。
在網路上,「香港在她的庇蔭下,人間福地」的說法激發了中國網民的討論,羅家英的貼文下引來很多負面評論。有網民稱這麼說有美化殖民之嫌,批評羅家英「不懂歷史」,「傷害到了國人的感情」,甚至「透露出奴性」。羅家英事後刪除了該帖子,並在個人微博上發布了道歉影片稱「我是中國人,我永遠愛我的祖國」,並請大家不要過份解讀他的話。

「香港人被隔絕在討論之外」
並非所有香港人都對英國的統治有感情,一些人對於英國官方僅發放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給香港人感到不滿。這種護照不代表正式的英國公民身份,無法保證香港人在英國的生活權利。香港市民Leslie Chan表示他沒有計劃向女王表示敬意,他說:「當英國政府與中國討論香港的未來時,香港人被隔絕在這場討論之外。」
一些人只關注英國在將香港移交給中國前,最後幾十年的統治,當時香港變得越來越繁榮,殖民政府用新公園、火車線路和其他現代設施來彰顯其治理。卜約翰說,英國對香港的統治在某些方面使香港受益,但帶有霸權和種族歧視色彩的殖民主義仍是有害的。他認為:「當你談論殖民主義的好處時,不能只看香港過去10年或20年的情況,而是必須著眼於事情的整體。」

(美聯社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
“英國女王過世”的相關議題
- 2022-09-19 民眾質疑君主制不合時宜,英王查爾斯三世「承認殖民錯誤」相較於女王已跨出重要一步
- 2022-09-19 伊莉莎白二世國葬:英國王室繼承順位一覽&百年重要事件回顧
- 2022-09-18 香港人緬懷英女王:是弔唁也是抗議
- 2022-09-18 英國逾半世紀首場國葬:上百元首出席女王葬禮,維安挑戰超越倫敦奧運、白金禧週年紀念
- 2022-09-17 英媒指中國代表團遭禁止瞻仰女王靈柩,普亭未受邀俄國外交部批「極端邪惡」
Tags: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