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英國女王國葬落幕,新國王查爾斯三世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英國女王國葬落幕,新國王查爾斯三世面臨著怎樣的挑戰?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愛德華七世和查爾斯三世都是在英國社會發生變化的時代繼承王位,而且兩個人都不如他們的母親那樣受歡迎,然而,愛德華七世做得極為出色,而沒有理由顯示查爾斯三世不能作為一個重要的國王被銘記。

在程序上,英國君主王位繼承的過程是再順暢不過: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逝世後不到48小時,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國王就正式宣告成為英國的新一位君主。

不過,事情並不像它看起來那樣簡單:查爾斯是在一個對英國和王室家庭充滿挑戰的時間登上王位。BBC訪問的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新國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好壞,這些挑戰將會對他和後來者的統治定下基調。

從應對能源危機對這個國家的衝擊,到他的已故母親在位70年後人們對王室觀感的改變,未來的時間對於查爾斯三世來說,充滿考驗。

這是接下來新國王可能需要關注的一些主要問題。

一個「接地氣」的王室?

由於烏克蘭戰爭引發的能源價格飆升,英國數以百萬計家庭在今年冬天可能會面臨燃料短缺。最悲觀的預測是,有達4500萬人將難以支付他們的賬單——這相當於這個國家的三分之二人口。

1953年6月,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加冕後乘坐金色馬車的照片。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一些專家認為,查爾斯三世的加冕典禮將比1953年伊莉莎白女王的加冕典禮規模更小

這樣的情勢很可能會令王室家庭的財政比平常受到更多的審視。事實上,即使是在這場戰爭之前,英國媒體已經有傳聞指,當時的威爾士親王有意縮減王室場合的形式和規模,比如他自己的加冕典禮。

《每日郵報》(The Daily Telegraph)在9月13日曾估計,這場典禮與已故的伊莉莎白二世在1953年那場盛大的加冕禮將會相去甚遠——那是典禮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電視上播放。

該報引述王室消息源指,預計至少要到明年6月才會舉行的查爾斯三世加冕禮,將會時長更短、「費用更少」,而且關鍵是,更融合多元文化,以反映英國社會的多樣性。

查爾斯過去曾提及他想要為王室「瘦身」——這很可能是指履職王室成員更少,以國王和卡蜜拉王后(Queen consort Camilla)、威廉王子和王妃凱特琳為核心。

「頗為可能的是,我們將看到各項規模縮減,特別是加冕禮,」王室歷史學家凱麗・斯瓦布(Kelly Swab)向BBC表示。

「王室家庭必須要讓外界看到,他們有意識到這個國家在當前這些困難時期正經歷著什麼,」她補充說。

王室家庭的財政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常常是反王室論調的核心依據:這些資金主要來自納稅人支付的年度撥款,即所謂的「君主撥款」(Sovereign Grant)。

在2021-2022年度,這項撥款被設定在9980萬美元——相當於在英國每人支付1.49美元,但這並不包括王家家庭成員數額不菲的保安經費。

名聲敗落

9月12日,倫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宮外的反君主制示威者抗議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根據英國社會態度調查,過去30年來,公眾對君主制的支持有所下降(圖為9月12日,倫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宮外的反君主制示威者抗議)

對於王室的支持度目前處在30多年來的最低點,至少據英國社會態度調查(British Social Attitudes Survey)的研究是這樣。該機構會定期在英國民眾當中抽樣調查評估公眾對王室的觀感。

發表於2021年的最新調查顯示,只有55%的英國人認為有一個王室「非常重要」或者「頗為重要」。在過去數十年,這個支持率通常在60%至70%之間浮動。

今年5月,查爾斯在民眾最喜愛的王室成員中位列第三,排在女王和他自己的長子威廉王子之後。儘管伊莉莎白二世逝世後進行的民調顯示人們對新國王的支持度上升,但是有跡象顯示,查爾斯三世在維護王室聲譽上面有不少工作要做。

「對於國王查爾斯三世來說,挑戰之一是令王室對年輕世代有吸引力,」王室歷史學家理查德・費茨威廉姆斯(Richard Fitzwilliams)說。

費茨威廉姆斯的意見得到英國社會態度調查的支持,調查顯示2021年18-34歲人士當中只有14%認為英國擁有一個王室「非常重要」,而55歲以上人士持這一態度的比例則是44%。

而據市場分析公司YouGov在今年5月為反君主制團體「共和」(Republic)做的調查顯示,27%的英國公眾支持完全廢除君主制——這與本世紀以來一直穩定在15%的數字相比是一個顯著的上升。

凱麗・斯瓦布還指出,「很多事情與(伊莉莎白二世)加冕的1952年相比改變了很多」。她特別提到過去幾年此起彼落出現的反君主制抗議。

「現在對於君主制的態度改變小一些,而對於王室家庭的審視卻要嚴酷得多,」她說。

「這是查爾斯國王需要心中有數的事情。」

「從不抱怨,從不解釋」

查爾斯三世在聖詹姆士宮(James's Palace)舉行的一項歷史性儀式上正式獲得王位繼承理事會(Accession Council)確認,成為英國新國王。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查爾斯三世國王是英國的國家元首,但他的權力主要是象徵性和儀式性的

國王查爾斯三世是英國的國家元首。但是在英國的君主立憲制中,元首的權力主要是象徵和禮儀性質的。所以,王室家庭成員被期待保持政治中立。

已故英女王的克制,被很多人看作是她奉行「從不抱怨,從不解釋(never complain, never explain)」這句格言的結果。

話雖如此,查爾斯在過去卻曾經在他所關注的不同議題上發過聲。2015年,消息披露他曾寫過幾十封信給政府各部長,表達對各類問題的關注,從武裝部長的財政到草藥。

他的立場會改變嗎?頂尖憲法專家維爾儂・博格丹諾教授(Professor Vernon Bogdanor)的看法是肯定的。

「他從早年就知道,他的風格將不得不改變。公眾不會想要一個推動議題的王室成員,」博格丹諾教授說。

9月12日,在向議會成員發言時,剛剛宣告繼位的國王已經表現出調整做法的跡象。除了承認有些興趣他將不再能發展之外,查爾斯三世說,議會是英國民主制度「活生生的工具」。

大英國協與殖民歷史

2002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了牙買加。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在過去的幾年裏,一些大英國協國家開始討論他們與英國王室的關係(圖為2002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問牙買加的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