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方警告勿按讚或分享反抗軍的社交媒體內容,最高可處監禁10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緬甸軍政府發言人軍政府發言人卓敏吞在20日表示,大眾若在社交媒體上為對緬甸平行政府「民族團結政府」或其武裝附屬機構「人民防衛部隊」的按讚,可能會導致3至10年的監禁。聯合國在16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呼籲各國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以減少緬甸軍方獲得收入和武器的管道。
緬甸軍方20日時表示,大眾不應對「恐怖主義」的抵抗運動表現出道義上的支持,且警告,若在社交媒體上爲反抗軍發布的相關內容按讚或分享,最高可以判處10年監禁。
《路透社》報導,緬甸軍政府發言人軍政府發言人卓敏吞(Zaw Min Tun)在20日舉行的電視新聞發佈會表示,大眾在社交媒體上表現對緬甸平行政府「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NUG)或其武裝附屬機構「人民防衛部隊」(People's Defense Force, PDF)的支持,可能會導致3至10年的監禁。
Junta spokesperson Major General Zaw Min Tun warned on Tuesday that the regime will prosecute people who comment on or share Facebook posts of the civilian 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 and its parliamentary and armed wings.#WhatsHappeningInMyanmar pic.twitter.com/VphTKiLfjh
— The Irrawaddy (Eng) (@IrrawaddyNews) September 20, 2022
卓敏吞表示,這些「恐怖分子」正在尋求資金,並殺害無辜的人、破壞國家穩定。因此,大眾對他們的支持將受到嚴厲處理。他說,「如果捐款或支持恐怖分子及其行為,將面臨更嚴厲的懲罰。這麼做是為了保護無辜平民。」
目前,民族團結政府的臉書粉絲專頁有132萬追蹤者。
《路透社》指出,自2021年緬甸軍事政變以來,軍方反對者一直使用社交媒體平台廣泛傳播訊息,公民記者也經常發布抗議和軍方暴行的照片。此外,聯合國持續指責軍政府在鎮壓反對者時犯下大規模殺戮和危害人類罪,且許多人在秘密審判期間遭到監禁。
報導指出,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呼籲應與民族團結政府進行更深入的接觸,並將其納入緬甸的和平進程,不過,軍政府以需要恢復秩序的理由拒絕允許。
聯合國在16日發布一份報告,呼籲各國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以減少緬甸軍方獲得收入和武器的管道,進而停止其對人民的鎮壓。報告指出,自緬甸軍政府奪取國家控制權以來,所謂「國家行政委員會」未能以有意義和可持續的方式進行治理,而是繼續壓制和恐嚇緬甸人民。此外,報告也提及,自政變以來,緬甸的貧困人口至少增加2倍,公共衛生系統也已崩潰,且超過一半的學齡兒童在2年內無法接受教育。
新聞來源:
- Myanmar military threatens jail for online 'likes' for opponents(路透社)
- Liking opposition on Facebook can land you in jail: Myanmar junta(共同社)
- UN report calls for urgent action to halt access to revenue and arms supplies by Myanmar military(聯合國)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陳曉芙
核稿編輯:杜晉軒
Tags:
一圖看懂 太陽光電三大觀念釐清!2050淨零台灣為何要有太陽光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本文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隨著全球73個國家加入碳稅或ETS,碳定價已被證實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遷的有效手段。尤其台灣產業以外銷為導向,淨零減碳議題不僅是為環保,更關係到台灣企業的競爭力;若不積極面對挑戰,碳價成本將威脅台灣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衝擊產業競爭力。因此,產業轉型發展綠電減排,已是不可不為的生存策略。
當全球綠電應用迅速發展,歐盟更早在2020年取得「最綠年」成果,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38%,甚至超越化石燃料佔比
為了應對淨零碳排的趨勢,台灣正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而太陽光電作為綠能發展的重要一環,經濟部能源局更研擬太陽光電能源用地白皮書,計畫將太陽光電用地需求納入國土規劃架構。然而,太陽光電作為新興能源,對社會大眾來說較為陌生,因此本文從環保、發電效能、經濟效益等三大面向,為讀者破除迷思,說明為何太陽光電會是綠電發展的必選正解。
觀念1:無毒可回收,汙染趨近零
「太陽光電板製造對環境有害?光電會有電磁波對人體影響?」其實,太陽能板結構簡單(主要由玻璃、鋁框和矽晶片組成),材料無毒且可回收,容易模組化又方便建置;目前政府已建立太陽光電模組回收機制,只要遵守環保法規製造太陽能板,幾乎不會排放汙染物。此外,光電發電設備主要由光電模組與變流器組成輸出直流電,不會產生高頻幅射;設備產生的磁場強度相當於一般家用電器如電腦,並沒有對人體產生電磁波危害的疑慮。
更無庸置疑,源源不絕的日照,讓太陽能成為最乾淨、最友善環境的能源之一,也是台灣綠能發展不可或缺的途徑。
觀念2:智慧電網與儲能,365天不斷電
「太陽光電無法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天氣不好的話,電力又告急?」其實,太陽光電已是是國家發展重點,隨著技術快速發展,勢必能應對高能耗需求,包括工業生產和大型機構的電力所需;例如台電已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結合儲能,增建大甲溪光明發電廠計畫、協和燃氣機組改建計畫,以提升系統韌性與速度。透過智慧技術和儲能系統,太陽光電能夠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甚至有機會成為主要能源。
許多綠能產業正致力發展智慧管理、智慧電網和儲能技術,太陽光電也不例外。透過智慧管理,做到依照實際需求和天氣條件即時調整光電輸出,運用智慧電網提升能源分配的效率,藉由儲能系統在離峰時段儲電,於尖峰時段輸出能量,補足用電缺口,提升太陽光電系統的靈活度與應用效率。簡言之,無論天氣變化,只要建構完備的電力系統韌性,即可維持穩定供電。
觀念3:長遠投資,實現回本
「太陽光電設置和運維成本過高,無法回本?」我們都知道太陽光電源自取之不盡的太陽能,隨著太陽光電技術不斷進步,設施的建置和運維成本勢必逐步下降,並反映在電費上;換言之,太陽光電是一項必要的長遠投資,更是一個合理規劃即可預期回報的投資。
目前日本、歐美等國正積極發展農電共生、漁電共生,引導廢耕農地或廢棄魚塭重返耕耘或養殖,他國經驗也多次證明太陽能板有助於降低區域氣溫、幫助維護植被、避免土壤退化。
面對2030年實現產業淨零、2050年全國淨零的目標,地狹人稠的台灣更應該善用土地資源;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再利用廢耕地,推動智慧農/漁業、實現農/漁電共生,並善用太陽光電系統特性,提升綠能佔比、土地與空間利用率、糧食生產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經濟效益,造就產業多贏。
發展太陽光電的路上或許會面臨許多挑戰,但永續目標在即、綠電趨勢不可逆,太陽光電已被證實是可利用的綠電來源,全民應具備綠能共識、理性討論,共同思考如何實踐環保選址、智慧管理及儲能系統,朝向長遠、穩健的太陽光電邁進,才能為淨零台灣鋪平道路,實現永續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