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在冬季來臨之前,烏克蘭非常需要一次令人振奮的勝利,為「歐美亞太抗俄共同體」打下強心針

在冬季來臨之前,烏克蘭非常需要一次令人振奮的勝利,為「歐美亞太抗俄共同體」打下強心針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不明白必須長期抗爭的道理,寄望一下子就能打贏翻身仗,這就會妨礙我們對戰爭的準確認識,會低估取得最終勝利的難度,還容易一下子出現悲觀情緒。

7月,俄軍在烏克蘭東部的盧漢斯克(Luhansk)和頓內次克(Donetsk)發動一系列攻勢,最終佔領了幾乎整個盧漢斯克和大部分頓內次克。此後,俄烏戰爭的前線就陷入僵局。俄軍無力發動更大的進攻。

烏克蘭從6月開始就暗示要進行大規模反攻。此後主打南線,但除了奪取戰爭早期被俄軍佔領的蛇島(靠近羅馬尼亞海岸線)之外,最主要的軍事目的,即奪回戰爭中首個陷落的大城市赫爾松(Kherson),進展不大。8月份,戰爭新聞陷於沈寂。

平淡的8月中,最大的新聞有三宗。

第一、克里米亞攻擊

自從2014年就被俄國佔據的克里米亞,陸續有分散的爆炸,有人相信是烏克蘭潛入敵佔區的小分隊策劃的襲擊,但無論烏俄雙方都沒有承認。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8月9日在薩基(Saky)空軍基地的爆炸,烏克蘭宣布有九架俄軍飛機被摧毀。此後有情報指出,被摧毀的飛機至少有10架。薩基空軍基地是俄軍飛機控制烏克蘭戰場領空的主要軍事戰略機場之一,機場被炸,飛機被摧毀,對俄國的制空能力打擊巨大。

俄國一開始報導是「消防意外」,後來又定性為「恐怖主義襲擊」。現在一般估計並非從烏克蘭控制的境內發動的導彈襲擊,而是烏克蘭在克里米亞的游擊隊行動。烏克蘭還屢次發出警告,可能會炸毀刻赤大橋,即新建成的跨越刻赤海峽,連結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本部的大橋。但至今尚未有行動。

克里米亞是俄羅斯2014年侵佔的烏克蘭土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宣稱,奪回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反攻目的,不會在克里米亞歸屬問題上與俄羅斯妥協。因此,烏克蘭在克里米亞發動的軍事行動,除了戰術意義外和戰略目的外,還有很濃重的政治宣示意義。同時也給俄國佔領區的侵略軍帶來心理壓力。

第二、札波利沙核電站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