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或「新住民」?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女性如何看台灣生活與兩岸政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政策上的顯著差異,一直以來招致許多兩岸聯姻家庭或人權組織抨擊。後者強調這種差別待遇即是赤裸裸的歧視,需要廢除。同時,或有一些陸籍配偶不滿被稱以「陸配」或「外籍新娘」稱呼,因而希望被稱為「新住民」免去陸配標籤。
「我已經從『陸配』畢業了!我是前『陸配』,曾經的『陸配』,已歸化的『陸配』,你們也可以稱呼我『台配』,台灣籍的配偶......」
這是來自中國大連知名「陸配」(大陸籍配偶)莉雅(Lia)最近在YouTube發出的影片訴說的心情,在網路上引起討論。移居台灣六年多,莉雅是台灣小有名氣的網紅(YouTuber),與台灣丈夫住在台灣新北市並育有一子,她在疫情後以「焦慮主婦」開始,常在網路分享她在台灣養育小孩的甘苦談,並對台灣教育乃至防疫政策的個人觀察,廣受台灣媒體報導。
事實上,自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許多在台灣的中國籍配偶,不管是初來乍到或定居台灣多年,都開始經營了「自媒體」,製作影片上傳到Youtube或中國的網站(西瓜網)等,蔚為風潮。她們討論並分享台灣的生活或對兩岸制度的比較及觀察,引發兩岸網友高度興趣。
此外,一些經營較久或者對於政治議題不避諱的陸配,在Youtuber常有極高的點閲率,也有些人也憑藉網路名氣及流量,做起了團購等小生意。
但是,陸配也時而要面對一些小粉紅或台灣言論過激的網友抨擊。譬如,莉雅說,這幾天她在發佈自己拿到身份之後,在中國定居的台灣藝人黃安,隨即轉貼她的照片到微博並對其譏諷,引發爭議。
無論如何,在台灣這些外籍新住民的發聲,業已是台灣輿論新鮮且引人注目的聲音。台灣一些電視頻道,以製作節目廣邀世界各地的新住民,分享意見以及在台灣生活的大小事,頗受歡迎。
《BBC中文》訪問了兩位在台灣的陸籍配偶,分享這幾年她們在台灣的生活及自我認同的反思。
「陸配」在台灣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根據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統計,截至2021年7月底,台灣累計有近35.1萬陸配人士,女性佔33.1萬。
據分析,約20多年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兩岸經濟越來越緊密,近百萬台商前往大陸設廠處理公事,間接在兩岸搭起婚姻橋樑。但彼時兩岸通婚初期,管理及審核不易,有關兩岸聯姻的消息,在台灣輿論通常聚焦在「假結婚真賣淫」或人蛇集團等負面訊息,外界鮮少聽到陸配自己的聲音。
這種情況來到當下社交媒體掛帥的新時代,在台灣的婚姻移民也學會經營自媒體。特別在疫情期間,在Youtube等網絡媒體,可以開始看到在台陸配及其他外籍配偶,廣傳製作影片,分享他們在台灣的養兒育女或成家立業的心路歷程,抒發自己在台灣生活的高高低低或針砭時事。
其中陸籍配偶面對的身份認同問題,一直是各界最感興趣之處。
陸配或新住民?
譬如,來自四川成都的「上官亂」,這個名字是她寫作的筆名。上官亂告訴《BBC》,大學念的是傳媒,後來就一直在中國文化界工作,她在2014年首度來台灣,開啟與台灣的緣分。2017年全職寫作,在大陸出版了有關台灣文化歷史的書籍,受大陸書市注目。之後,她與台灣籍的先生在大陸相識,2020年成婚,在疫情蔓延全球之際,她移居到台灣北部桃園中壢市定居。
來台兩年,上官亂持續發表她對台灣及兩岸政治的觀察。她也經常以女權視角臧否台灣及大陸社會變遷,逐漸受到台灣輿論關注,並被台灣電視台談話性節目邀請,廣談在台灣生活的經歷。
也許因為其作家背景,上官亂的影片多半是有關政治及歷史的介紹,她經常到台灣各地歷史景點,介紹一些即便是台灣人都不熟悉的歷史,譬如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發生在台灣的一些事件。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上官亂並不避諱批評家鄉中國的一些政策。譬如,採訪之際正逢她的家鄉成都防疫封城,上官亂彼時便在網上提到母親住的小區,有女性性工作者因為封城,沒有收入正挨餓的遭遇,讓她感慨萬千,並對記者提出她的批評。
這種直來直往的態度,也表現出她在看待自己身為「陸配」的認同上面。
因為,根據台灣移民法律,在台陸配適用法條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陸配拿身分證叫做「定居」,須在台灣住滿6年才可申請身分證及護照,其他外籍配偶則需4年。而外籍配偶在台灣,則只需要先取得居留證後先住1年,之後合法居留台灣3年以上即可申請身份。
在政策上的顯著差異,一直以來招致許多兩岸聯姻家庭或人權組織抨擊。後者強調這種差別待遇即是赤裸裸的歧視,需要廢除。同時,或有一些陸籍配偶不滿被稱以「陸配」或「外籍新娘」稱呼,因而希望被稱為「新住民」免去陸配標籤。
針對這議題,上官亂的回答出乎意料。
她告訴記者,就這稱謂,她不認為需要特別政治正確。她強調個人絶對認同陸配應爭取權益,但她認為同時不能刻意忽略所謂「陸配」這個稱謂就是兩岸關係縮影:「我覺得不需故意忽略兩岸關係的特殊關係。要不要叫我陸配或新住民,對我來說不是特別重要的。」
換言之,上官亂認為,相同待遇不代表就是真平等,有差異也未必是歧視。她又說:「大陸籍的配偶與其他外籍配偶在制度上的差異,對我來說,就是以兩岸關係為基礎。而兩岸關係與台灣與其他國家的關係,譬如越南就是有差異。兩岸關係緊張,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也一直在,我不想忽略這個議題,而且這議題我認為也不該忽略。」
上官亂補充說:「其實最重要的,我為什麼要強調陸字,因為我就是來自大陸啊,我永遠會帶著這個印記,因為我有責任用我親身經歷的一切,耳聞目睹的一切,誠實地告訴自由世界的人民要怎樣珍惜民主和自由......」
Tags: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