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陸配」或「新住民」?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女性如何看台灣生活與兩岸政治?

「陸配」或「新住民」?來自中國的新移民女性如何看台灣生活與兩岸政治?
上官亂經常到台灣各地歷史景點,介紹一些即便是台灣人都不熟悉的歷史。|Photo Credit: 上官亂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政策上的顯著差異,一直以來招致許多兩岸聯姻家庭或人權組織抨擊。後者強調這種差別待遇即是赤裸裸的歧視,需要廢除。同時,或有一些陸籍配偶不滿被稱以「陸配」或「外籍新娘」稱呼,因而希望被稱為「新住民」免去陸配標籤。

「我已經從『陸配』畢業了!我是前『陸配』,曾經的『陸配』,已歸化的『陸配』,你們也可以稱呼我『台配』,台灣籍的配偶......」

這是來自中國大連知名「陸配」(大陸籍配偶)莉雅(Lia)最近在YouTube發出的影片訴說的心情,在網路上引起討論。移居台灣六年多,莉雅是台灣小有名氣的網紅(YouTuber),與台灣丈夫住在台灣新北市並育有一子,她在疫情後以「焦慮主婦」開始,常在網路分享她在台灣養育小孩的甘苦談,並對台灣教育乃至防疫政策的個人觀察,廣受台灣媒體報導。

事實上,自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許多在台灣的中國籍配偶,不管是初來乍到或定居台灣多年,都開始經營了「自媒體」,製作影片上傳到Youtube或中國的網站(西瓜網)等,蔚為風潮。她們討論並分享台灣的生活或對兩岸制度的比較及觀察,引發兩岸網友高度興趣。

此外,一些經營較久或者對於政治議題不避諱的陸配,在Youtuber常有極高的點閲率,也有些人也憑藉網路名氣及流量,做起了團購等小生意。

但是,陸配也時而要面對一些小粉紅或台灣言論過激的網友抨擊。譬如,莉雅說,這幾天她在發佈自己拿到身份之後,在中國定居的台灣藝人黃安,隨即轉貼她的照片到微博並對其譏諷,引發爭議。

無論如何,在台灣這些外籍新住民的發聲,業已是台灣輿論新鮮且引人注目的聲音。台灣一些電視頻道,以製作節目廣邀世界各地的新住民,分享意見以及在台灣生活的大小事,頗受歡迎。

《BBC中文》訪問了兩位在台灣的陸籍配偶,分享這幾年她們在台灣的生活及自我認同的反思。

「陸配」在台灣

台北101大樓的兩名遊客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根據台灣內政部移民署統計,截至2021年7月底,台灣累計有近35.1萬陸配人士,女性佔33.1萬。

據分析,約20多年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兩岸經濟越來越緊密,近百萬台商前往大陸設廠處理公事,間接在兩岸搭起婚姻橋樑。但彼時兩岸通婚初期,管理及審核不易,有關兩岸聯姻的消息,在台灣輿論通常聚焦在「假結婚真賣淫」或人蛇集團等負面訊息,外界鮮少聽到陸配自己的聲音。

這種情況來到當下社交媒體掛帥的新時代,在台灣的婚姻移民也學會經營自媒體。特別在疫情期間,在Youtube等網絡媒體,可以開始看到在台陸配及其他外籍配偶,廣傳製作影片,分享他們在台灣的養兒育女或成家立業的心路歷程,抒發自己在台灣生活的高高低低或針砭時事。

其中陸籍配偶面對的身份認同問題,一直是各界最感興趣之處。

陸配或新住民?

譬如,來自四川成都的「上官亂」,這個名字是她寫作的筆名。上官亂告訴《BBC》,大學念的是傳媒,後來就一直在中國文化界工作,她在2014年首度來台灣,開啟與台灣的緣分。2017年全職寫作,在大陸出版了有關台灣文化歷史的書籍,受大陸書市注目。之後,她與台灣籍的先生在大陸相識,2020年成婚,在疫情蔓延全球之際,她移居到台灣北部桃園中壢市定居。

來台兩年,上官亂持續發表她對台灣及兩岸政治的觀察。她也經常以女權視角臧否台灣及大陸社會變遷,逐漸受到台灣輿論關注,並被台灣電視台談話性節目邀請,廣談在台灣生活的經歷。

也許因為其作家背景,上官亂的影片多半是有關政治及歷史的介紹,她經常到台灣各地歷史景點,介紹一些即便是台灣人都不熟悉的歷史,譬如日本殖民統治時代發生在台灣的一些事件。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上官亂並不避諱批評家鄉中國的一些政策。譬如,採訪之際正逢她的家鄉成都防疫封城,上官亂彼時便在網上提到母親住的小區,有女性性工作者因為封城,沒有收入正挨餓的遭遇,讓她感慨萬千,並對記者提出她的批評。

這種直來直往的態度,也表現出她在看待自己身為「陸配」的認同上面。

因為,根據台灣移民法律,在台陸配適用法條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陸配拿身分證叫做「定居」,須在台灣住滿6年才可申請身分證及護照,其他外籍配偶則需4年。而外籍配偶在台灣,則只需要先取得居留證後先住1年,之後合法居留台灣3年以上即可申請身份。

在政策上的顯著差異,一直以來招致許多兩岸聯姻家庭或人權組織抨擊。後者強調這種差別待遇即是赤裸裸的歧視,需要廢除。同時,或有一些陸籍配偶不滿被稱以「陸配」或「外籍新娘」稱呼,因而希望被稱為「新住民」免去陸配標籤。

針對這議題,上官亂的回答出乎意料。

她告訴記者,就這稱謂,她不認為需要特別政治正確。她強調個人絶對認同陸配應爭取權益,但她認為同時不能刻意忽略所謂「陸配」這個稱謂就是兩岸關係縮影:「我覺得不需故意忽略兩岸關係的特殊關係。要不要叫我陸配或新住民,對我來說不是特別重要的。」

換言之,上官亂認為,相同待遇不代表就是真平等,有差異也未必是歧視。她又說:「大陸籍的配偶與其他外籍配偶在制度上的差異,對我來說,就是以兩岸關係為基礎。而兩岸關係與台灣與其他國家的關係,譬如越南就是有差異。兩岸關係緊張,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也一直在,我不想忽略這個議題,而且這議題我認為也不該忽略。」

上官亂補充說:「其實最重要的,我為什麼要強調陸字,因為我就是來自大陸啊,我永遠會帶著這個印記,因為我有責任用我親身經歷的一切,耳聞目睹的一切,誠實地告訴自由世界的人民要怎樣珍惜民主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