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裡無處可去的少年們》推薦序:殘酷揭露校園裡的「種姓制度」

《學校裡無處可去的少年們》推薦序:殘酷揭露校園裡的「種姓制度」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寫下這篇文章,孩子的明天要比今天過得更好,世界的變化始於一個個渺小但被堅持下去的信念,要善良、要勇敢、要有指出不對勁的勇氣、要停止忽視、要相信眾人匯集的力量可以是善,而不是惡。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功課好又聰明,但每個人都有幫助被排擠、受欺負的同學的能力!孩子不要成為霸凌者並不難,但對於他人受害要能感同身受並有所行動,其實很不容易,因為他們身邊充滿對兒童苦難視而不見的成人。

我希望,自己曾經沒有那麼無動於衷,沒有那麼膽小懦弱,當年的我沒有足夠勇氣,現在的我做的所有事,都有一個共同目的,希望每個人能接受與自己不同的人,在這個巨大的群體之中,能堅持個人意識與勇氣,相信每一天都能有所改變,所以讀完此書後,我寫下這篇文章,孩子的明天要比今天過得更好,世界的變化始於一個個渺小但被堅持下去的信念,要善良、要勇敢、要有指出不對勁的勇氣、要停止忽視、要相信眾人匯集的力量可以是善,而不是惡。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學校裡無處可去的少年們:排擠、霸凌與暴力,還有視而不見的我們》,時報出版

作者:金重美(김중미)
譯者:胡椒筒(hoochootong)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無處可逃的孩子,沒有加害者的暴力
還有,視而不見的我們

如果那時能有一個人,在徹底崩壞前接住我……
——誰能成為我的「麥田捕手」?

比起老師的權威,孩子們更害怕握有權力的孩子。
你沒發現嗎?
學校根本是社會的一面鏡子。

學校可說是孩子進入的第一個小型社會,他們在此學習知識、人際關係,甚至第一次明白,暴力是如何與權力一起成形。

在最渴望認同的時期,外表、家庭甚至身心狀況,都可能成為被同儕取笑、欺負的理由。即便大人們教育孩子善良、正直、平等,但先以各種條件定階級、分高低的,往往就是師長,而「暴力」的形式更不只有拳打腳踢,加害者可以是老師、同學、父母,甚至虛擬空間上那些模糊的面孔,讓傷痕在無形中越鑿越深。

本書提醒了我們,視而不見的暴力最暴力,粉飾太平終究不是真正的太平。這是那些意識到不對勁的孩子,為自己、也為朋友挺身而出的故事。世界的改變,正始於這些看似渺小且微不足道的勇敢。

排擠、霸凌與暴力,
那些沒有人應該經歷的成長痛

〈小丑和我〉
罹患肌肉萎縮症的政宇在班上幾乎是隱形人,還常被綽號「小丑」的趙赫欺負。善奎因為剛好坐在政宇旁邊,不得已成了他的小幫手,卻漸漸懂得政宇的渴望與孤獨,兩人不知不覺成了朋友,直到小丑自告奮勇說要當政宇的小幫手......

〈不舒服的真相〉
泫瑞再也不想去學校了!學校讓學長姐負責管理學弟妹,他們的權力日益壯大,從服裝儀容管到午餐秩序,有些同學更想盡辦法拍學長姐馬屁,到處欺負人,就算報告老師也沒用!到底該怎麼讓這些人得到教訓……

〈守護夢想的相機〉
舊商店街即將被都更,亞嵐的爸爸在與政府的對抗中被逮捕;亞嵐因為英文成績太差,課後輔導被分到「下」班,發配到邊疆破爛的舊教室。老社區不敵新街道,老師只關心成績好的學生,亞嵐發現,自己好像提早體會了社會的殘酷。

〈拳頭是謊言〉
父親總是醉醺醺地,一回家就對母親拳打腳踢,母親卻說父親是愛他們的;受老師喜愛的班長逼李錫和同學對打,要是輸了會被打更慘。李錫雖然害怕,但更恐懼內心那股想痛扁班長的衝動,讓他想起了父親……

〈我也有翅膀〉
距離秀貞從大樓一躍而下,已經過了一年了。佳恩從未忘記當初是誰帶頭起鬨,又是誰在聊天群組嘲笑秀貞的。她無法認同秀貞是自己選擇了死亡,她清楚知道,這件事有真正的加害者。

0010935191
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