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自助餐」:批踢踢鄉民們的言論如何「腫足騎士」?

「黑人自助餐」:批踢踢鄉民們的言論如何「腫足騎士」?
戴維斯(Quincy Davis)(中)。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批踢踢的「腫足騎士」或許並非特例,但鄉民的言論卻能反映出在地球另一端,缺少和他者的日常互動經驗,產生實質的刻板印象和影響。

美國社會學家Eduardo Bonilla-Silva提出「文化種族主義的生理化」(biologization of cultural racism),[4]主張種族主義包含文化和生理意義,而兩者往往無法輕易切割,例如我們經常聽到「黑人天性懶惰」、「亞洲人數學都很好」、「拉丁裔天性熱情」等將文化歸因於天生且不易改變。批踢踢鄉民的言論同樣結合了文化和生理層面的歧視(例如將其犯罪和享樂主義的文化歸因於基因),並用來正當化美國黑人居於社會底層的事實。

「雙標黑人仔!」

5
圖5:快艇球星Kawhi Leonard在練習時穿的衣服(圖片取自:快艇官方臉書)

奠基在文化和科學/生理種族主義之上,或許不難理解為什麼「黑人自助餐」被批踢踢鄉民用來諷刺黑人的雙標和隨意爭取權利。在「政治正確」的氛圍下,任何批評黑人或對黑人不利的言行都會被扣上種族歧視的帽子。一個很好的案例是2020年八月,在NBA版上出現了關於快艇隊球星Kawhi Leonard在練習時穿上印有「眾生並不平等,直到黑人生命受到重視」(All Lives Can’t Matter Until Black Lives Matter)的衣服(如圖5)。事實上,All Lives Matter並不等同於黑人至上或黑人的命較其他有色人種更為重要;[5]該口號的訴求是因應白人為主的論述,我們無法主張眾生平等,除非我們能夠意識到(美國)社會中對於黑人根深蒂固的歧視。

然而在NBA版,這篇文章被噓到X9,大部分的鄉民指責黑人雙標或追求「黑人至上」。雙標的意思是指,黑人一方面抱怨受到各種歧視,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歧視亞洲人或其他有色人種。噓文包括了:「噁心,自己種族歧視別人還好意思反種族歧視」、「我們的豪神綁個辮子頭就被臭黑鬼哭爸,只有尼哥可以嘴別人,別人不能嘴他們」、「其他弱勢種族就不是人喔?」、「Black應該改成Asian才對」、「#黑人至上主義」、「黑人的命才是命,別種人死一邊」、「黑人自己講尼哥,卻不准人家喊,這也是歧視」、「黑人可以罵你黃猴子但你不可以罵人家是尼哥」、「[問卦]黑人484雙標始祖?」。

白人>黑人>黃種人

這些回應也反映出,鄉民是如何看到自身(黃種人)和黑人身處於哪個種族位階。舉例來說,在社經地位上,白人位於頂端,亞洲人或拉丁裔居其後,黑人位於底層;在其他面向上例如運動或是外表吸引力,黑人則在亞洲人之上。八卦版鄉民把黑人歧視黃種人的事件和種族位階連結,認為大多時候,黃種人的位階更為低下。例如:「美國種性是寫在膚色上的:白人是人,黑人是狗,黃種人是狗屎!」、「白人=有錢黑人>>>>>>黃人」、「黃皮猴與狗不得進入」、「白人比較高等,所以說人白鬼不算侮辱」、「黃種人不算人,是第三等生物」、「白人>黑人>寵物>流浪狗>黃皮猴墊底」、「一黑二白三花四黃,老祖宗的智慧」、「和亞洲人交往會被認為是向下流動,尤其白人女性和亞洲男性交往」、「[問卦]投胎成黑人或亞洲男哪個比較慘?」、「亞洲社畜男經過調查是最不受歡迎的族群,反應方面,黑人會上街遊行反抗,亞洲人會忍氣吞聲乖乖承受。」

種族位階的概念也強化了群體之間的差異性和衝突,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爆發後,黑人被媒體形塑成亞裔仇恨主義的來源之一,反映在幾次針對亞裔群體的言語和肢體暴力事件。八卦版幾篇文章轉錄了黑人攻擊海外台灣人的新聞,相當程度降低了鄉民支持BLM或黑人權利的運動。

推文包括:「本來就白痴聖母婊左膠才會挺黑人」、「最歧視黃種人的就是尼哥,只有白癡才在那邊跟喊#BLM」、「看台灣人跟風在那裏BLM,不知道黃種人才更需要ALM/YLM」、「美國黑人看到黃種人都是直接飆髒話、吐口水,看不爽直接痛毆」。這些言論顯示當BLM發生時,批踢踢鄉民並不會給予特別同情,即使黃種人在美國同樣屬於少數族群,且同樣是種族主義下的受害者。但因為對於黑人經驗的不理解,或甚至將黑人視為歧視黃種人的來源,跨種族團結的可能性逐漸縮小。

鄉民的反思

有趣的是,鄉民們反思黃種人、特別是台灣人的文化特性:奴性,並認為台灣人的奴性是導致其在種族位階底層的原因。而BLM等黑人運動更是突顯出了兩個群體的差異:黑人會爭取權利,而台灣人願意忍受剝削。一篇關於「[問卦]黃種人是不是最弱人種?」的文章問到了黃種人為何可以在演化中存活下來,相關的推文包括:「因為奴性重存活下來」、「奴性屌打其他人種」、「美國人一堆工作都被亞裔搶光了」、「亞洲人就是因為地位最低所以只能尋找存錢的安全」、「黃種人骨子裡就是自帶自卑基因,這是千古奴化的結果,溫良恭儉讓的儒家思想」、「華人文化就是訓練奴才文化,奴隸思維已經深深刻在他們思想裡,一代傳一代」、「台灣就是殖民文化」。

奴役文化和亞裔在就業、經濟、學業等方面成功融入美國的「模範少數族群」(model minority)理論不謀而合:亞裔吃苦耐勞、承受剝削和溫良恭儉讓等文化刻板印象,再次拉大了和黑人的群體差異。不論是對於種族位階的內化、以及對於奴性的反思,都和台灣的被殖民經驗以及受到主流種族論述的影響有關。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