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14歲少女莫莉輕生,調查認定社群媒體提供不安全內容釀成悲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英國一名14歲少女莫莉輕生前透過社群媒體大量閱覽與自殘、自殺有關的圖像、影像、文字與其他令人感到沮喪消極的內容,Meta和Pinterest的高管為提供不安全內容道歉,政府將制定相關法案要求技術平台保護兒童免受有害內容的侵害。
英國一名14歲少女莫莉.羅素(Molly Russell)在2017年結束自己的生命,驗屍官安德魯.沃克(Andrew Walker)上週指出,憂鬱症與線上自殘、自殺內容導致莫莉自殺,莫莉的父親伊恩.羅素(Ian Russell)訴求社會應保護無辜年輕人,社群媒體公司不應將兒童痛苦為利潤。
網路世界大量不安全內容侵蝕心理健康,求救訊號無人回應
《BBC》報導,倫敦北部的資深驗屍官沃克表示,莫莉訂閱了許多線上網站,他可以閱覽、儲存與自殘和自殺有關的圖像、影像、文字與其他令人感到沮喪消極的內容,「將自殺作為結論是不安全的,莫莉死於憂鬱症和線上負面內容的影響。」
沃克指出,Instagram和Pinterest透過演算法被動或主動提供莫莉內容,其中包含浪漫化年輕人的自殘行為、試圖孤立和阻止尋求幫助,甚至將自殘和自殺動地描述為無法恢復狀況的必然結果;沃克認為這些網站內容僅呈現非理性的觀點、缺少正常的平衡,逐步侵蝕莫莉的心理健康,終至他的死亡。
《The Guardian》報導,死因調查展示了演算法提供給莫莉的數千張圖像中的一小部分——黑暗、悲慘和令人沮喪的絞索、藥丸和剃鬚刀片;他的YouTube也充斥大量涉及焦慮、抑鬱、自殘和自殺令人不安的內容。
報導指出,在莫莉自殺前的6個月裡,他在Pinterest上一個命名為「沒什麼好擔心的(nothing to worry about…)」的資料夾包含469張圖片,與自殘和自殺、焦慮和抑鬱有關;而他在Instagram上瀏覽了超過1萬6300條的內容,其中有2100條與自殺、自殘和憂鬱症有關,甚至在他去世當天、最後一次使用iPhone的凌晨12點43分,他仍在平台上保存了一張帶有憂鬱症相關標語的圖片。
報導指出,莫莉在Instagram上總共觀看了138個包含自殺和自殘內容的影片,一名兒童心理諮詢師在聽證會上表示,在看到這些內容後,他數週都無法入睡;《BBC》也報導,在法庭上播放這名14歲少女Instagram帳戶上的影片前,驗屍官更警告說這些影像幾乎不可能被完整觀看,他的一名工作人員也在觀看時不得不離開房間。
《BBC》報導,儘管伊恩曾經察覺莫莉的不對勁,在一次汽車旅行中和莫莉談了此事,莫莉也答應當有需求時要與伊恩談談,但莫莉最終還是選擇了Twitter和Instagram,反而數度透過社群媒體向網路名人、心理疾病KOL發出求救訊號,遺憾卻都沒被回應;伊恩形容:「莫莉有一種錯誤的印象,以為能夠對著廣闊的網路世界大喊大叫、被眾人傾聽,但實際上他只是對著風喊叫。」
演算法持續推薦類似不安全內容,加劇負面影響
《BBC》報導,檢察法醫也查看了莫莉秘密的Twitter帳戶內容,她為自己的Twitter取名為「Idfc_nomore」,伊恩認為這意味「我他媽的不在乎了(I don't fucking care nomore)」。莫莉於2016年12月首次發布推文,分享了一個與抑鬱、自殘和焦慮作鬥爭的美國十多歲男孩的貼文,而當莫莉關注此帳戶時,Twitter的演算法會推薦其他類似的內容——你與特定主題內容互動越多,向你推薦此類內容就越多。
《The Guardian》報導,當莫莉使用Pinterest瀏覽、收藏關於憂鬱症的內容,Pinterest主動向莫莉發送了內容推薦電子郵件,標題為「你可能喜歡的10個憂鬱症別針(10 depression pins you might like)」;伊恩形容:「演算法意味著你無法逃脫它,它會不斷推薦更多內容。一旦陷入其中就逃不掉的。」
Meta、Pinterest承認造成悲劇,未來應保護兒童免受有害內容的侵害
《The Guardian》報導,伊恩表示:「是時候保護我們的無辜年輕人了,而不是放任平台將他們的痛苦變現為利潤。」在為期兩週的聽證會上,Meta和Pinterest的高層為他們的平台向莫莉展示的內容而道歉,兩公司的發言人皆表示,將會仔細思量驗屍官的完整調查報告。
雖然Meta健康和福利政策負責人伊麗莎白.拉貢(Elizabeth Lagone)先前曾將莫莉生前看到的一批憂鬱症、自殺和自殘內容描述為「安全」,但伊麗莎白也已在聽證會後承認貼文與影像違反準則;而Pinterest社群營運負責人賈德.霍夫曼(Jud Hoffman)則是憂心,平台目前並不完美,違反政策的內容仍可能持續存在。
驗屍官沃克表示,他打算發布一份預防未來死亡警示,該警示將建議採取行動以防止莫莉案件重演;威廉王子呼籲應採取更多行動保護兒童,「我們的兒童和青少年的線上安全需要成為先決條件,而不是事後才考慮。」文化部長米歇爾.多內蘭(Michelle Donelan)則說道,目前兒童福利上社群媒體上遭遇可怕的失敗,未來相關法案將要求技術平台保護兒童免受有害內容的侵害。
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只是你現在暫時無法看到。
那個時候你過得很好,你已經做到一次。明天,也可以再辦到一次。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新聞來源
- Molly Russell inquest: Father makes social media plea(BBC)
- In her own words - Molly Russell's secret Twitter account(BBC)
- Social media firms ‘monetising misery’, says Molly Russell’s father after inquest(The Guardian)
- ‘The bleakest of worlds’: how Molly Russell fell into a vortex of despair on social media(The Guardian)
延伸閱讀
- Meta面臨8起青少年相關訴訟,造成飲食失調、嚴重憂鬱與睡眠障礙,母親指控FB、IG與11歲女兒的自殺有關
- 失敗的「作文比賽」讓麻浦大橋輕生人數年年攀升,韓國政府努力十年挽回近2000條人命
- 過去一年發生多起青年自殺事件,越南青年心理健康問題引發關注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劉亭妤
核稿編輯:楊士範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