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都議員暗公報】1/10候選人曾有涉案紀錄,哪個政黨最多「前科」?

【2022六都議員暗公報】1/10候選人曾有涉案紀錄,哪個政黨最多「前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六都中,高雄市有23人涉案最多,占比高達18%;其次是新北市16人,桃園市13人。為什麼高雄的「涉案議員」特別多?哪一黨有最多曾涉案的議員候選人?更重要的是,為什麼選民會投給有前科的人?

因應九合一大選推出的2022六都議員暗公報,除了延續「2018年六都議員暗公報」的資料外,也和台灣公益吹哨者保護協會所做2022全國議員候選人犯罪前科大追擊進行資料合作,統計出在六都共有740位市議員候選人,有「涉案紀錄」的共有76位,等於每10位候選人,就有1人有涉案紀錄;其中現任議員有涉案紀錄的有50位(占66%)。

在六都中,高雄市有23人涉案最多,占比高達18%;其次是新北市16人,桃園市13人。而在政黨方面,在六都當中,國民黨所推出的候選人有27人有涉案紀錄,占比達到13.9%;而民進黨在六都所提名的候選人雖然較少,為18人,但也有9%的候選人都有涉案紀錄。

為什麼高雄的「涉案議員」特別多?

高雄市有23人涉案最多,占比高達18%,這其實是緣起於早年的一連串案子。2009年高雄地檢署偵辦市議員林武忠抽單案時,意外查出有議員涉嫌利用人頭詐領助理費,隨即搜索高市議會,發現議員除了聘僱自己親屬掛名助理,甚至聘僱名單中還有遊民、植物人等,2011年5月,檢方依偽造文書罪將20名議員在內共23人提起公訴。

當時被判有罪定讞的包括現任和已經卸任的,有20名市議員,包括許多資深議員如已故的國民黨議員許崑源、黃柏霖(國)、康裕成(民)、黃淑美(民)、陳美雅(國)、李喬如(民)、吳益政(親)等;調查發現涉案議員在2001至2008年間均未依實際情形申報,並在議會要求出具助理名單時以人頭掛名填寫,涉犯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的偽造公文書罪,判刑2月至1年10月不等,均得易科罰金定讞。

而這一批被判刑的議員當中,此次仍有7名議員此次投入競選連任,所以造成高雄的涉案紀錄人數特別多。不過也被判刑的高雄資深議員康裕成當時就表示,這是制度上的缺失,將研議修改法規著手改革議會的制度,避免再有議員因此被判刑。

暗公報統計-秉芳文章v7-修正涉案紀錄資料

另外雖然暗公報只探討了六都,不過根據2022全國議員候選人犯罪前科大追擊網站的統計,全國除了澎湖縣此次登記的議員候選人沒有一位具有犯罪前科外,其餘21個縣市都有,人數為1至23人不等,且具犯罪前科候選人比例超過10%的縣市共有12個。

而比例前5高的縣市,分別為雲林縣登記69人,具犯罪前科者17人,佔比24.6%;苗栗縣登記72人,具犯罪前科者15人,佔比20.8%;金門縣登記32人,具犯罪前科者6人,佔比18.8%;高雄市登記128人,具犯罪前科者23人,佔比18%;彰化縣登記86人,具犯罪前科者14人,佔比16.3%。

哪一黨有最多曾涉案的議員候選人?

在六都當中,國民黨所推出的候選人有27人有涉案紀錄,占比達到13.9%;而民進黨在六都所提名的候選人雖然較少,為18人,但也有9%的候選人都有涉案紀錄。民眾黨有2人,而時代力量和台灣基進則沒有候選人曾涉案。

暗公報統計-秉芳文章v7-修正涉案紀錄資料_2

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遷移來台,因此初來乍到的國民黨因為對「地方」的掌握力不足,因此其對台灣的治理,從最初就是和地方派系合作;讓這些地方上的重要人士掛著國民黨籍,俠著地方的人脈與資源進入議會,替藍營建構統治版圖;而這些地方人士,也有不少本來就和黑道有往來;所以各式各樣的貪污、關說或違法承包地方公共工程種種行為也隨著地方人士進入議會。

這種上給下資源,下給上政治支持作為交換的「恩庇侍從」合作關係,從兩蔣時代就存在,只是到了李登輝總統時代,更多的黑道勢力進入議會,開始出現「黑金政治」一詞。而早期的民進黨,在政治攻防上經常批判攻擊國民黨「黑金政治」,並以「清廉、勤政、愛鄉土」的政黨口號;但從2014年後,開始也走上多數黨、執政位置的民進黨,為了獲得地方支持,也開始出現類似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大家能夠想像的貪污、賄選、詐領助理費等罪行,今年的候選人當中,還包含部分候選人有重大刑案的前科,例如知名黑道幫派「天道盟正義會」的發起人段樹文參選桃園市議員;而新北市新莊區的張志宏,2004年也因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檢肅流氓條例案件遭通緝,2006年時更曾經持槍至立委服務處開槍被逮補。高雄市第五選區的陳清茂,則曾經持槍、販毒和犯下恐嚇取財罪。

為什麼選民會投給有前科的人?

黑金政治在台灣社會存在已久,雖然隨著持續發展,選民教育水準提升,法治觀念普及,對政治有不同以往的期待和認知,不過在講究人情的台灣社會,尤其是地方選舉,選民不一定能完全憑藉理性來思考投票。除了可能是資訊不夠透明,選民不清楚原來候選人曾經涉案之外;也有許多具黑道背景的政治家族例如台中海線的顏家,成員依然穩當當選,因為對選民來說,有力的地方人士、整個家族投入的選民服務,可能比起涉案「更重要」。

而為了讓議員更有彈性的服務地方,每個議員當選後,每年都可以從地方政府拿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議員配合款」或「議員建議款」,但實際上這些錢,可能後續也會被當成「綁樁」和「利益輸送」的資本;就像這次新北市就有正在競選連任的議員因為「販賣配合款」給廠商遭到判刑,而取消候選人資格。所以整體來看,候選人和選民也會在某些時候成為「共犯結構」

即使是年輕世代開始有不同的想法,不過對於地方選舉,有很多人坦言,議員不知道要投給誰,可能只因為某某議員曾經幫過家裡的忙(而通常這個幫忙都是檯面下的事情,例如替家人安排病床、轉學、消除交通罰單等),又或是和家中長輩友好,所以就「照著家人的意思投票」。


“2022台灣九合一選舉”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