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緬甸前線》資深編輯周浩霖:軍政府對國際社會如何看待緬甸已不在乎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周浩霖也提到,除了反抗軍政府行動仍未歇,目前緬甸國內也有不少問題,不只通貨膨脹超過18%,9月卡達的電信公司Ooredoo也繼挪威電信Telenor後退出離開緬甸,另外根據《日經新聞》報導,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將可能把緬甸列入黑名單,如此也將影響外資的流入。
緬甸自2021年2月1日爆發軍事政變至今已過了1年又8個月,這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至今仍處於未解僵局之中,上個月《華盛頓郵報》以「當世界繼續前行,緬甸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隱藏損失」為標題,指出國際社會的關注度已轉移到烏俄戰爭,然而緬甸軍方的接管成本和抵制專制的民間力量都仍持續增加。
《關鍵評論網》採訪了《緬甸前線》(Frontier Myanmar)業務總監兼資深編輯周浩霖(Thompson Chau),他以個人身分來分享對緬甸近期新聞事件的評論,以及他是如何看待緬甸未來的發展走向。周浩霖同時也是緬甸香港總商會的前董事和《經濟學人》的緬甸特約記者,過去4年他在緬甸香港總商會董事局先後代表《緬甸時報》(Myanmar Times) 和《緬甸前線》兩家媒體公司,致力推動新聞自由、經濟改革和透明度等議題,在6月卸任。
關於英國前大使遭緬甸判1年徒刑
周浩霖首先提到的新聞事件,是英國前大使鮑曼(Vicky Bowman)和先生,因現居地址與外國人登記文件上住址不同,而違反移民法規遭緬甸判1年徒刑。
「Vicky是良朋益友,也是我敬重的長輩。」周浩霖表示。鮑曼於2002年至2006年擔任英國駐緬甸大使,會說緬甸語,自2013年7月起擔任「緬甸商企責任中心」(Myanmar Centre for Responsible Business ,MCRB)主席,先生是知名緬甸藝術家登林(Htein Lin),夫妻兩人在2021年政變爆發後仍留在當地。

由於與鮑曼熟識,周浩霖對於其遭遇非常難過:
「鮑曼是少數負責任、跟軍人沒有商業來往且留在緬甸的企業倡議人,為的是保留緬甸人僅餘的工作和生計。政變過後,西方和亞洲投資者,包括中資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已經不斷撤資。政治危機以外,軍方的強制外匯兌換令和對中央銀行的管治等政策令商界雪上加霜,也導致金融體系搖搖欲墜。在經濟四面楚歌的情況下,把留下的最德高望重的倡議企業人士關起來,蠻諷刺的。難道軍方想消滅緬甸的經濟嗎?」
而除了鮑曼,之前翁山蘇姬的經濟顧問杜內爾(Sean Turnell)被捕,其實也已透露出軍方對國際社會如何看待緬甸已不在乎,對於還留在緬甸當地的外國商界人士,也傳達出「沒有人是安全」的訊息,但周浩霖認為,這些外國人在緬甸的遭遇,「最終,緬甸國民付出了遠遠更高的代價,因為他們可能在拘留期間受到酷刑、殺害或處決。」

周浩霖也透露,由於登林是過去曾入獄的民主倡議份子,所以鮑曼的友人其實都相當擔心兩人在獄中的狀態,尤其緬甸對本地人在監獄裡的態度更是較為凶險,上個月《緬甸前線》就才披露了自家記者Ye Mon陳述他在2021年12月於仰光國際機場被拘留後,遭到士兵毆打和遭受性虐待的經過。
(《緬甸前線》記者Ye Mon)
僵局怎麼解?
提到緬甸自2021年爆發政變後,歷經民地武反抗、平行政府民族團結政府(National Unity Government)成立、軍政府鎮壓、翁山蘇姬被判26年刑期,目前似乎仍看不見盡頭,對此周浩霖表示對於當前僵局有兩個角度可觀察。
首先是緬甸民間「民心很強」,周浩霖表示一位大使就曾分享:「絕大多數的緬甸國民想的是同一件事,就是民主,但就是沒辦法得到所求的,而國際社會好像也做不了什麼。」接著周浩霖說到,軍政府目前有中國和俄羅斯支持,因此已不在意西方社會制裁,不過政變至今軍政府仍尚未完全收復緬族的「中原」,更不用提少數民族地方武裝控制的領土,近期仰光就有發生軍方官員被民地武攻擊,此外平行政府仍舊具有影響力,在聯合國中代表緬甸的大使也是支持平行政府的。
再看國際社會反應,雖然大部分的民主國家並不支持和承認軍政府,但相較於各國對烏克蘭的支持,國際社會給緬甸的支持真的相對得少,也無提供武器給緬甸的平行政府,周浩霖認為像是台灣之前聲援緬甸民主、譴責軍方處決政治犯或至少能提供維權人士和邊境居民人道救援,都會是相當實際的幫助。周浩霖也提到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最近表示願意接見緬甸平行政府的官員,不過「由於缺乏來自世界的更大膽的支持,緬甸人民處於水深火熱的境地,因為他們正對抗一個莫斯科和北京支持的政權。」

對內打壓異己,對外依賴中國
今年9月29日緬甸軍政府法庭裁定緬甸前實質領袖翁山蘇姬因違反政府機密法,遭判處3年有期徒刑,累積刑期達26年。對此周浩霖認為緬甸對待異己的方式,讓人無法信任這是一個可以信賴的政府,也無顯示出軍方有釋出妥協的善意,倘若民族團結政府出面與軍政府談判,下場必定是送入牢房,據報軍方在馬圭地區的一所支持民族團結政府的學校還把一名教師斬首,「這個政權是什麼怪物?」周浩霖說到。
不過緬甸這兩年雖然與國際社會幾乎形同陌路,與中國的關係卻是更加鞏固,目前中國已漸恢復在緬甸的「一帶一路」基礎建設,特別是在能源市場佔了很大位置,另外若開邦西北的深水港皎漂港已在環評階段,一但完成中國便可以利用該港口進入印度洋,減低中國商貿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也有傳出有中國政治人物年底會赴緬甸。

但周浩霖也提到,除了反抗軍政府行動仍未歇,目前緬甸國內也有不少問題,不只通貨膨脹超過18%,9月卡達的電信公司Ooredoo也繼挪威電信Telenor後退出離開緬甸,另外根據《日經新聞》報導,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將可能把緬甸列入黑名單,把緬甸視為跟北韓和伊朗一樣對國際社會的洗黑錢威脅,如此也更將影響外資的流入。
最後周浩霖也分享了緬甸媒體同業現況,許多人目前已搬到清邁透過遠端方式工作,今年夏天《緬甸前線》也在泰國曼谷舉辦了一場酒會,向國際組織、各國大使館、緬甸流亡的維權人士宣布《緬甸前線》仍在繼續營運,而在同時,緬甸過去的外媒、商人,有的也往泰緬邊境、位於泰國境內的美索移動,而說到關於緬甸之後可能會舉辦選舉的可能,周浩霖表示:
「軍方一方面拘留、迫害或殺害大多數當选和被奪權的議員,另一方面推動所謂的選舉。 這怎麼可能是一場自由公正的選舉?這一定是一場鬧劇。翁山蘇姬的前執政黨瀕臨解散。全國民主聯盟是否被正式取締並不重要——該黨的領導層身陷囹圄,其餘人則為了保命躲藏起來。面對百姓的武裝抵抗,軍人的投票站、拉票車是蠻容易的攻擊目標。據我了解,西方大國正試圖反對任何這場所謂選舉的合法化,馬來西亞也公開說他們不會接受這個『選舉』。北京而言,無論誰當權,都希望盡快完成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項目,而中國現在越來越傾向於軍方。」
最新發展:
-
緬甸軍隊在兩個村莊殺死17人,聯合國專員:緬甸現在希望渺茫 3週前
-
為逃離軍政府壓迫緬甸國民出走海外人數大增,當局無預警暫停核發護照達兩個月 4週前
-
緬甸軍政府再次宣布延長「緊急狀態」半年,原預訂8月舉辦的選舉恐難以實現 1月前
-
緬甸政變兩週年:反對派仍持續消耗戰,軍方八月辦大選恐加劇暴力衝突 1月前
-
緬甸特別諮詢委員會:軍政府使用全球十餘國公司提供的武裝,製武機器被運到台灣維修 2月前
-
一場泰國緝毒行動,意外起獲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成年子女資產 2月前
-
馬來西亞法院批准遣返114名緬甸國民,國際特赦組織籲終止遣返決定 3月前
-
【東南亞週報】印尼主辦G20落幕呼籲俄烏停戰|APEC峰會泰國登場|緬甸國慶軍政府釋放近6千囚犯 4月前
-
【東南亞週報】李顯龍會晤韓正|洪森承諾助烏清除地雷|印電商Blibli雅加達掛牌上市 4月前
-
緬甸反對黨前議員被控犯下煽動和恐怖主義等罪,遭軍政府法院判處173年監禁 4月前
-
【東南亞週報】東協要求緬甸遵守和平時間表|泰即將主辦APEC|菲放寬室內空間不強制戴口罩 5月前
-
緬甸軍方空襲克欽獨立軍慶典活動,造成80死100傷 5月前
-
緬甸中西部馬圭省數十村莊遭軍方攻擊,一名高中教師遭斬首 5月前
Tags: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沉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