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院公布華語能力參考指引,從「你過獎了」到「承蒙厚愛」展現學習者精熟文化能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教院發布的《華語文能力基準應用參考指引》中,將華語學習分為3等7級,基礎1級的學習者應能夠理解、運用與個人生活相關的簡單字詞,熟習約250個漢字、400個詞語;到了最高級的精熟7級,應理解複雜主題與專業領域的觀點,精準表達、評論及創作,累計學會約3100個漢字、1萬4400個詞語。
國家教育研究院日前在官方網站公布《華語文能力基準應用參考指引》,提供華語文教學使用,國教院希望能透過《參考指引》,提供全球華語學習者相同架構,並促進華教的系統化、科學化及資訊化。
國教院認為,世界各地華語文教學的分享和交流需要發展一套有理念、目標、學習重點及實施方式的課程指引,因此在2020年完成「台灣華語文能力基準」,並進一步擴充為《參考指引》,讓華教的課程規劃、教材編寫、教學、資源選用,以及華語考試的命題、失策、評分能有一致的參考依據,同時讓全球華語學習者透過相同架構,來瞭解學習華語的進程和目標。
3等7級的學習表現,同時注重學習者文化能力
國教院指出,《參考指引》涵納課程、教材、教學、資源、評量等5個面向,可以作為實際使用的參考資料。其中,「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可以作為華語學習目標,前者將華語學習分為3等7級:基礎(1-3級)、進階(4-5級)、精熟(6-7級),並呈現聽、說、讀、寫、譯、文化等6個面向的能力。
在整體表現上,基礎1級的學習者應能夠理解、運用與個人生活相關的簡單字詞,並熟習約250個漢字、400個詞語、20個語法點;到了進階4級,學習者需能理解較長段落、熟悉主題的對話內容等等,且能以連貫句表達情感和觀點,進行討論與演說,累計熟習約1300個漢字、2800個詞語;至於最高級的精熟7級,應理解複雜主題內容與專業領域的觀點,精準表達、評論及創作,累計學會約3100個漢字、1萬4400個詞語。

另外,「文化表現」的部分注重學習者能用華語達到的文化能力,舉例而言,同樣是在回應他人的讚美,基礎等次的學習者會固定化地回應:「哪裡哪裡」,若是進階學習者,則可說出:「你過獎了」,到了精熟等次,學習者將可說出:「承蒙厚愛」。
《參考指引》所提出的「學習內容」,則明確提出教材內容的取材重點,以體現語言的功能性、融入華人生活方式及深層溝通規則等等,主題包含個人、生活、人際、社會、自然、人文、國際。
在課程實施方面,《參考指引》囊括課程、教材、教學、教學資源及評量,其中,還強調要以正體字編輯教材,「正體字優美、結構嚴謹、是華人的文化資產」。
國教院指出,《參考指引》可提供給華語教材編輯者、設計課程相關人員、華語教師和教學單位參考運用,除了用於華語教育推廣以及和國際語言單位對話,還可促進華教的系統化、科學化及資訊化。國教院也將在明(2023)年推出《參考指引》的使用手冊,協助各界推廣應用。
延伸閱讀
- 孔子學院out、台灣教師in:海外華語教學成為中國與台灣外交新競技場
- 台灣大專院校「需要」東南亞外籍生,但外語教學環境夠「友善」嗎?
- 英國會跨黨派議員擬修法授權政府關閉孔子學院,中國研究小組:英國依賴孔子學院的程度令人憂心
- 重返印度支那(八):台灣除了對越南輸出華語教育,也應了解越南如何面對中國威脅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
加熱加味菸成菸害防制破口?菸防團體與立委籲伸張程序正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各界期待的菸害防治法新法上路,其主要目的是禁電子煙和納管加熱菸,以保障國人身心健康。然而,在新法實施兩個月後,其是否有效執行、法規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政府的風險評估機制是否準備好了等問題,都遭到反菸團體及立委的質疑。
5月31日將迎來世界無菸日,而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甫於今年3月22日上路施行,正式禁止電子煙與未經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之加熱菸。新法迄今推動超過2個月,爭議卻不斷,不只跨黨派立委、民間菸害防制聯盟及家長與教育團體等,皆質疑為何違法新興菸品仍在實體與網路商店上隨處可見,就連國健署也於日前坦承,違規件數並未因新法上路而明確下降,且稽查懲處對象有相當高比例是未成年人。此外,儘管違法攜帶加熱菸入境最高可罰500萬元,關務署卻發現走私情形異常熱絡,光今年1到4月海關就一共查獲違法菸品1055件,也逼得國健署不斷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法。
但這些亂象並非就地合法就能解決,民間菸防團體直言,加味菸禁令至今不見蹤影,以及國健署審查指定菸品之辦法名稱具誤導性、亦無明確機制,皆讓人懷疑本應保障國人,特別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新法,是否真能達到修法初衷、落實執法?立委們也表達擔憂,認為違法菸品四處流竄,國健署與地方衛生局是否有稽查人力與資源不足,導致取締準則混亂的情形發生?
因此董氏基金會、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全國家長會長會長聯盟等「台灣拒菸聯盟」團體代表,日前出席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召開的「亂象頻傳?法規漏洞?審查黑箱?拒絕護航加熱菸成『健康菸』」記者會,即提出請求衛環委員會吳玉琴、邱泰源兩位召委,將已經公告的加熱菸上市評估辦法備查案排入審查,才有機會為守護台灣年輕人的健康進行亡羊補牢、並立即公告實施加味菸禁止條例等訴求。
新興菸品違法交易頻傳?家長團體:稽查成效不彰,罔顧青少年健康
在落實執法方面,立委林為洲指出,現行法規中明確規範,任何未經健康風險評估的產品都屬於違法,不能進行銷售或宣傳。然而,目前政府的取締行動僅止於象徵性地針對幾個大型網路平台。台灣拒菸聯盟指出,目前在實體店、代購網站及個人平台等處,依然可以看到相當熱絡的違法電子煙與加熱菸交易。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表示:「人力不足,是導致取締與稽查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建議可考慮採用鼓勵民眾檢舉的方法,例如給予檢舉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相信全民都會願意一起為防止電子煙違法交易、保護我們的青少年而努力。」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則認為,既然新興菸品管理現在依法有據,問題就落在國健署是否嚴格執法?鑒於新興菸品使用者以年輕族群為大宗,是否有與教育部、學校攜手合作,落實新興菸品菸害防制的教育宣傳?
加味菸禁令為菸商預留漏洞?立委、民團齊聲呼籲國健署應清楚說明
反菸團體抨擊國健署為開放加熱菸,不只使用嚴重誤導性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一詞,連在禁止加味菸上,也僅禁止花香、果香、巧克力、薄荷等四種口味,但根據國健署在108年公布的資料指出,菸商申請菸品添加口味已達1200餘種。對此,立委林為洲質疑是否為菸商預留漏洞?台灣拒菸聯盟也質疑,為何加味菸禁令特別給予業者18個月的緩衝期,明顯有別於母法規定,有違反程序正義之嫌。
林為洲也在記者會上點出,新興菸品最吸引年輕族群的地方,就是口味新穎,現在國健署說加熱菸已可送指定菸品風險評估審查,又遲遲不肯公告加味菸禁令,是不是要讓加熱菸的加味菸彈有可趁之機?他呼籲國健署應明確承諾,加味菸禁令公布前或公布後的緩衝期間,都拒審加味加熱菸彈。陳椒華在受訪時則表示,國健署應該檢討為何加味菸緩衝期一事,受到各方反彈?堅持18個月,是有什麼特別考量?為什麼不能跟菸品包裝警示圖文的緩衝期一樣,公告後1年上路?她表示將去文國健署,要求說明。

菸防法配套尚不齊備,有賴社會大眾、菸防團體、立院共同監督
菸防團體不只擔憂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審查不完備,黃正銘理事長更在記者會中強調,早已多次要求中央一定要盡快啟動新興菸品的吸菸行為及公共衛生影響之本土研究與追蹤資料,但至今仍未收到任何回應,讓人相當憂心。立委陳椒華也認為,既然決定開放加熱菸,政府應該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以利進行指定菸品的風險評估,建議衛福部可以和國衛院展開研究計畫的合作。
菸防法既已上路,又該如何監督?反菸團體認為,立委們可依據立院職權行使法,將有違反或牴觸法律規定疑慮的指定菸品審查辦法,由立院備審改為送交衛環委員會審查,而非便宜行事、讓漏洞百出的制度默默運行下去。針對爭議法規、行政命令,台灣過去就有類似做法,像是2020年開放萊豬的行政命令,就由備審改為朝野聯席審查、2022年兵役延長案,也有由從查照改為審查的呼聲。
身為時代力量立院黨團副總召的陳椒華也提到,近期的再生醫療法,也是因為醫療改革、病友權益團體、醫學法規學界、在野黨團齊聲表達疑慮,才讓政府暫緩表決,顯見法律就算通過,不代表社會各界就應停止關注議題。她很感謝民團一直代替國健署來謹慎把關菸防法,時代力量也會持續關心執法情形,並要求衛福部建置菸品相關之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庫。她認為,「只有當民眾真正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才能從源頭降低國人對菸的需求,從而達到防治菸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