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氣候變遷下的因紐特人:失去海冰不只是食衣住行的劇變,更是一種文化的喪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受氣候變遷影響,世界各地熱浪、洪水等災害不斷,因紐特人則是一如既往地適應著一切。然而,環境的影響不只涉及因紐特人的食衣住行,更是一種文化喪失。長輩憂心,即便子孫們將自己定義為因紐特人,他們卻再也不會有同樣的經歷。
霍爾威爾(Rex Holwell)這一生都在加拿大東部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的海冰上度過。如同其他因紐特人,他從父親那學會了獵捕海豹和魚類的技巧。過去,長輩們透過雪橇犬在冰上滑行,現在霍爾威爾則是以雪地摩托車行動。
霍爾威爾期待孩子也能夠擁有這樣的生活和自由,然而氣候變遷即將顛覆這一切。
「這是一種文化的喪失。」霍爾威爾說。「未來他們將認定自己是因紐特人,他們的孩子也會,但他們不會再有同樣的經歷。」
當各地乾旱時間延長,熱浪、洪水、風暴逐漸頻繁,因紐特人則是一如既往地適應著一切。
過去三年,霍爾威爾致力於開發海冰監測系統。這項名為SmartICE的工具,將因紐特人的傳統知識與蒐集數據的浮標、電磁感應器結合,讓使用者能夠看到即將行經的海冰厚度。
目前,SmartICE被超過30個因紐特社區使用,除了幫助人們在氣候變遷下填補傳統知識的缺失,也應對那些從未出現的情況。
霍爾威爾認為,類似於SmartICE的工具能夠幫助因紐特人延長海冰消失的時間。8月刊於《通信地球與環境》的分析顯示,1979至2021年間,北極暖化的速度幾乎是全球平均的4倍。
雖然新技術實用,因紐特人仍教導孩子設備沒電時,如何以盛行風吹起的雪堆判別回家的道路。「我們必須適應氣候變遷。」霍爾威爾表示。「我們需要更多像SmartICE這樣的工具。」
霍爾威爾的家鄉內恩(Nain),全鎮只有一間飯店,同時也是唯一一間餐廳。對70歲的安德森來說( Jim Anderson)來說,不僅僅是內恩本身,城鎮周圍的風景才是自己的家。
「只要一離開這裡,就會感受到一種文化衝擊,而且容易迷路。」安德森說。「我們不習慣看到一整片房屋,它們似乎沒有盡頭,也沒有任何開放空間。」
對因紐特人來說,只要能獵捕到一頭海豹,家人便有三、四天不愁吃,海豹皮還能被用來製作手套、靴子、保暖衣物。比起向商店購買等量的食品,光是運費就要300加幣(折合台幣大約7000元),海冰讓一切變得更加經濟實惠。
夏日,內恩大多數的居民因買不起船隻能去的地方變少,無奈只能與飛蟲共處。不過到了冬春之際,海冰能讓人們釣魚、打獵、運送木材。
梅庫拉祖克(Maria Merkuratsuk)在內恩北邊的一間小屋中長大。「在冰上我感到平靜、我可以呼吸。如果腦中有很多事情,我能一邊在海冰上騎車,一邊思考。」
「當雪橇犬奔跑時,你可以感受到一切。」柯爾麥斯特(Isaac Kohlmeister )說道,他是鎮上唯二仍在管理雪橇犬隊的人。「有時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在冰下悠游的魚。」
每個內恩人在近幾年都目睹了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過去鎮上海冰的厚度約能達到1.5至2.1公尺,表層還會覆蓋一層厚厚的雪。65歲的韋伯指出,如今冰層只剩1至1.2公尺,而且十分鬆軟。
韋伯將現在積雪形容為「劣質雪(crappy snow)」,他表示曾經從北方漂來的巨大藍色海冰已然消失,夏季的潮汐也變得更加強烈。
去(2021)年,韋伯騎著雪地摩托車行經約一公尺厚的海冰時,為了確保安全而將棍子插入冰層檢查,不料棍子居然穿越海冰直接進到水中。「幾年前你不會有這樣的機會,這有點可怕,因為即使有厚度,卻沒有硬度。」他說道。
韋伯表示,過去內恩的因紐特人稱自己為「Sikumiut」,亦即冰的子民,但他笑稱現在是時候改變,以氣墊船代替雪橇在危險的海上航行。
生活在加拿大北部淡水湖泊與河流地區的社區,也開始詢問SmartICE這項技術。霍爾威爾提及,生活在瑞典、芬蘭、冰島與英國的遊牧民族:薩米人(Sami caribou)也對SmartICE十分感興趣。
霍爾威爾對SmartICE感到自豪。「我們是因紐特人土地上的生產基地,由因紐特人自己為因紐特人研發技術。」他說道。
在冰上駕駛著雪地摩托車的霍爾威爾,就如同一隻在北極短暫春日裡飛越海冰的蜜蜂,快樂、自由、對於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毫不懷疑。
踩下油門,霍爾威爾向海豹所在的地平線飛馳而去,他深信這個位於海冰邊緣的因紐特小鎮極其重要,如今世界上也有越來越多地方看見內恩。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皓筠
核稿編輯:翁世航
企業如何打造現代開發技術?馬上報名「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開創現代化開發佈局思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WS 於 2023 年 6 月 30 日 (五)在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舉辦「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活動將從全球現代化開發趨勢談起,再到無伺服器與容器應用戰略、服務進階介紹,以及開發最佳實踐等多方面實用教戰守則,讓企業 IT 決策者、業務創新決策者及開發者掌握全面佈局思維。
隨著科技的迅速更新與發展,企業市場充滿了各種可能,也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這也使得企業組織越來越重視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使用者體驗與滿意度回饋、營運效率提升和成本的優化等。 AWS 向來致力於提供創新、快速、敏捷的解決方案,為企業組織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例如無伺服器( Serverless )及容器技術,就是幫助企業大幅提升敏捷性、降低運營及管理壓力,讓企業可以聚焦自身業務,在實現創新同時也能具備降低管理成本等彈性優勢。
2023 年 6 月 30 日 (五), AWS 將於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活動將從全球現代化開發趨勢談起,再到無伺服器與容器應用戰略、服務進階介紹,以及開發最佳實踐等多方面實用教戰守則,讓企業 IT 決策者、業務創新決策者及開發者掌握全面佈局思維。
活動內容亮點搶先看
當天活動除了許多實際案例分享,更會根據不同主題需求做分場議程,包含產業進階應用場景、無伺服器與容器開發指南、企業現代化遷移。
活動邀請到的講者也都是重量級嘉賓,在產業進階應用的主題裡,樂居的 CTO John Tsai 會跟大家分享樂居如何設計驅動資料設計架構,而在 Track 2 無伺服器與容器開發指南中,則由FunNow 的 Backend Lead Charlie Hsieh 分享 FunNow 如何透過無伺服器現代化架構,讓企業出海走向國際時,發揮關鍵技術應用實力;最後,在 Track 3 企業現代化遷移的主題中,邀請到補教業雲端教學平台 Soarogo 分享如何從單體式現代化到負載百萬流量無伺服器SaaS架構,巨量的資料如何進行遷移?
除此之外,這場免費活動還能讓你:
- 與 AWS 現代開發技術專家面對面交流,獲得實用的技巧和建議。
- 參與多場精彩的技術演講和實戰工作坊,探索無伺服器和容器應用的最佳實踐和案例分享。
- 與來自不同領域和背景的開發者交流,擴展人脈和視野。
有出席有機會!三重好禮免費送

#早鳥禮 : AWS 遮風擋雨自動傘
早鳥報名並出席活動,當天前 100 名至現場報到者即可獲得 AWS 遮風擋雨自動傘 (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問卷禮 : AWS 品牌手提袋
現場參與活動並填寫會後問卷即可獲得 AWS 品牌手提袋 (圖片僅供參考,以實物為準 ; 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現場深度參與禮:AWS 精品咖啡
現場參與並投遞名片乙張及拍照打卡,即可獲得現煮咖啡乙杯 (每人限得一杯,贈送指示以現場公告為準;數量有限,贈完為止)
AWS 現代開發技術嘉年華 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2023 年 6 月 30 日 | 10:00 AM - 3:15 PM
活動地點: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 123 號)
立即報名 : 點此填寫資料後即可完成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