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選接班人的「三個條件」,習近平最在乎哪一個?

中共二十大選接班人的「三個條件」,習近平最在乎哪一個?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無論是條件兼備的胡春華,或是最安全的布局由汪洋,甚至是大膽起用自家人李強,都還是要看習近平的一念之間,都必須先有「信任感」的政治關係來重構黨內「新規矩」,這也代表中共政權正式進入了「習近平時代」。

十月十六日,中共二十大即將登場,習近平延任總書記已無懸念,即將進入第三任期的他,會如何安排政治局常委名單,受到外界關注,尤其是中共黨中央的「第二號人物」會是誰,將牽動黨內權力結構。

這個人會是習近平的政治盟友?還是與政敵分享權力?目前眾說紛紜,倘若是習近平信任的人出線,意味著他的權力得到鞏固,反之,未來十年中國政治形勢恐怕仍會有變動。這個人會是誰,不久後即將揭曉。

中共二十大的第二把交椅,習近平說了算?

中共二十大會受到外界關注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習近平打破了過去慣例,邁入改革開放後前所未有的第三任期,中共統治模式會是維持「集體領導」?還是進入「習近平一人體制」?

前者是鄧小平留下來的政治慣例,由多位政治局常委組成「領導班子」,「以黨領政」共享國家機器;後者則是回到改革開放前的毛澤東強人統治模式,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上」,常委的影響力被削弱限縮,無法挑戰習近平的權威地位。

鄧小平過世後的政治遺產,就是「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為首、部分常委位居重要政府職位的權力分配模式,再加上「七上八下」的年齡限制,以及「隔代指定領導」的不成文規定,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嚴防「強人統治」重蹈覆轍。舉凡是鄧小平之後的「江朱體制」,或是「胡溫體制」,甚至是習近平在2013年上台後的「習李體制」,都還是維持著「集體領導」的運作特性。

習近平上台後,不但成立多個「任務小組」,自己還身兼多個小組的組長身分;此外,2018年,習近平大膽主導制度修改工程,修憲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正式對外展現他的政治野心,如今態勢相當明朗,至少未來十年,中共權力結構很有可能持續以「習近平為核心」,許多觀察家把焦點集中在「政治局常委」的權力分配,尤其揣測誰會出線拿下新任總理一職,成為接下李克強之後的中共第二號人物。

選接班人的「三個條件」,習近平最在乎哪一個?

要坐上總理寶座,必須符合各種不成文的政治要件,從過去前任者經驗來看,至少有三個條件值得觀察:

首先,年齡不能太大,「七上八下」的政治慣例,習近平的出發點恐怕不是為了政治繼承,而是藉此來鞏固自己的政權地位。

其次,便是「經驗」,畢竟總理除了是行政首長之外,對外還有代表國家的象徵,如果政治歷練不夠的話,恐怕難以服眾。

最後,就是要有政治信任及政治正確的「關係」,必須是深得習近平放心且沒有威脅的人。

依此來看,習近平會以功能性作考量,條件的先後依序是「關係」、「經驗」,最後才是「年齡」。以目前檯面上各種傳聞的人選來看,現任副總理胡春華,無論是年齡或經驗上都具有競爭力,唯一問題就是他跟習近平的關係恐怕不夠密切,此外,倘若胡春華接任總理,外界會猜測他將可能成為習近平的接班人,這會讓習近平會有提前跛腳的危機意識,要習近平點頭恐怕還有變數。

事實上,習近平內心深處最屬意的人選就是上海市委書記李強、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雖然兩位在年齡上不是問題,但缺乏「副總理」的經驗,要破例升格總理一職,黨內可能也會有質疑聲。

AP19065418766629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

習近平最保險的作法是什麼呢?拉抬他的政治盟友劉鶴跟汪洋,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兩位人選在中央資歷及政治關係上都相當合適,不過劉鶴的年紀太大,恐怕會讓外界認為「七上八下」被打破,甚至會引來黨內其他勢力的反彈,特別是其中被歸為「江派人馬」的現任副總理韓正恐會不服,倘若有意爭取總理一職,那麼可能會擴大黨內鬥爭的情勢。

綜上來看,習近平最可能拍板決定將可能傾向「汪洋」,一來符合黨內政治默契,同時又能避免激烈鬥爭。

持平而論,誰獲得進入二十大政治局常委的入場券,這代表著成功邁入權力核心,不過,同為「領導班子」並不等於可以與習平起平坐——無論是條件兼備的胡春華,或是最安全的布局由汪洋,甚至是大膽起用自家人李強,都還是要看習近平的一念之間,都必須先有「信任感」的政治關係,逐步來重構黨內的「新規矩」。

這次的二十大,中共政權或許才是正式進入了「習近平時代」。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