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寶島》作者真藤順丈:當人們開始正視歷史留給諸島的傷痛,那些被壓抑的聲音便浮出水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正因沖繩受到的創傷,《寶島》出版後,也有人因本書非沖繩人所寫而敬而遠之。但另一方面,作者也收到了寶貴回饋;有沖繩讀者將此書作為緬懷自身過去與歷史的讀物,或告訴作者書中沒提到的戰果撈客逸聞,甚至還有故事中真正歷史人物的家人給予鼓勵。
文:瀟湘神(小說家)
木馬文化編按:奪下160屆直木獎的《寶島》以沖繩戰後真實歷史為底本,夾雜主角的苦悶青春,編織為精彩的推理小說。深耕台灣歷史與文化,致力台灣書寫的奇幻推理小說家瀟湘神在讀完本書後表示:「《寶島》提出了絢麗的假說、魔幻的反抗,台灣能不能從革命的身影中,看見對未來的不同想像呢?」
本次訪問,木馬文化邀請作家瀟湘神,跨海筆訪《寶島》作者真藤順丈,從故事情節切入歷史裡層,暢談沖繩的現今與過去,以及創作背後的種種思考。真藤順丈也驚嘆這恐怕是《寶島》出版後,他接受過最真實也最深層的提問。
真藤順丈的《寶島》以美國統治底下的沖繩為背景。現已埋進歷史沙塵,以掠奪美軍基地維生的「戰果撈客」,他們與現代沖繩糾纏不清的命運,透過《寶島》重生,本書也陸續奪下直木獎、山田風太郎獎、沖繩書店大獎。沖繩成為日本領地是很近代的事,直到現在,沖繩方言也與標準日本語有不小的隔閡,不是沖繩出身的真藤順丈,為何會寫一本以沖繩為背景的小說呢?
日本的原初風景
「一開始我是對近現代史上的沖繩感興趣,思考著中央與地方、戰前與戰後、日本與美國、高度資本主義與自然信仰,在這樣對照思考的過程中,我確信沖繩存在著日本的原圖、原初場景(Primal Scene)。」
調查的過程中,他發現「戰果撈客」這段已經消亡的歷史,因此燃起一股衝動:如果以「戰果撈客」的視角出發,重新講述戰敗到歸還日本這段沖繩史呢?雖然沖繩這片沃野早已盛開文學之花,但多半屬於純文學或幻想小說的系譜,以史實為根據,採現實主義所寫的大眾小說並不多。
「更重要的是,我熱切地希望能讀到這樣的小說。」

沖繩難題
然而書寫沖繩並不容易。
不僅是「戰果撈客」的歷史文獻不足,在各種歷史機緣下,沖繩與「本土」間有著無法用一句話表達的桎梏與糾葛;二○一六年,沖繩高江地區發生了反基地抗爭,從大阪借調的員警以「土人」、「支那人」等歧視用語辱罵抗議人士,引起軒然大波。
對這樣的發言,真藤順丈也同意是歧視,他不無嚴厲地指出:「如今,大部分的日本國民也只認識到沖繩是充滿異國情調的觀光勝地、身心療癒之島;對於它是唯一經歷地面戰的土地、美日安保條約下的犧牲品,是『基地之島』這一現實,總選擇不碰也不礙事,刻意別過頭去。這種傾向是由教育、媒體的怠慢、政策的無能等多個原因所造成的。從沖繩這點來看,可窺看到日本整體的『病因』。
如今對症下藥已難發揮作用,甚至出現無法根治的末期症狀。我認為,如今最能立即見效的治療方法是,立即驅逐對『土人』發言的機動隊員說『辛苦了』、暗自發出肯定訊息的地方首長,以及讓在戰後半個多世紀的政權治理不斷失敗,至今卻仍持續扼殺沖繩人真正心聲的執政黨下台。」
正是這樣的現實,成了書寫沖繩的難題。既然沖繩與本土有緊張關係,身為局外人的真藤順丈,有資格為沖繩代言嗎?尤其是,這並非學術專書,而是具有「娛樂性」的小說。
日本在三一一大地震後,「當事人性」這個問題引起了討論。在一個事件中,誰才有資格發聲?非當事人的言論與行為,是否可能造成剝削與寄生等問題,這些對「當事人性」的反思,也成了真藤順丈思考自身書寫位置的參考。
「如果將生長在同一時代的沖繩人稱為『第一當事人』;將與這些人長期密切接觸的採訪者稱為『第二當事人』,那麼我充其量只能成為『第三當事人』。當然,我也認為第一當事人或第二當事人書寫的東西有優先價值,只是所謂『當事人性』有時也具有作為沒有共通語言的他者而排斥非當事人的性質。於是,反過來說,這也就存在著只有第三當事人才能寫的普遍性。」
真藤順丈借用歷史上未曾提到的「戰果撈客」視角,雖是第三當事人,卻也是抱著同化為「戰果撈客——沖繩人」的心境,不以俯瞰,而像是在地面爬行般寫作;他將在此之前寫作十幾部作品中培養出的創作能力,畢其功於一役。
「(如果)在社會上留下足以流傳的故事,那麼,即使發表後蒙受暴風雨般的批判,我也能正大光明的與之反駁。站在歷史的法庭上也在所不惜,這麼說或許有些誇張。我花很長的時間才下定如此的決心。」
複雜的眾生相
《寶島》一書的主要角色們,在經歷親密無間的少年時期後,分別走向截然不同的命運,甚至被捲入不同政治立場,反目成仇,背負著成長的苦痛;這不是偶然,而是作者巧手為之,藉著拉扯沖繩的眾多複雜面向,洗刷外界「身心療癒之島」的扁平印象。
「關於沖繩人的政治立場與思想信念,當然無法全部一概而論。它有極其複雜且多元的層面,而且不斷地在變化。在我決定同化為沖繩人寫作的同時,便盡可能從警察、教師、流氓,以及其他各種立場出發,企圖用接近第一人稱的第三人稱來書寫。」
真藤順丈打算描寫一部關於土地的群像劇,每個人的想法彼此衝突激盪,發生爭執與摩擦,聚散離合。這不只是為了戲劇性,他也希望這樣的嘗試能帶給世界一些好的影響——特別是對沖繩以外的人。
「若能因此開啟各種對話和思考的契機就太好了。」他如此表示。
但或許是沖繩的諸多面向太過複雜,在書寫的取捨中,不免有些部分難以全面表現作者的想法。《寶島》中有個走私組織,被不少讀者認為是邪惡的,但這並非作者原意。真藤順丈說:「昔時與那國島遭課嚴苛的人頭稅,島民為了減少人口在『久部良割』曾發生慘事,走私組織『久部良』的名稱,是我從『久部良割』中借字使用的。」
「久部良割」是寬三公尺的深溝,據說為了減少人口,會要求孕婦跳過「久部良割」,沒跳過去自然墜入深溝而亡,即使跳過,也可能因衝擊或驚嚇而無法平安生產。
「我不是以英雄浪漫口吻來描繪與戰果撈客活躍在同時代的走私集團,而是從另一層面,作為沖繩及其周邊地下活動組織,有多少人在沖繩與日本的中間海域奮力掙扎求生的那種勇猛與堅強。」作者認為走私集團與戰果撈客是同根的,同樣是淹沒消失在歷史巨浪下的存在,也同樣根源於沖繩的「儀來河內」思想,體現一種邪氣的、無法輕易解決的業障。
Tags:
響應永續與健康住宅趨勢,藍圖營造邀請一同實現美好生活藍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地球暖化直接威脅人類生存,建築作為主要居住和活動場域,如何應變並尋求改變成為關鍵課題。甫在台中梧棲推出新建案的藍圖營造,便展現領先思維與前瞻視野,堅持申請綠建築及健康建築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與環境共好共榮的永續未來。
全球各國視「2050淨零排放」為共同目標之際,訴求節能減廢、生態共生、永續循環的生活趨勢,正在重新定義建築設計與建築價值,例如台灣內政部在既有綠建築標章體系下,已新增「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期許藉由明確的係數轉換和標示制度,協助改善台灣建築能源使用效率。
同時民間業者響應國際發展趨勢,也積極導入低碳永續住宅認證機制,包括關注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等九大核心指標的「綠建築標章」,以及採用提倡健康飲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凝聚社區健康意識、療癒住戶心靈、重視住戶安全、全齡與通用設計、提升住戶運動動機等七大評鑑指標的「Fitwel健康建築認證」。
綠建築與健康建築雙指標,兼顧環境友善與生活品質
由於兩大機制從不同角度審視建物的節能設施與環境品質,結合在一起更能涵蓋永續生活的完整面向,所以藍圖營造基於「承擔社會責任、回應社會需求」企業經營信念,即使為了符合綠建築及健康建築的嚴謹標準,勢必衍生額外營建成本造成綠色溢價,仍堅持替位在梧棲的新建案申請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值得信賴的生活品質與永續未來。

藍圖營造建設部總經理賴以軒表示:「以前建築與營造業只談價值工程,普遍重視成本控制,如今積極打造綠建築與健康建築,是因為每間房子的生命週期,長達10、20年甚至更久,需要能夠永續傳承,讓使用者住得安心又放心」,於是決定回歸人本價值,鏈結環境生態、城市美學、資源循環等多重思考面向,興建全台中第三座住宅類Fitwel健康建築。
從藍圖營造梧棲新案基地約870坪,但大幅降低建蔽率僅34%,確實感受到重視整體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尤其主建物退縮創造了大尺度棟距,讓112戶住家能夠不受屏蔽,享有絕佳通風採光及景觀視野,並隨著留設300多坪開放式公園與行人徒步空間,等於在密集街廓中創造難能可貴的綠地與呼吸空間,可作為營造私密性的中介轉化地帶,又符合提升綠覆率、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綠建築規範。
推動梧棲「方舟計畫」 ,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住宅
接著,訴求全齡化與通用化的設計,有諸多務實機能巧藏其中,像是展現白派美學的15層樓外觀,由白色、淺灰與深灰鋪陳淨雅立面,再搭配簡練俐落線條構成,緩減建築量體帶來的視覺壓迫感,而整體外觀僅頂樓賦予特殊結構造型,也加以妥善利用安裝太陽能板,希望增加綠電自發自用比例,公共梯廳感應式燈具、電梯動力回生系統、基地保水滲透功能等規劃,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於建築整體規劃戶戶開窗及地下室天井設計,保持空氣流通,替住戶節省能源的消耗。

當然選用的建材一樣兼顧低碳與美學兩大訴求,可以看見開放空間與行人步道舖設的淺色面飾材,具有美觀大方裝飾性之外,表面平滑不易風化有助於降低後續維護成本,鋁窗採用日系品牌氣密窗並增添5+5雙層膠合玻璃,提供防風、防噪等多重作用,加上錯層陽台設計等細節層次,兼具隔熱與調節效果,以及營造細節層次的深色或淺色磁磚,也具有隔熱、防水與呼吸調節等效果,能夠被動式(passive)替住戶節省空調能耗,讓家成為足以面對未來環境變化的永續載體。
藍圖營造建設部副總經理呂嘉哲強調:「這是一個以永續為核心的『方舟計劃』,我們邀請認同綠建築與健康建築價值的消費者,一起啟動全方位生活轉型。」
尤其梧棲往來市區的交通網絡已然完善便捷,又被台中港特區、台中精密園區、台中科學園區所圍繞,除了高產值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新興的風電產業也在地化形成供應鏈聚落,等於生活、環境與經濟的永續性都令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