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卡西歐G-SHOCK新廣告很有趣,但我嗅到更多的氣味是「絕望」

卡西歐G-SHOCK新廣告很有趣,但我嗅到更多的氣味是「絕望」
Photo Credit: CASIO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日本手錶廠商卡西歐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很特別的廣告;除了從各種特別的角度、甚至缺點去解析手錶的用途之外,也利用「手錶不出現在畫面上」的方式強調「大家現在都不戴手錶」的情境。不過,這樣的訴求有說服力嗎?

光是瞄一下手錶,就能讓對方知道你還有下個行程

#不要再說「不需要什麼手錶」了

G-SHOCK

(上述翻譯引用自「日本行銷最前線」)

近年來,「非智慧型手錶」廠商(更精確一點的說,還要包括「非主流智慧型手錶」廠商)都開始感受到消費者大量改用手機來取代手錶「看時間」功能的壓力。

一樣可以看時間,但手機能做的事情遠超過手錶;雖然有些手錶的功能也不弱、而且比手機更不離身(例如運動或游泳的時候);但手錶相對小很多的尺寸是它的限制與原罪,而且這一點在短時間之內應該還是無解。

用手錶傳達身體訊息

曾經在大眾手錶市場風靡一時的卡西歐,這次的廣告標語「不要再說不需要什麼手錶了」雖然頗為吸引目光,但很遺憾的,對我來說,它就像是一個風華已逝產業的絕望呼喊。

「光是瞄一下手錶,就能讓對方知道你還有下個行程」?

手機也有這個功能,而且效果還更明顯。在談話時頻看手機、甚至在對方說話時把手機拿起來刷,是不是更清楚的「我覺得差不多了吧」的訊息?(別說這樣沒禮貌,看手錶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只是稍微不那麼明顯。)

如果我在跟對方談話時,當著對方的面關掉手機、或是將螢幕朝下放在桌上,是不是更明確的「我想聽你說話」的表情?

如果手錶主要的功能是這個(當然不是),那是不是戴一支壞掉的、假的手錶也有一樣的效果?

在這個版本的主張之中,重點其實並不是手錶或手機,而是想要在某些情境之下,傳達出「我不耐煩了」訊息的人、以及展現這個訊息的身體語言,手錶只是代罪羔羊而已。

這個系列想傳達什麼?

這個系列的廣告還有其他版本,例如:

image_(7)
Photo Credit: CASIO

上:部分的ではあるげと、日焼け止めにもなる。
(雖然只能遮到一部分,但手錶也可以防曬。)

下:腕につけておけば、筋トレにならなくもない。
(把手錶戴上,多少也可以練練肌肉。)

幾個版本看下來,系列的思考方式是用一些稍微有點負面、但無傷大雅的手錶形象,以比較幽默搶眼的圖文搭配方式,來帶出共同的主要訴求「#不要再說『不需要什麼手錶』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系列的廣告之中,或許是為了「反映現狀」,人物的手上都沒有戴手錶、或是被色塊遮住,畫面上也完全沒有出現產品。

對於品牌力夠強、消費者多半也知道「G-SHOCK」系列產品長什麼樣子的卡西歐來說,或許這是個刻意留下的「尾巴」;但如果讓人物戴上適合的手錶(但可以模糊化處理,因為只是象徵意義),或許可以加深跟自家產品的連結、或是強化「對喔,這時候其實可以戴手錶」的語境。

從技術面來說,這個訴求或許會提醒消費者「別忘了還有手錶這種東西」,進而刺激回頭考慮價格相對低廉、造型變化多、基本上也算好用(雖然還不是很智慧)的卡西歐手錶。

「自傷一塊再解珍瓏」的棋局

從廣告設計的觀點來說,這是個容易令人印象深刻的系列;但「自爆缺點再回馬槍」是一著險棋。因為他們是原本就賣得很多的卡西歐,所以相對安全、也不必太在意「產品沒有出現」這件事情。

但問題是,這樣設計的「轉換率」又如何?大家在會心一笑之餘,會因此而重拾戴手錶的樂趣、並且走進店裡(或上網)買一支卡西歐,而不是買其他品牌或智慧手錶嗎?

手錶很好,有時候甚至比手機好,可能有效的訴求角度其實也不少。例如在美國屬於中低價位大眾手錶、產品功能都非常陽春的天美時(TIMEX)是這樣說的:

Know the time without seeing you have 1,249 unanswered emails.

(只想知道現在幾點的時候,你不會看到還有1,249封還沒回的email。)

這就更直接的把「我不智慧」當作一種從缺點轉成優點的武器,為已經被訊息轟炸的現代人提供一小片淨土。

相對於「手錶可以用來脫身/防曬/練肌肉」的訴求,TIMEX同樣是「似乎比卡西歐更懂目標用戶、更精準的打中了年輕使用者心中深處的困擾。而畫面設計上,TIMEX則是直接放上與文案對照的簡單款指針手錶,而不是日本風格的「不戴錶人物」暗示。

你覺得,哪一種設計風格更可以打動你回頭戴上手錶、並且買他們家的產品?

結語

雖然手錶早已經脫離了單純的報時功能,有時候可以象徵身分地位、有時候可以搭配造型、在某些情境下手機就是無法取代、有時候還可以當作手機功能的延伸;有時候甚至只是一種「個人價值觀宣言」:我戴便宜/昂貴的錶、我戴鮮豔/低調的錶、我只戴某品牌手錶、我都戴運動/智慧/陽春的錶……。

雖然這幾個版本都沒有提到手機,但事實是手機是讓大家越來越不戴手錶的「禍首」之一;或許不同國家、不同廠商喜好的表達方式不同,但卡西歐應該至少有一個版本要像TIMEX一樣,找到某個最有利的角度去正面迎戰這個對手。

雖然卡西歐這個系列的廣告很有趣、也引發了一些討論,但不得不說,他們並沒有誠實的去試圖解決真正的問題;而且最遺憾的是,在這個系列的廣告訴求之中,或許這樣說有點沈重,但我嗅到的氣味是「絕望」。

本文經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點此訂閱電子報,定期接收最新內容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